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细数灵感之源《文学的故乡》深度聚焦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秘密

细数灵感之源《文学的故乡》深度聚焦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秘密

时间:2018-10-14 21:53:05

相关推荐

细数灵感之源《文学的故乡》深度聚焦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秘密

“我的故乡是棣花街,我的故事是清风街。棣花街是月,清风街是水中月,棣花街是花,清风街是镜中花。”这是当代文学大家贾平凹在作品《秦腔》当中的一段描述,棣花街的原型,就是贾平凹自幼眷恋的故乡,“我为故乡写一本书,以一本书为故乡竖起了一块牌子。”

在无声的文字当中,读者总能感知到作家们深沉的故乡情结:贾平凹的商州乡村,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刘震云的延津世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这些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里的著名风景,究竟是真实的描绘,还是艺术想象?

而这些“故乡”,又是如何从生活走向文学,孕育出那些伟大的作品的?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想要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话题。

文 | 吕昕彤

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制作,张同道导演执导的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CCTV-9纪录片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全片分为六集:《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莫言》。

其中《莫言》入选了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这是国内纪录片界首次深度聚焦中国当代文学和作家,跟随他们的脚步,探寻文学的萌芽。

从的夏天开始,摄制组历时两年,从冰雪北国到南方水乡,从青藏高原到胶莱平原,跟踪拍摄了6位作家回到故乡的历程,真实还原作家们的童年往事和青春岁月。拍摄期间,摄制组还特别远赴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多国,采访了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出版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等国际知名专家,记录下莫言摘取诺贝尔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历程。

以“故乡”为切口

为中国当代文学存像

有一句老话:你出生在哪儿,就决定了你的命运。

《文学的故乡》当中展示的,就是6位作家与故乡在生活和创作历程的情缘,从年少时背井离乡的出走到如今人在他乡的人与人的关系、人和自然关系的发展变迁,也是普通人对于命运的关注和思索。往昔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感,那些琐碎的小事,都蕴含着隐匿于细微之处的意义。或许在当时并不被人留意,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却会突然间不由自主地影响到行为选择和价值观念。纵然跨越万水千山,故乡总归是挥之不去的影子。

贾平凹生于陕西。秦岭大地就似乎成了他写作的一个“宿命”。摄制组跟随他一路回到了故乡商洛棣花。在第一集《贾平凹》当中,就记录了这位作家关于故乡的种种细腻情愫。

“故乡就是以父母存在而存在的,父母不在了,那个故乡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字面上的一个故乡,心在纠结着,只有父母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故乡。父母存在就是故乡存在。”

虽时过境迁,但记忆依存。在承载儿时天真的老宅里,贾平凹细数了成长往事和亲人的模样。来到美丽的丹江边上,他讲述了曾经发生在故土上的漫游岁月。再走到根据小说《秦腔》重修的清风街上,贾平凹复述了故事里的家族秘密。而《高兴》的人物原型,索性按照小说改了名字“刘高兴”,他与贾平凹共同成长,还借贾平凹的知名度搞起了家庭旅游。

娓娓道来中的寻常琐碎,蕴含着不甘于命运安排的少年意气。在西安,贾平凹的小说第一次进城。那些随着《废都》的起落而跌宕沉浮的岁月,给贾平凹带来了命运的劫难。片中,还纪实拍摄了贾平凹深入秦岭采风、写作《山本》的历程。在细腻影像的描摹之下,实现了以“故乡”作为切口,透过故乡的风土人情、作家的人生轨迹,去追索、复原文学现场。

有温度的文学背后,皆是灵动的人间故事。

片中6位作家更是属于一个时代的精神画像,他们有着50后和60后的时代标签,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历经贫困挨饿的落后阶段,见证文化教育的十年断层,也亲眼目睹改革开放后的复苏腾飞。他们将家国情怀付诸于笔端,从个人视角出发,凝视着社会的发展进程。

多维度构建“文学的故乡”

