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诸葛亮说的“亲贤臣 远小人”对吗?

诸葛亮说的“亲贤臣 远小人”对吗?

时间:2024-06-17 17:21:56

相关推荐

诸葛亮说的“亲贤臣 远小人”对吗?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那么,谁是“贤臣”,谁是“小人”呢?

今天,我们就专门来看看。

谁是贤臣?

我们说,汉武帝开始直到光武帝,社会进入豪族社会。

随着豪族的日益壮大并且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豪族除了拥有强悍的社会组织力,还能引经据典地批评皇上。

这种既有实力又有文化的豪族,是从东汉逐步发展起来的,直到隋唐,他们都被成为门阀士族,简称为士族。

这些士族,就垄断了知识和地位,垄断了社会舆论。

虽然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但是这种技术并没有完全普及,而且那时候还没有印刷术,

一般不是豪族根本读不起书,所以啊,皇帝也很难从社会上额外找到除了豪族以外的文化人做“理论辩护”。

你一定听过“洛阳纸贵”这个词,那是形容西晋时期有文章写的太好了,洛阳的文化人竞相传抄,纸都不够用了,所以纸就变贵了。

你看,到西晋的时候还“洛阳纸贵”,这会的知识传播技术就更落后了。

“理论辩护”是啥?

上面说了,士族不但有实力,能压缩中央的财政,他们还有文化去批评皇帝。

皇帝自然也要找到自己的“发言人”,也引经据典来佐证自己行为的正当性。

所以啊,谁是贤臣呢?

没错,就是这些垄断了资源和舆论的士族。

谁是小人?

东汉之初,世家大族还在发展之中,开国的那几个皇帝还有些能力,所以皇帝还能与士族彼此制衡,

可越往后,后面的皇帝就受到了世家大族的约束。

皇帝受到约束自然想办法找到完全支持自己的人,这就要求那些人的身份地位必须完全依赖于皇帝。

因为是对抗世家大族,而世家大族又掌握着社会舆论、控制着社会官僚体系。

所以啊,这些支持者就变成了“小人”。

那么,这些支持皇帝的人又是谁呢?

上面说了,皇帝没办法从民间找到文化人和支持者,因为都被士族垄断了,

于是宦官和外戚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宦官就是太监啦,外戚也就是皇后的娘家人。

外戚不少是出自世家大族的,一旦与皇帝结亲,会借此机会扩大势力范围,压制其他的世家大族。

而宦官呢,他们也会被外戚看不起,这就导致了宦官和外戚之间也互相不爽。

其中各种矛盾冲突,就形成了皇帝、宦官、外戚、士族的博弈:

第一,宦官会压制外戚。

比如汉桓帝就是被外戚梁冀扶植上位的,可梁冀一直控制着汉桓帝,终于后被汉桓帝与几个宦官心腹搞死了。

第二,宦官会压制士族。

所谓的“党锢之祸”,就是世家大族痛斥宦官做的不对,结果士族大臣就会被指责为结党营私,被罢官或者直接被抓起来。

其实啊,这根本就是皇帝借助宦官之手,清理世家大族的实力,为了中央集权而努力罢了。

第三,皇帝压制宦官。

宦官压制了士族之后,皇帝就会狠狠收拾当年帮自己做掉梁冀的宦官,但不会彻底清除掉宦官,

毕竟宦官日后还是抗衡世家大族的重要力量。

当然,皇帝还有可能用外戚去压制宦官,在东汉后期,你会看到很多皇帝交替扶植宦官和外戚。

东汉瓦解,群雄逐鹿

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冲突不断导致了帝国治理水平的急剧下降,恰逢东汉末年,天灾连年导致民变四起。

朝堂上勾心斗角没有止境,根本无法体察民间疾苦,于是发展处了各种民间组织,并且越来越有影响力。

汉代儒家讲究天人感应,认为天灾必定是皇帝失德,因而皇帝被多次逼迫颁发罪己诏书,

这让天下对朝廷的敬畏更加动摇了,民间有组织就趁机说自己是天命所在。

终于,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天下大乱。

袁绍带兵杀入京城,将宦官们连锅都端了,而所谓的贤臣们各怀鬼胎,开始逐鹿中原,变成了乱世枭雄。

至此,天下大分裂的时代来临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