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外科治疗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外科治疗

时间:2018-10-23 17:56:16

相关推荐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外科治疗

肾动脉栓塞和肾动脉血栓形成治疗用药,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外科治疗,肾动脉栓塞和肾动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和肾动脉血栓形成怎么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很多人并不是特别了解肾动脉栓塞和肾动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和肾动脉血栓形成怎么办,晶缘永远接下来准备了有关肾动脉栓塞和肾动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和肾动脉血栓形成怎么办的小知识,为大家讲解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外科治疗。肾动脉栓塞和肾动脉血栓形成是指肾动脉及其主干的栓塞和血栓形成导致肾梗塞。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病因肾动脉栓塞的栓子可以是血块、组织、坏死物、气体或医用材料等

1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内科治疗

(1)静脉溶栓:静脉溶栓效果不如动脉内溶栓确切,但因其费用少,不须介入治疗用的昂贵设备和操作技术,一般医院均可进行。因此值得推广。适应证:所有肾动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患者均适用。禁忌证:①高龄患者,一般认为年龄>75 岁不宜行静脉溶栓治疗。②出血倾向。③半年内深部组织外伤或穿刺病史。④半年内脑血管意外病史。⑤溶栓剂过敏。⑥不能控制的高血压。给药方法:尿激酶或链激酶20~40 万u 溶于100~500ml 液体中,3h 内静脉滴注完毕。应用链激酶或尿激酶局部动脉内注入比静脉注射溶栓在肾组织仍活的低危病人中常更有效。1 次/d,连用3~7 天(也有专家认为每天用量可达50万~100 万u 仍较安全)。溶栓过程每天查出、凝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定量。

(2)抗凝治疗:对于有血栓形成或栓塞病史的患者,外科手术后,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病人也应常规抗凝治疗,以防栓塞再次发生。住院病人可以给予普通肝素或相对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或皮下给药。长期应用可给予华法林、噻氯匹定(力抗栓)或阿司匹林等口服抗凝药,用药剂量要求个性化,用药过程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随时调整剂量,以防出血并发症。

(3)对症治疗:

①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常于发病1 周内出现,在2~3 周恢复正常,部分病人持续终身。其发生机制与肾缺血导致肾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有关,因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可能有效。但是,由于这两类药物在扩张全身动脉的同时也扩张出球小动脉,当入球小动脉的灌注压因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而下降时,可造成肾小球血流量进一步下降,导致肾功能恶化,因此,应慎重权衡用药。其他降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高血压危象应给予硝普钠或酚妥拉明(立其丁)等强而起效快的静脉用降药压。

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及时血透治疗可减轻症状,可为进一步外科或介入治疗赢得时间。

③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介入性治疗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术是诊断肾梗死的确诊手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行肾动脉取栓、溶栓及成形术,是目前文献报道较为有效安全的方法。虽然因为该病早期诊断率低,缺乏大规模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但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易行,创伤性小,可重复进行,且病情危重时,病人仍能耐受,值得有条件的医院开展和应用。方法是用2%普鲁卡因约4ml 局部麻醉,穿刺股动脉(多取右侧),送特制的肾动脉造影导管、取栓用导管或球囊导管至肾动脉闭塞处,按需要行动脉内溶栓、套取栓子或球囊扩张术。临床诊断为急性血栓形成,血栓栓塞者,先采用溶栓治疗,如诊断为癌栓、心瓣膜赘生物栓塞、异物(如血管内支架,心房、室间隔补片等)栓塞或陈旧性血栓栓子在局部溶栓未能溶通者,应试行栓子套取术。动脉内溶栓和取栓不成功,或溶通和取栓后肾动脉仍存在明显肾动脉狭窄者(一般认为狭窄≥75%则可能引起病理改变),应给予球囊扩张术,以便开通肾动脉主干或大分支(血栓被球囊挤压碎裂后可能堵塞小动脉分支,但缺血坏死面积则明显缩小),彻底解决肾缺血的解剖学原因。动脉内溶栓的给药方法为尿激酶或链激酶10 万u 用生理盐水20ml 稀释,缓慢导管内推注,约半小时推完,可重复使用,局部用药剂量在50 万u 以内一般认为是比较安全的。

