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丁香园李天天:医疗健康行业事关公共卫生 需要公共资本支持

丁香园李天天:医疗健康行业事关公共卫生 需要公共资本支持

时间:2020-06-04 15:34:07

相关推荐

丁香园李天天:医疗健康行业事关公共卫生 需要公共资本支持

文/李天天 编辑/杨溪

出品 | 原子智库·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丁香园推出的疫情地图备受用户关注。9月26日,腾讯新闻·中国益公司于北京举办的主题为《穿越疫情,与健康同行》的第三期“愿景演讲”中,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应邀作主旨演讲。

李天天介绍,通过丁香园的探索,尤其是去年和今年疫情期间的调研发现,大众对健康的认知,已经从不生病提升到更高的标准——依次是心理健康,第二是睡得好,第三是吃得好,第四才是不生病。而丁香园也从帮助人们解决疾病困扰向上游延伸——提供跟人们衣食住行相关、跟公共卫生相关的医学科普等服务。

但李天天坦陈,医疗健康行业很难找到躺着就能赚钱、睡觉就能赚钱的方式,因此这个领域的小公司、小企业、初创公司,很少会得到资金上的支持。“而这个钱应该是谁出呢?我认为应该是政府。像基建一样,像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一样,公共资本应该支持更多的决策,支持公共卫生事业、支持CDC,同时也支持私营医卫健康领域的小企业。”

以下是演讲实录:

我曾经是一名医生,专业领域是神经肌肉病——研究神经跟肌肉之间的关系。但是前,我选择了做丁香园,到今年7月份,刚好是丁香园20周年。

在这时间里,丁香园成了中国最大的专业医生社区,覆盖了全中国非常多的专业医生,而且它也改变了我自己的职业生涯。我原来以为我自己应该像我的同学一样,变成一个医生,每天见病人、出门诊、治病、开药,但是走到今天,当我回头看我的选择的时候,我不后悔,我正在完成一项光荣的事情。

丁香园的愿景是:健康更多,疾病更少。我自己是一个医生,我希望帮助周边的医生——我的同学、同事们提升他们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疾病的困扰,让这个世界上疾病更少,同时让健康变得更多。

可是在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使命、这个愿景不对了,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修改。我们新版愿景是这八个字:健康更多,生活更好。前四个字没有变,还是健康更多,后四个字变了,从“疾病更少”变成了“生活更好”。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跟各位分享的主题,这是一个思维方式的转变。

不生病在健康的标准里只能排到第四位

一条河有下游,也有上游。我自己原来做医生、出门诊、看病人、查房、开药,我是在下游,病人已经出现身体状况了、已经生病了,他才会来找我。我不可能跑到大街上,看到每一个人问他,你哪里不舒服,我只能待在我的病房里、待在我的门诊里,等他们来找我。这就是一个被动的解决问题的情况。

可是在做丁香园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方向,我们能不能提前解决这样一些问题?这个答案我们找到了,就是去到上游。

上游不是疾病,上游也不发生在医院里,它发生在医院之外,它是跟生活方式相关的,是跟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相关的,是跟公共卫生相关的。

打个比方:有两个人在河边钓鱼,钓着钓着,突然发现河里有一个小朋友在挣扎,两个人赶紧跳下去把小朋友抢救上来了,多危险,就差那么一点点,小朋友就没命了。刚喘了一口气,发现河里又有一个小朋友,两个人又跳下去把小朋友抢救上来了。还没等喘气,又有一个小朋友……后来救上来七八个。有一个人说我不做了,我要到上游看一下,谁把小朋友扔下来,只有解决了上游的问题,我们才不会在下游成天解决溺水儿童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丁香园的价值。

我们搜集了很多的数据,希望了解大众对健康的认知是怎样的。去年我们做了一个将近5万人的调研。调研结果出来以后,很惊讶,原以为很多人认为健康就是不生病,可在这个调研中,5万多人的问卷中,不生病排到了第四位!排在前面的是:心理健康,第二是睡得好,第三是吃得好。

可见在国民心目中,也已经不把不生病这个事儿当成健康的标准了,而是有更高的追求。这个更高的追求是去到上游,关注健康生活,关注每天的衣食住行——这才是要花精力、花时间去做的事情。

可是这个调研其实也不完整,为什么?就像这个鱼缸里的鱼一样,我们一直在讲这个鱼应该减重、应该节食、少吃肉、少吃盐,应该每天闭上嘴、迈开腿。可是在公共生活的时候,不是这样的,鱼生活在鱼缸里,假山、微生物、水,都会对鱼产生影响,不光关注鱼本身的健康,它的生活环境也是公共卫生上游需要关注的重点。

