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遵义市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遵义市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时间:2021-12-30 02:18:32

相关推荐

遵义市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未来和希望。我市通过政府引导,积极实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举措,让青少年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学校引领 打造文明校园

学校是立德树人,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阵地。

我市各学校以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和抓手,把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进行文明行为宣传教育。

,我市启动“长征故事进校园”项目,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让红色基因在这片革命热土上代代相传。

“自从成为一名红色宣讲员以后,我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以后要把更多的红色故事讲给同学听、讲给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们听,不断丰富讲解方式,更好地传承遵义的红色文化。”获得全国“优秀志愿讲解员”的老城小学学生张瑞凝说。

如今我市已培养出近800名小小宣讲员,他们走进全市、全省、全国各高校、博物馆、中小学校进行宣讲,把遵义的红色文化传播到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以红色文化为代表,我市通过德育课、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团队会和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等师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思想境界,引导师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同时,我市还大力开展“戏曲进校园”“家乡文化进校园”“书法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以创建特色文化校园为突破口,以经典诵读为抓手,着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以品牌活动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

家庭浸润 上好“第一课堂”

今年7月16日,遵义市家庭教育学院授牌仪式在遵义师范学院举行,旨在将家庭教育融入到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开展家庭教育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建设,致力于家庭教育人才培养。

这是全市推广家庭教育的又一重要节点。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市率先在全省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出台了《遵义市关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家庭教育学会,建立了遵义家庭教育“三驾马车”体系。

在这个体系的支撑下,我市先后开展了多场(次)家庭教育“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和家庭教育“家庭行·学校行·社区行”的“三进·三行”活动。同时整合社区家长学校、校园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等资源,利用专业教师资源,为各类家长学校选好配强师资,实现家庭教育社校阵地整合、资源共享,不断扩大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家长及监护人共享家庭教育资源。

目前,全市100%的城市社区建立起了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培训,“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家长主要负责孩子的衣食住用行”的旧观念,正在向“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的知识是需要学习的”新观念转变。

遵义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遵义市家庭教育学会、遵义市家庭教育学院“三驾马车”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抓实家庭教育,发挥科研课题优势做好家庭教育,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家庭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障,不断助推遵义市家庭教育发展。

社会合力 净化成长环境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为载体,我市充分发挥社区“四点半”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图书馆、文化宫、科技馆作用,为孩子们提供轻松、悠闲的学习和参观环境,丰富青少年的文化内涵和假期生活,助力青少年茁壮成长。

我市在中心城区的社区和条件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实施“四点半学校”志愿服务项目,为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困难家庭子女开展托管服务、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法律维权等志愿服务。

遵义美术馆为未成年人参观团队提供免费参观讲解服务;市图书馆连续开展网上“有声听书”、网上“超星百万电子书免费读”等活动,带动青少年积极诵读经典;孩子们在295所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里学习手工陶艺、传统刺绣等,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课外活动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同时,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校园周边户外广告、门头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及破损的广告积极进行整改或拆除;加强辖区校园周边200米区域内流动食品摊点的监管力度,及时查处无证经营摊点;督促辖区商家进店规范经营……

以来,中心城区共计清理校园周边占道经营11000余起,规范各类骑门、越门摊2700余户。通过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得持续改善,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石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