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回顾与展望:南亚地区国家风险最新特点

回顾与展望:南亚地区国家风险最新特点

时间:2022-12-10 03:49:58

相关推荐

回顾与展望:南亚地区国家风险最新特点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债资信,本网获授权转载)

内容摘要:

总结过去一年南亚地区的国家风险特点,可以用四点概括:首先,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南亚国家的民族构成复杂,教派矛盾突出,国际地缘政治关系紧张,长期以来是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活动的温床;第二,大国地缘政治关系再度趋紧。克什米尔问题再度发酵,演变成近年来较为罕见的武装冲突;第三,水资源危机凸显。水资源将愈发成为南亚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水资源稀缺也将继续成为跨国企业投资南亚的重大掣肘之一;最后,环境风险引发经济和健康损失。南亚地区环境风险的高企,以及卫生基础设施的不足意味着跨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加重,与污水处理、空气净化以及员工健康相关的投资额相比其他地区会出现显著增长。

展望未来,南亚地区的国家风险呈现出四个发展趋势:首先,克什米尔问题将继续成为地缘政治风险的最大诱因,新冠疫情的爆发则给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第二,“一带一路”面临区域性竞争,但其对南亚经济的价值无法被取代;第三,印度经济政策可能引发社会失稳与政治动荡。民族主义政策的执行和经济干预力度的加大可能在国内外掀起争端;最后,阿富汗实现和平仍需时日。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在阿富汗的活动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压制,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国家风险最新特点回顾

(一)安全形势依然异常严峻

南亚国家的民族构成复杂,教派矛盾突出,国际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因此长久以来是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活动的温床。根据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有3个南亚国家进入“最受恐怖主义影响的国家”排名前10位,分别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另据统计,最致命的恐怖主义袭击中的前10起均发生在南亚,其中阿富汗9起,巴基斯坦1起。

在阿富汗,由塔利班发动的袭击依然是最大的致死致伤因素,其中大多数针对警察与军人,少数针对平民与私人财产。伴随着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退败,其残余势力逐步渗透至巴基斯坦,并与该国已有的恐怖主义组织合作,发动策划了一系列大规模袭击。仅仅2个月后的4月21日,斯里兰卡复活节发生8起连环爆炸案,造成近300人遇难,另有约500人受伤。

(二)大国地缘政治关系再度趋紧

长期以来,南亚两个区域性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是影响该地区地缘局势稳定的最大隐患,这其中又以克什米尔问题最具代表性。克什米尔争端持续了70余年,双方均宣称拥有对该地区的全部主权,但实际上各控制一片区域,就控制权争端共爆发了3次战争,小规模冲突历年不断。克什米尔狼烟又起,并迅速升温发酵,演变成近年来较为罕见的武装冲突。目前正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吸引投资的关键时期,潜在军事冲突的爆发给我方项目的人员和资产安全,以及项目的可持续性带来巨大挑战。

(三)水资源危机凸显

南亚水资源危机长期被跨国投资企业列为在该地区营商最为显著的风险之一。该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可被描述为“富足中的稀缺”——虽然在南亚存在着诸多大型跨国界的河流,但群众往往不得不排队获取极为有限的饮用水。南亚地区拥有世界1/4的人口,但可再生水资源仅占全球的5%。极低的人均水资源可获得性以及相对较高的水使用量共同作用,使南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水资源最为稀缺的地区之一。另外,从全球平均水平来看,南亚地区的水资源储备较低,增大了该地区应对诸如洪水或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难度。

(四)环境风险引发经济和健康担忧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的统计,全球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四个国家均为南亚国家,分别是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全球污染程度最重的20个城市中,有15个位于印度,孟加拉国的达卡也赫然在列。总体来看,南亚地区环境风险的高企,以及卫生基础设施的不足意味着跨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加重,与污水垃圾处理、空气净化以及员工健康相关的投资额和其他地区相比会出现显著提升。

二、区域国家风险趋势展望

(一)克什米尔问题将继续成为地缘政治风险的最大诱因

,印度将在克什米尔地区加大反叛乱行动的力度,使该地区的暴力水平维持在可接受的程度,同时鼓励非克什米尔印度教徒向该地区迁移,并从该地区以外吸引投资,从而加强中央政府对克什米尔的控制。由于巴基斯坦对莫迪决定剥夺印控克什米尔自治权的决定始终持强烈反对态度,两国再次爆发军事冲突的最大可能诱因将是与巴基斯坦有关的武装组织发动的大规模激进袭击,这会引发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报复性攻击。

(二)“一带一路”面临区域性竞争

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策略的担忧将加速其对南亚邻国的投资和防御合作计划,这也将成为莫迪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但是,中国相对于印度在资金方面的优势以及其与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重新谈判债务的意愿意味着,中国与这些南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只会在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当这些国家希望其区域外交关系在印度之外更加多元化的情况下。

(三)印度经济政策可能引发社会失稳与政治动荡

提振2.6万亿美元之巨规模经济的增长,将是印度政府在面临的主要国内挑战。印度政府将依靠货币和财政措施的组合来刺激需求和恢复投资,尽管低利率可能抬高通货膨胀,但经济持续不振的代价过于高昂——经济冷却意味着税收减少,这将加大印度政府到3月财年年底无法实现赤字目标的可能性,进而损害印度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在进行的财政整合行动。

印度政府进一步采取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我们认为,这些政策的执行将增加社区紧张,政治动荡和外交争端的风险。考虑到印度以前曾对批评其政策的国家减少出口,这些问题可能还可能会升级为国家间的经济摩擦。

(四)阿富汗实现和平仍需时日

美国政府与阿富汗塔利班于2月29日在卡塔尔多哈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为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之间的会谈以及美军在14个月内全面撤军铺平了道路,塔利班则承诺将打击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然而,美国的撤军将是渐进式的,这将削弱阿富汗政府的谈判立场,塔利班将继续通过全国性暴力对其施加压力。因此,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在阿富汗的活动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压制,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并将充满反复。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债资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