协和(医院)的黄老师是我的好朋友,他有一次跟我讲,天天,你知道吗,飞机坠毁都是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我说怎么可能,公共卫生事件不就是跟身体健康相关吗。他说不是,当飞机坠落之后,大火污染了空气,燃油污染了地下水,抢救人员看到了遇难者,形成了心理的冲击和压力,造成了不适,再加上这个事件本身造成的群死群伤,这就是一个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远远比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到的医院、病人这些下游的东西要宽泛得多。

到上游的时候,用户不仅变大,而且更加多样化

在疫情期间,我们做了一些调研,想看一看上游跟下游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当我们关注到上游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发现更多原来被我们忽视的一些东西。

首先,当我们从下游走向上游的时候,我们发现你能够去服务的场景变多了。

今年2月份疫情期间,我们做过一个调研,一万多人。在疫情期间,大家最关注的一定是口罩、手消这些东西,这属于偏下游的东西。可是,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大众对于一些上游的生活方式的关注度也增加了,包括对饮食的关注、对作息的关注、对运动的关注,都比以前有明显的增加。

第二,到上游的时候,我们发现上游的流量是远远大于下游的。丁香园做了几件事情,我们先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疫情地图,三个月内有40亿次的流量。我们又生产了很多内容,有辟谣的文章,有科普文章,有短视频等等,收获了36亿的阅读。到了第三阶段我们才做线上的咨询和问诊了,要问疾病,要问不适等等的,这个时候的流量120万。我把前面那两个加起来70亿次的流量,比上这120万,大概是6000次比1的比例——这是我们发现线上分级诊疗的比例。前面两个扮演的是全科医生的角色,它通过数据、通过信息,解决了绝大多数人最困惑的问题。当你看完这些东西还是有不解,还是有疑惑,你才去下游问那个医生。可见上游是拦截了巨大的流量的,如果没有上游流量的拦截,一下子这么大的流量全都打到下游问诊,再复制出十个丁香园、二十个丁香园也不够的,那个时候医疗资源是严重紧张的。

图1 丁香医生用户增长图

第三,我们在上游也看到了更多的用户。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内部对比实验,左边这张图是丁香医生的用户增长,右边是丁香生活研究所的用户增长。左边的丁香医生全部都是跟疫情相关的文章,丁香生活研究所在疫情期间一篇文章都没做,我们在疫情期间是做这样的对比对照的。

丁香医生1、2、3月份都出现了用户的增长,丁香生活研究所在疫情期间没有增长,反而在中国疫情到了恢复期的时候才出现了增长。为什么呢?这两个号的性质做得不一样,一个只做疫情,一个只做生活。当我们走向上游的时候,当疫情逐渐平复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地开始关注上游的健康、生活、公共卫生的内容。

所以,到上游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我们经常讲互联网是以用户为中心,所以我们到上游的时候发现,用户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原来在下游的时候,我们只能见到患者,每天看病出门诊看的就是他。去到上游的时候又发现了不同的人群,比如潜在的患者,他已经有病了,但是他没有去医院进行过诊疗,也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除了潜在患者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健康敏感人群——有一部分人是健康人群,但是在生活中某一个阶段对健康是高度敏感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妈妈。她准备生孩子,要进行备孕,生完小宝宝,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喂养、早教这些东西,让这些妈妈对健康的知识处于高度的渴求期,至少三到四年,她对自己的健康、对宝宝的健康高度敏感。所以走到上游的时候,我们发现用户的人群不仅变大了,而且更加多样化。

被忽视的暗物质人群的健康需求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去到上游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人群,我称之为暗物质人群。暗物质是借用物理学的一个名词。什么叫暗物质?这一类物质存在于宇宙中,但是光线看不到它,电磁波也检测不到它,只能推断这些物质是存在的。在我们的社会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类人群对健康的需求度也非常强,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见不到他们,或者很容易忽视他们。

图2 暗物质人群案例

图片上出现了一位老先生,他今年90岁了,老先生的背景出现了一辆警车。为什么?老先生出事儿了——他找了性工作者。毫无疑问,在中国这是违法的。可是这篇新闻报道出来,我们看到的评论很有趣,90岁老翁还有这种爱好,正所谓人老心不老——这本来是一句褒义词,但在这里是一句讽刺。还有很多评论,您可以看到,社会对于老年男性的性需求是排斥的,是不认可的,甚至是嘲讽的。可是抛开违法犯罪来讲,90岁老翁真的有这种需求吗?他是非常健康的——我们讲的健康,是指有功能的。这么一个健康的人,为什么社会上不能接受他的这个需求?这跟我们的文化、习俗是有关系的:认为老年男性不应该有性生活。

而且不仅在中国,在美国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美国CDC的一个数据,在,新发艾滋病患者当中,超过50岁的人群已经高达17%。对于老年人的性需求,我们应该大大方方承认它,这就是健康的象征。只不过因为他不懂这样的知识,所以他才违法了,不仅违法,而且还采用了一种威胁健康的方式进行。

这种暗物质人群在我们生活中大有人在。比如残疾人。我去过很多城市出差,以我现在的身手过马路都要小跑几步,如果是一个坐轮椅的人过马路,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不要谈高大上的炫酷的高科技,能不能在非高峰时段,把绿灯时间延长十秒,让老年人、残疾人从容地过马路,我们在商场等社会场所应该见到更多的残障人群,这才能说明社会是健康的。

还有留守儿童,面临着很多健康问题:沉迷游戏、夏天溺水,还有性侵。大家不要认为小女孩才有性侵的危险,小男孩也会有。我们用什么样的科技向善的方式防止他们沉迷游戏,要学会保护自己?

