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穿越丝路》:揭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密码

《穿越丝路》:揭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密码

时间:2018-12-17 13:47:12

相关推荐

《穿越丝路》:揭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化密码

其实,“西部开发战略”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早已推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声。这两者的不同,可以说,“一带一路”是全球性的,而“西部开发战略”还局限于中国的西部一隅。

这两者之间的落差,正反映出中国目光的拓展与延伸。我们犹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中日就合拍了一部纪录片《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央视独立沿着这条路拍摄了一部同样主题的《新丝绸之路》,但这两部电视片都仅仅将这条道路放置在中国的范围内进行了展现,似乎丝绸之路就是一条活跃在中国国界之内的道路。当这条道路走出了葱岭,也就是帕米尔高原,它的彼端,就不是中国所考量的路段,“礼送出境,与已无关”,更像是传统“丝绸之路”在中国人心态中的一种记忆与习惯。

这种心态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封闭的观念,我们过去的中学教科书上,丝绸之路的示意图,无一不是束缚于中国的范围内。

然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让我们的目光,终于越过了葱岭,也就是帕米尔,看向了大山的彼端,看向了这条道路那边更遥远的大洋。看起来,这是一种目光的调整,但背后,更是一种心态的转换,一种中国自身定位的拓宽。

“丝绸之路”的解读方式有无数种,它包含的信息太多,有中国战略选择的政治意义,有经济考量背后的利益交锋,更有文化沉淀里的历史况味。能否Hold住“丝绸之路”的纵深、幅员还有它的密码,必须有大手笔,大气魄,大眼光。应和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的知识界必定跟进着去关注这一伟大战略的细部与深度,而能够“Hold住”这一题材的无疑当属《三联生活周刊》的年度选题文章汇编而成的《穿越丝路》。

书中标题里提及的“穿越”无疑是多重的,既有时间与空间范畴中的,也有文化与政治体系中的,《穿越丝路》动用了所有能够采用的观看方式,立体交叉地展现了“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

《三联生活周刊》自身的定位是它的新闻性与文化性。新闻价值,是这本周刊一个不可忽略的醒目的标志。在《穿越丝路》这本书中,占据了85%空间的内容是“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在这里,各位撰稿记者,上天入地,纵横千年,或用自己的双脚,或用自己的思考,去穿行今天的丝绸之路,去徜徉历史上的文化记忆,以巨大的篇幅,同时,又以高度精炼的文字,勾勒出了丝绸之路这条古老而又新鲜道路的属性,大量资讯的涌入加上写作者各有秉性的生花妙笔,把丝绸之路一脉中我们或许并不陌生的文化密码讲述得风声水起,厚重扎实。

这无疑是全书的看点所在,但如果没有后半部分也就是第五章“古老丝路与现代崛起:‘一带一路’背后的大国战略”,我们或许便难以明白前面的宏大篇幅那么细镂深刻地去勾勒“丝绸之路”的每一个沟回的意义所在。而正是这最后一章,便在新闻性的侃侃而谈间倾倒出了“一带一路”的政治密码。或许我们曾在另一个语境内了解过“一带一路”的这种真正的意义所在,但是放在这本用文化缔造的庞大空间里,在由记者实地去记录的“一带一路”所涉及范围内的那份跃跃欲试的姿影中,我们还是在这份国家战略的揭示中,获得了一份震撼与顿悟。

“一带一路”战略,可以说是对中国旧有“丝绸之路”观的一次跳跃与跨越。这一战略的考量,在《穿越丝路》中交待得坦白也毫不隐讳。统而括之,它来自于两个层面,一个是从国内经济层面,就是“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问题”(P520),另一个层面,也“肩负着资源的获取、战略的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这几个重要的战略使命”(P520)。

曾几何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思潮倾向里,奏响了对“蔚蓝色”的向往,告别“一无所有”的黄土高原,也就是作别“西部”,作别“丝绸之路”沿线的那一片黄色的土地与文化,成为一个民族的强烈的内心冲动,这一冲动曾经在一部轰动一时的电视片里(《河殇》)得到淋漓的表达。但是,当中国抱着满满的期望值冲向“蔚蓝色”的时候,却意识到并非那么简单。在太平洋这一被美国视着“后花园”的广阔的空间里,中国的崛起,却引起了这一区域的战略剧变。寻找富有前景的中国发展战略纵深,便成了重启“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理由。

而向西行的路线,对中国来说最关键的区域就是与中国接壤的中亚地区。而中亚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前苏联的势力范围。中国从太平洋回转身来,重新关注自己的身后那边广袤的土地,如果跳出历史来看,我们会看到,这是“冷战”结束后的中国在步向全球化的必然途径中自己的重新定位。“冷战”结束,但中国打造新的“丝绸之路”战略,触摸到的却是“冷战”的遗痕。

