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疫情当前 中国公共卫生领域加快补齐“短板”

疫情当前 中国公共卫生领域加快补齐“短板”

时间:2022-10-07 05:22:47

相关推荐

疫情当前 中国公共卫生领域加快补齐“短板”

疫情当前,中国公共卫生领域加快补齐“短板” -03-04 19:57 来源: 和讯名家

2月9日,武汉,一名医护人员正在穿防护服。

来源:南方周末

尽管目前疫情防控还在进行之中,但这场疫情对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已经逐步明晰。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非典”疫情后,中国建立了一套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以便在医院接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能快速上报、审核,卫生部门与疾控系统也能快速分析、研判疫情。但事后显示,至少在疫情暴发初期,这套直报系统并未能展现出应有作用。

中国青年报进一步指出,疫情暴发后所出现的应急物资供应紧张局面,对疫情防控形成了直接掣肘,也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受访时也坦言,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存在4方面的不足。包括:重大疫情应急管理顶层规划设计落后;公共卫生基本设施保障落后;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信息采集、风险评估、决策指挥、应急响应等环节存在脱节;专业化应急人才培养不足,复合型救援队伍欠缺。

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2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国际社会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水平,对中国乃至世界意义重大。

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方面,中央提出,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同时,要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在关键物资保障方面要注重优化产能的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中央有部署,重庆有行动。2月26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加快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全面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3月3日,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会议就加快健全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此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需要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重庆也在加快推进。我们注意到,在日前公布的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名单上,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主城区应急医院、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三峡应急医院、成渝城市群应急救援保障基地、三峡库区综合应急救援中心等项目赫然在列。

三峡应急医院施工现场 来源:微万州

其中,主城区应急医院和三峡应急医院为今年新开工项目,而位于万州天城镇的三峡应急医院已于2月29日率先开工,届时将承担渝东北片区公共卫生应急任务。从中央提出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到三峡应急医院的开工,只有短短半个月时间。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加快健全全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决心。

不仅如此,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列松透露,重庆将科学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装备、医用卫生材料等关键物资场地,合理规划战略物资储备中心……

与此同时,全国其他省份也纷纷贯彻落实中央的相关指示要求。在四川,3月2日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提出,远近结合推进四川省重大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在广东,近日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提出,要以改革助推疫情防控,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月25日,江苏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强调,加快建立健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着力提升我省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

在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吕斌看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涉及法治、防控、救治、保险、救助、应急管理等方方面面,并且要求这些不同领域的方方面面之间高度的协同性和整体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吕斌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可以梳理成四个维度的关键工作,即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应急物资保障四大板块,简约地说就是集中在“防”、“控”、“治”三个重要环节。

要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建立一套成熟的危机应对机制。什么意思呢?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早在疫情爆发初期,中央就成立了相关的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的是中央指挥中枢机构的作用。不过,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爆发之后采取的这种临时工作小组的方式,不仅加大各机构间协调所需要的时间,同时也不利于事后将经验转换为相应的法律制度。

因此,中国应以依托现有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常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在必要时协调不同政府机构应对突发事件,同时加强各级单位的联动协作,形成快速反应网络,有点类似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

应急管理部部署湖北省消防救援队伍受理病人转运等服务

可能有人会说,国务院不是已经组建了应急管理部,并且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也确实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如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湖北省紧急组织调拨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设置基层疫情防控站点,梳理全国定点医院、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等。然而,由于应急管理部的职能不包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难以起到中央指挥中枢和常设性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

其次,加强公共卫生动态管理。上文我们提到“非典”后,中国曾斥巨资建立了一套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更新不及时,使得该系统没有发挥应该有的作用。众所周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动态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赛迪智库安全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李泯泯建议,中国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全天候的危机应对中心,集协调指挥、快速反应、应急处理于一身,利用5G、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网络,实现应急信息化、指挥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陈晓红也认为,以新兴技术为支撑,打破数据孤岛,对接智慧城市大脑系统数据库,完善联动协作平台机制,推动多平台运营支持与资源联动,提高全国疫情数据库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第三、加强流行病学队伍建设。考虑到流行病的特殊性,李泯泯表示,我国应建设一支拥有丰厚经验、过硬技术且经过有素训练的突发疫情快速反应队伍,包括医生、护士、传染病相关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等,直属中央管辖,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建议,一方面整合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传染病学等各学科的优秀人才资源,组建突发疫情快速反应“国家队”;另一方面加强各层次公卫专业人才的培养,并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公卫素养。

第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们知道,在任何一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报告,以及预防、治疗等。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由于长期投入不足,致使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存在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削弱、人力资源严重缺乏、软硬件设施滞后和社会信任缺失等方面问题,无力承担“第一道防线”的重任。

不少媒体注意到,此次疫情初期,湖北武汉患者疯狂涌入三甲医院,使后者人满为患,而分级诊疗政策下打造多年的基层医疗体系形同虚设,并未完成基层首诊、分流导流的任务,民众对基层医疗的不信任仍未转变,由此造成对医疗资源的集体性挤兑,而院内的交叉感染又进一步加速了病毒的传播。因此,加快完善基层医疗设施和服务,落实分级诊断制度,显得迫在眉睫。

陈晓红也建议,强化社区医院的能力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对我国而言,历经此次公共卫生事件,未来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来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提升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

重庆附一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正通过远程网络系统对基层医院患者开展急诊介入手术

来源:重医附一院官网

补充一点的是,近年来,重庆有针对性谋划医疗“强基层”,改善医疗服务,补齐基层医疗短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1月14日,新华社编发了一篇题为《从“被动坐诊”到“主动服务”——重庆基层医改一线见闻》的文章,无疑是对重庆基层医改的肯定。还有当前的疫情防控期间,重庆基层医疗机构在排查、登记及宣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从长远来看,重庆基层医疗机构要想更好地适应,全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发展的要求,还需要持续加大对其防控能力建设的投入,“推动医防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重庆马路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 季丽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