复原文学发生的现场

《文学的故乡》讲的不是复原作家的小说,而是聚焦于文学创作本身,透视作家如何调动自己的故乡和童年资源,创作出生动的艺术作品。这就涉及到拍摄上有两个重要的部分,第一,是关于作家故乡的土地河流山川的描述。第二,是每个作家必须至少回一次故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6位作家在文学风格上的差别,某种意义上也是源于故土在他们骨子里铭刻的烙印,也正是因为不一样的“故乡”才有了不一样的“文学”。总导演张同道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选定采访对象时,考虑到了中国的地理分布。在纪录片的镜头当中,通过航拍等方式,呈现了中国由南至北不同地域的风景,奠定了每个篇章的视觉印象。

而跟随作家回到故乡这件事,则并不那么容易实现。

据总导演张同道介绍,自己萌生创作灵感的契机,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当中国文学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希望能用镜头为当代中国作家留下他们创作的历程。”然而这些知名作家都很忙碌,而且偏爱安静创作,比如莫言就直说“作家不是演员”,坚决拒绝被拍摄。

在反反复复地沟通之后,张同道的创作诚意和文学积淀,终于获得了理解和支持。

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莫言一直拒绝任何形式的纪录片拍摄,直到遇见了《文学的故乡》。比划着旧居内的种种陈设,带着对幼时在小油灯下看书的回忆,莫言的心扉逐渐被打开了:“最早的阅读是从墙头开始的”。拍摄过程跨越三年,前前后后共拍摄了20多天。炎炎9月里大片的红高粱、《红高粱》中描写的胶河上的桥,都出现在了镜头里。

让张同道最为感触的,是莫言为95岁老父亲过生日的情节。“开始老人不同意去城里,后来终于被说动了,有两句话我现在一直被触动,老爷子说家里有干粮,咱们带着点,莫老师说不用,饭店都有。老人又说家里还有烟,要不要带上?他没有把儿子看成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就是一个普通的儿子。这就是一个纯朴的农民,这就叫家风,这就是文化。”

有关诗和远方、少年与梦

“故乡”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命题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片文学的故乡,这个故乡就是你心灵的家园,精神的故乡。”《文学的故乡》总导演张同道说,故乡是作家文学诞生的地方,他称其为文学的现场。在拍这些作家的过程中,他也在思考中国土地和文化的关系,“当我们谈论文化时,千万不要忘记文化是从土地上长出来的,这片土地长出了粮食,长出了草木,也长出了文学”。

张同道想要记录下“当代的鲁迅”“当下的李杜”,但是特别遗憾,“鲁迅先生没有留下任何的活动影像。”他自诩“文学的逃兵”——出身于文学,后来却选择了在纪录片领域深耕。但是,多年的文学积累,和深沉的诗人情怀,让他的作品处处渗透出文人的气质。

正因对文学的执念,才有了《文学的故乡》。“文学或许小众,但不会消亡。”6位主人公,都是张同道最爱的作家,语言都一样的原始而富有生命力,纯净而饱含韵味。

在张同道的解读中,《文学的故乡》里,其实有三个“故乡”:作家的文学故乡,摄制组跟随作家步入的现实故乡,还有就是希望观众看完之后找到自己的文学的故乡、精神家园。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故乡都是离不开的命题。

纵使岁月改变了容颜和心境,相信每一个离家在外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同感:每一次的故地重游,看到物是人非的场景,和曾经一起生活过的乡邻旧居打个招呼,都会激活出很多尘封已久的记忆。这些令人百感交集的过往,酸甜苦辣的集结,都会让人站在梦开始的地方,和自己真实的内心对话,有了继续出发上路的勇气和信心。

《文学的故乡》用真实记录为手段,为中国当代文学存像,纪实与想象交织,使得跻身于文字幕后的作家,以亲近的姿态,步入了大众的视野当中。通过伴随作家回到“现实的故乡”,呈现了创造“文学的故乡”的心理图景,从而探寻“故乡”之于作家的意义所在。6位作家的作品原本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如今有了生动的影像,他们的人格魅力也更加为人所知,这不仅为文学爱好者带来一次视听盛宴,也是“让文学落地”的影像新探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