这也是在《穿越丝路》用较大的篇章介绍了中亚五国的现实政治及历史渊源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最贴近我们中国的丝绸之路的彼端,是我们将国内端的“丝绸之路”延长出去之后最先触摸到的区域。而在历史上,中国与这一片区域就曾经有过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如果大清王朝不是衰败得如此空前绝后,这一片区域或许还是属于中国的版图。当年浩罕国曾经臣属于大清朝,正是在这一片区域里,前苏联强行地把这一块地域,按照一种显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方式,把它划分了历史上从没有存在过的加盟共和国,如果不是苏联解体,这些从没有成立的国家,绝对不会组成今天中亚的主体国家。前苏联的遗产, 以及今天这一块中亚土地上的社会现状,构成了《穿越丝路》里的至关重要的篇章。而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将首先在这一片历史上就被中国人烙印上浓浓情结的地域产生空前的回响。这不由使人想到前苏联的作家艾特玛特夫就是与今天中国接壤的吉尔吉斯人,而在苏联后期,当俄罗斯的文学式微的时候,恰恰是地处帝国边缘的吉尔吉斯作家,成为了苏联文学里的顶尖级作家,并对前苏联的崩溃的隐约前兆发出了不祥的谶言。曾经艾特马特夫在他的描写天山山脉的那一片浩渺地域的小说中,让我们看到了似曾相识但却融注了不同文化视角目光的山和水,这种视角就是一种俄罗斯文化的精髓,吉尔吉斯那一片与我们相邻的帕米尔的地域,却在俄罗斯文化的支撑下打造出了前苏联文学的峰巅之作,由此可以看出,如今的中亚地区,在苏联时代是如何地深深地刻印着一个庞大帝国的印迹。而《穿越丝路》里就以清晰的识读方式,勾勒了前苏联在这块地域里的遗痕,以及中国在这一地段与俄罗斯的触摸。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前苏联的解体,中国是不可能在这块前苏联的禁地里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不会萌生出“丝绸之路”重启的战略调整,从这本书里记者的实地采访中,我们看到了宝贵的中亚地区的生动记录,这种记录,我们过去是在艾特玛特夫笔下的文学作品里能够窥见它的烙印上苏联强势光束的一斑,然而,在今天中国记者的浮光掠影的笔下,我们可以不一定能够把握到这块地域的深刻的内心与灵魂,但却可以感受到这里的最表层的喧哗与骚动。而在这种叙述的体系里,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杂志的价值所在,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这种杂志与文学作品所深藏的洞见的深刻之间的必然存在的先天落差。《三联生活周刊》的魅力与它的反差性的色彩,在《穿越丝路》这本书里得到了最鲜明的折射。

而《穿越丝路》从文化层面上对丝绸之路过往的浏览,却让我们看到的是,这一丝绸之路,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与思想所留下的隔空留痕,而不是一种现实的明晰的可供辨识的路径。在记者撰写的罗马的篇章里,记者走遍了今日这个被称为“丝绸之路”彼端的罗马城,得出的结论,可能要让我们重重地扫一点兴:“罗马和中国从未相遇。”在罗马的丝绸博物馆里,记者了解的是当时的欧洲早已自己生产出丰富多彩的丝绸,根本看不到中国丝绸的影踪,由此,作者告诉我们的是:文明“不是单向度的,也并非直来直去”(P303)。这就是说丝绸之路的历史真相,不是那种简单化的传输丝绸织物的通衢大道,而更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渗透与互动,那种用“蝴蝶效应”可能表述起来更加准确的一种文化的脉动与共鸣。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文明对“丝绸之路”彼端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是相当微弱的,正如书中所云:“自张骞‘凿空’之旅,中华文明也曾影响中亚数百年,但除了丝绸,我再也找不到它的痕迹”(P117)。而继续西行到丝路的终点“罗马”,连中国的丝绸影响都不见。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的兴盛与衰亡与中国这一端的国力密切相关。从历史而言,中国就不具备强势的输出意志,更习惯的是选择“防御布局”,这可能在铁蹄说话的时代,中国有着自己的一贯被欺凌的角色定位,当中国以和平的影响力,将自己定位成“中国在塑造全球化”的时候,丝绸之路所蕴含的丝绸一般的柔韧光度、所彰显的经济内涵、所牵连起的生计重点,便能够获得世界各个种族与地域板块的响应与认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穿越丝路》里面专门布局了一章,从“玻璃与丝绸”在这一线路上的交互运动,来看清中国文化在这一条虚拟的道路上的张力与吸纳。小小的丝绸世界及它的流动路线,便能够串联起中西方文化的精神内质。在书中,我们还看到在多篇文章中有一个有趣的强调,这就是没有任何资料证明,中国曾经对丝绸进行过保密性的处理,很难证实传布很广的“偷运蚕种”故事的真实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国文化传承里一直涌动着柔和、温驯的一面,这种传承精神在今天的再度发扬,奠定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内质中的和平的期许。

《穿越丝路》可以称着“丝绸之路”的小百科。各位撰稿者各擅胜场,用他们的华彩的文笔,个性彰显的叙事以及各自的视角的敏锐,编织了一幅尺幅千里的时代横断面与跨越千年的历史纵深面所组成的立体图景,我们可以从这幅图景的每一个沟壑里,去感受到国家战略的每一个细部和声,每一个曾经传扬的历史回声,以及它在当下时代里的激越强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