3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 尽快进行手术取栓或血管再造术能使病肾缺血坏死面积减至最小,有效挽救肾脏功能,但手术创伤性大,对于同时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难治性高血压,甚至有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及基础病变严重患者来说,风险很大。因此,是否进行外科手术,应考虑患者全身情况耐受程度。手术主要适应证是:

(1)外伤性肾动脉闭塞。

(2)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大分支闭塞(或孤立肾动脉闭塞)。

(3)肾动脉堵塞时间在12h 以内,12h 以后进行手术者,肾功能恢复可能性下降,12~18h 内手术的肾功能恢复仅50%,但时间再延迟者,肾功能不一定能得到恢复。

4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

急性肠系膜缺血病人主要并发于心血管疾病,而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又会加重心血管疾病,因而应把改善心脏功能和病人全身情况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等措施的同时,尽快手术探查,不可顾此失彼。在对病人一般情况及心脏情况予以诊断及处理后,即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如发现有栓塞及血管痉挛时,可经动脉导管灌注罂粟碱,也可灌注溶栓剂如尿激酶、链激酶以溶解栓子,有的报告应用经皮血管腔内气囊成形术者,但效果都不肯定,仅有少数早期病人经治疗后可获得疗效,这些治疗方法虽有发展的前景,但当前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特别是病人已出现腹膜刺激症状时则更不宜等待。剖腹探查发现栓塞位于一个分支或主干的远端,肠管缺血的范围不大,并已出现坏死现象时,则可进行部分肠切除吻合术。在切除时至少应包括坏死肠襻上、下端各15cm的正常肠管,同时将已有栓塞的系膜一并予以切除,切除范围不足即可能术后肠管再次坏死,发生吻合口漏。在肠坏死范围小切除后不致影响肠道功能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肠切除的范围。部分点片状肠管的坏死,可缝合坏死上、下端的正常浆肌层,将坏死部位翻入肠腔。但在肠管已发生大面积不可逆性坏死,尽快切除坏死肠襻,减少毒素吸收可能更为有益,范围虽大也只能将坏死肠切除,吻合剩余肠恢复胃肠道的通畅,切除缘必须保证血运良好,以免术后发生瘘。术后按短肠综合征给予积极治疗。为了解血液恢复后肠襻的活力,除观察肠管颜色、蠕动及肠系膜缘动脉搏动外,还可用荧光法探测局部有无血液循环。从周围静脉内注射铊荧光素钠后,于暗室中通过紫外线光观察肠管,局部如发黄色荧光则有血循环存在,肠管有活力。应用多普勒(doppler)超声测定肠系膜血管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他尚有肠肌的肌电测定,99mtc标记白蛋白检测,肠管表面氧检测,以及红外线体积描记图(photo plethysmography)等,但均需有特殊设备与时间。当不能完全肯定肠是否仍有活力,可将肠管纳入腹腔关闭,术后供氧纠正血浆容量,应用强心剂提高心排出量,从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导管灌注血管活性药物,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并在术后24~36h再次剖腹观察肠管情况,当可确定肠管是否存活。再次剖腹应决定于第一次手术结束时而不是在术后再作考虑,术后疼痛、压痛与肠麻痹将掩盖肠坏死的表现。因此,当再次剖腹一经决定必须按时实行,以确保及时处理已坏死的肠管,增加病人的安全性。

5肾动脉栓塞和肾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

1.手术:可行外科手术取栓或血管再造术。适用于年轻爵患者的单侧肾动脉主干创伤后所致的闭塞,以及任何年龄,任何墼原因引起的急性双侧肾动脉栓塞。手术治疗越早越好。

2.溶栓治疗

(1)动脉溶栓:通过介入的方法,将导管插入肾动脉的栓塞部位,局部注入尿激酶(或链激酶)。

(2)静脉溶栓:即通过静脉注入尿激酶(或链激酶)。

3.透析:若出现肾功能衰竭则应考虑透析治疗。

点击查看全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