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将全民健身纳入健康中国建设

将全民健身纳入健康中国建设

时间:2022-01-30 07:39:21

相关推荐

将全民健身纳入健康中国建设

我们现在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拥有健康的国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的提出,不仅凸显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的政治决心,也有利于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国民健康重大和长远问题的有效干预,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在“十三五”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形势下,能汇集如此多的我国顶尖专家学者为如何做好“健康中国建设”、融入更积极的体育作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来出谋划策,景象喜人。

中国正在迅速崛起,需要亿万个健康的中国人来支撑这个崛起的大国,以保证她在世界地位上的“更高、更快、更强”。

全民健身需要社会环境

本报记者 李雪颖

“健康远远不是卫生领域一家的事,健康如果落在卫生部门来做,格局就小了一点。影响健康的因素非常之多,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基因、医疗卫生,而所有这些既需要我们个人的因素,又需要国家动员组织来营造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近日在京召开的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如此阐述了影响健康的多元因素。李玲说,全民健身需要社会环境,需要氛围,需要去动员组织。因此健康中国要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而这些政策会受我们的社会环境、公共发展理念、国民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的影响。

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是李玲所积极倡导的,而这也是新的健康政策前沿。李玲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描述为一个“精细活”。“就是要落实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国家怎么通过公共政策精细的调整,让一切政策有利于人民健康。”李玲分享说,这一点芬兰、荷兰、挪威、德国等国家都做得非常好。举个例子,在德国,有机食品的价格比垃圾食品便宜。因为国家调节,对垃圾食品补贴重税,同时给予有机食品补贴,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吃得健康。像在德国和日本,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得到更低的保费,因为百姓主动维护了健康。

李玲说,国际上的这些政策很多都是我们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这些国家更多的是通过国家立法,通过公共政策来促进全民健康。我们当时发展的群众体育活动,做得非常好,但是很遗憾没有变成长期政策法律的支撑,所以这大概也是下一步在推动健康中国这个理念需要意识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国际上学到更多的经验。

速评:用健康支撑中国梦,需要氛围,需要长效机制的引领。而这离不开政策,离不开融入健身、养生等理念的先进政策。

关注特殊人群 发挥体育力量

王 灿

谈及健康中国,北京大学人文体育研究基地主任董进霞表示,曾经由于很多因素导致了我们今天的健康状态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健康中国建设的提出非常有现实意义。

董进霞认为,联合国给予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健康、美丽,还包括精神等方面的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这也就说明健康应从两个层面考虑,即:一是跟疾病相关,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二是没有疾病的人的健康,不仅身体要强健,还要开朗、乐观,要能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生存能力等,而体育在这两个层面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研究表明,有九种疾病直接跟体育锻炼不够或者是不运动有关系,比如糖尿病、骨质疏松、心理疾病、甚至包括一些癌症等。对疾病的治疗预防,体育的作用不能忽视。

因此,董进霞说:“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应该加大体育的分量,甚至是有专门的段落来阐述体育的价值,这样在每一个相应的部分,从政策层面到具体的措施,再到最后纲要的每一部分,都应该有涉及体育怎么去做。”

董进霞也指出,政策制定还应考虑到我国的人口特征,这其中,尤其是儿童的关注度应该加大,因为儿童时期是身心等发展的最快速时期,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影响他一生。再有是女性人群,应多关注两个时期:孕期和更年期,通常人们一怀孕就不再运动,只是一味地保养,这不仅会导致孕妇身体状况不好,同时会影响胎儿的成长,而更年期女性面临的问题,会影响劳动力人口质量,因此,通过体育锻炼帮助她们度过这个时期很重要。再有就是老年人,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身体上的问题,光靠医药很难解决,很多时候需要预防或是康复,而体育在这方面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速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关注特殊人群,通过体育塑造健康活力的人生,这个可以有。

让体育成主动健康的核心力量

王 灿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蔚东表示,体育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科学的体育锻炼,从各个维度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推动整个人类物种演变进化的最核心理念,所以,应该把中国体育建设成国民主动健康的核心力量

李蔚东希望健康中国建设应该重构国民健康保障,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国家战略。不应该仅仅只限于防病治病,应该让少生病、晚生病成为新的国家战略目标。主动干预、个性服务、攻防兼备、创造健康,人们需要全民健康,需要全民创造健康。只有这样,最终才可能实现健康中国。

李蔚东认为,健康中国建设应该是健康导向的经济社会新生态构建的战略,在这个战略框架下,必须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服务体系,涉及人民健康的两个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即:一个是基本的医疗卫生;一个是基本的全民健身。此外,希望蓬勃发展的健康经济以及广泛普及的健康文化,共同构成公共产品、半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共同创造健康的新生态。在这样的框架下,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将把以主动健康为中心的价值链重塑并延伸其服务链,使之能真正成为释放红利的核心价值。

李蔚东表示:“今后应把国民健康保障体系的重点从重防病治病、轻健身养生转移到‘主动干预、个性服务、攻防兼备、创造健康’上来。把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夯实我国人口健康的基础上,也就是加强青少年儿童健康生活行为的养成上来。把碎片化的健康治理现状转移到通过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整体统筹、分工合作上来。”