空巢老人。我去年去韩国开会,坐在我旁边的一位专家发言,谈到老龄化社会,他谈到一句让我非常震撼的话:我们都认为对老年人威胁最大的是疾病等,其实不是,其实是孤独。特别是现在很多老年人是自己生活的,心理问题会导致他身体出现问题。为什么老年人会摔倒,走到哪不小心,摔断了,特别容易出现腿脚骨折。你分析原因,真的是因为走路不小心吗?不是,是营养不良。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空巢老人吃饭瞎对付,早晨白粥加咸菜,晚上咸菜加白粥,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等等。

特别是同性恋群体,到今天还有很多医生认为同性恋是病。这是很可怕的,中国很多医生是参差不齐的。同性恋已经被移出了疾病目录,它就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就是一个正常的取向,可是居然有很多医生认为是病,更不用说社会公众了。

所以我们去到上游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被我们忽视的东西。不能把眼睛只是放在诊视、那点病人、那点处方里面,我们应该用科技的力量、用知识的力量帮助这些人。

究竟怎么帮?

公共资本支持医学科普

当你站在上游的时候,千头万绪,这么难的事情怎么搞?我也是想了很久,我觉得有两种方式是值得拿出来探讨的。

第一,医学科普。知识改变命运,特别是对于健康、医疗这样的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一定需要医生、专业人员、公共卫生专家,不断把他们的知识拿出来赋能给大众。

我在医学院校待的时间很长,五年的本科、三年的硕士、四年的博士(当然最后博士没有读完,所以我的真实学历是硕士后),但没有一堂课教我怎么写科普文章。丁香医生5年前写科普文章的时候也踩了很多坑,到今天总算摸索出来一些简单的方法。

为什么我认为科普很重要,它看起来不是那么技术化,可是这是技术的底层的东西,我们去做知识图谱、去做知识库的时候,需要的就是这样高质量的专业科普内容,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看得清楚,而且能够明白。

这些科普不仅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传播,再联想刚才那些暗物质的人,他们可能连智能手机都没有,这时候技术怎么赋能他们?技术就很重要了,不光可以生产智能化的内容,还可以变成纸质的,刷墙也好,只要他能看到,只要能对他的生活质量有帮助就可以。所以,当我们到上游、看到更本源的东西,科普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第二,公共资本。公共资本的反义词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私人资本。私人资本、社会资本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一定是追求最高速增长的商业模式、最赚钱的产品。哪怕是睡觉了,程序还能在那儿自动给你赚钱,这是私人资本最喜欢的。这个没有错。无论是在美国也好、在中国也好,大量的企业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确实私人资本在背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当我们回看医疗和健康,这个行业很难找到躺着就能赚钱、睡觉就能赚钱的方式,很难。这个时候,这个领域的小公司、小企业、初创公司,很少会得到资金上的支持。

而这个钱应该是谁出呢?我认为应该是政府。像基建一样,像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一样,公共资本应该支持更多的决策,支持公共卫生事业、支持CDC,同时也支持私营小企业。

到今天,丁香园已经不是一家小企业了,但是光靠丁香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几千家几万家的小企业,包括个人;不能光靠他们的劳动,要靠政府给他们更多的激励,让他们产生更多的科普内容服务这么多的人。这绝对是小投入大回报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在思考,不仅带着公司从下游走到上游,建立上游思维,我自己也在身体力行建立上游思维,也在从下游走到上游。

可能很多人看不出来,我是一个十多年的高血压病患者。没有办法,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有很多原因,遗传还是怎么样的,30多岁开始吃药了,而且创业的压力大,过劳肥,身体开始超重了。可是当我们从下游走向上游,疾病,我们就吃药呗。但是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我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健康的。今天的我,已经可以在单杠上做空中漫步了。

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跟各位分享这样一个从下游到上游的变化过程,我们要建立这种上游思维,不光可以改变自己,还可以改变社会,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所以,团结起来,让我们力争上游!

原子智库·腾讯小满工作室出品 | 第425期

实习运营编辑:刘晓硕

本文版权归“原子智库”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并在文首注明来源、作者及编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