速评:构建健康中国,体育应当先行,与其病后医疗,不如主动预防。

要把全民健身做成系统

本报记者 季雪峰

谈及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北京环球全民健身研究所所长康天成表示,全民健身计划提出了,这有很大的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已经不可以了,必须是系统向前的发展,那就是重构。“大家要认识清楚,需要把全民健身做成系统,变成一种实际可以操作的东西。”

康天成指出,奥林匹克是国家和国家之间比竞技,国家会不遗余力去竞技拿金牌。那么在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竞技,如果以城市文明为指标,把“健康中国”放进去作为一个评价城市的指标的时候,城市便成为一种抓手。

康天成表示,“我们要发起中国的全民健身城市合作联盟。因为协会是一个子系统的架构,完全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希望在组织方面,除了旧有的协会,要有更好的组织,这就是城市全民健身合作联盟,协会应该和城市全民健身合作联盟这样的组织建立一种关系。”

速评: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不只是需要理论层面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实践中的可操作。

配套规划要与时俱进

本报记者 李金霞

北京咏怀钟鼎文化公司总经理王兵认为,“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康中国战略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清晰路线图。现在人们日益重视身体健康管理,这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相配套的规划措施也应该跟上,与时俱进。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政府对健康问题的重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将成为中国发展蓝图的底色。健康中国的实现必然不能缺少体育部门的参与,所以健康已经不是卫生领域一家的事,需要国家动员组织来营造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需要国家各部委协同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规划落地实施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王兵说。

王兵认为,健康中国建设规划内容编制上要追求严谨细致,符合国情,把握好侧重点,考虑其可实施性。“说到底健康中国建设规划编制一旦完成公布以后,要面临落地实施,公众认可的问题,所以它的编制不要急于求成,多些探讨研究,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很重要,作为长期规划也需要一定的前瞻性。”

速评:只有有机协调部门职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才能实现“健康中国,多方共建,全民共享”。

主动健康的本质是体育运动前置

本报记者 季雪峰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镇表示,“主动健康”这样一个概念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值得提倡的,也是可以考虑写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概念。主动健康是相对于被动健康而言的,就是相对于人们在罹患了疾病之后不得不用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这样一些手段来做健康干预而成立的概念。他的主要手段就是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

卢元镇指出,“主动健康”的实施应该是可以多层次的,有国家的、社会的、家庭的,也有个人的。在这四个层次里边,实际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动健康与被动健康的问题。而体育是主动健康的核心力量,主动健康的本质也就是体育运动前置的问题。体育运动的前置应该包括“在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的活动当中的地位前置”、“在医疗健康干预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排序过程中前置”、“在教育中的地位前置”以及“在运动内部要改变全民健身的地位”这样四个方面。

要把中国体育建设成国民主动健康的核心力量,做好主动健康,为健康中国建设规划的编制提供智力支持。卢元镇表示,首先,需要建立国家级健康体系的协调小组,不仅仅在政策上调整,而且在操作上要可持续。第二,要研究造成社会民众不健康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第三,要打通体育和医疗之间经费的屏障。第四,要加速体育改革,调整体育的价值观。第五,关注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在这个方面得到满足以后,体育的功能才能够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速评:如果把“健康中国”简单理解为解决看病和就医问题,就很难从根源上增强国民体质。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体医结合”,是“大健康、大体育、大卫生”的概念,将健康的关口前置。

借鉴体育小镇建设理念

本报记者 李金霞

黄山极限文化体育公司首席运营官白云峰在过去的几年间,把他们对体育与人民生活健康的理解做了落地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是安徽黄山太平湖,他们向当地政府提出建一个体育小镇,期望可以用体育作为支点,改变这个城市的运营结构。在操作过程中,白云峰发现有些方面可供健康中国建设借鉴。

白云峰说:“在体育比赛过程中,能够有机会联动有关部门,提高了整个小城镇的运营效率,这方面是我们觉得能够贡献到健康中国的。” 白云峰认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硬件投入较多,而城市之间的协调运营没有一项活动能带动得更好的。而通过举办全国的体育赛事是可以带动城市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形成更有效的交流。

中国很多小城市不乏好山好水,很多却都缺少城市标签,以体育运动来做标签的城市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把体育元素用一个小城镇标签化的方式实现,会让各地方执政官员的目标性更清晰明确,我觉得在健康中国建设方向性上,这种体育模式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白云峰说,“体育能带给人正能量,是健康、美好的,这种健康美好能通过什么样的载体体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全民性的体育赛事就是很好的切入机会,它可以带动老百姓,让体育与个人关联起来,相信对构建健康中国能起到有利作用。”

速评: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需要发展群众性体育事业和体育运动。

将体育融入大健康政策

本报记者 李雪颖

“希望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体育本身要拓展多元功能,同时医疗服务部门也要把视野放得更宽,在讨论医疗、国民健康计划的过程中,不要仅仅从‘全民健身’这四个字的维度来讨论。”体育学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商学院院长易剑东如是说。

如何将体育融入健康中国建设,易剑东概括了包括政策制定、部门协同机制建立、生活方式养成、重大疾病预防、健康城镇打造、宣传、监测评价等8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他还分享了联合国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先进理念与做法。

在强调政策引领以及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一方面,易剑东举例说,在联合国计划中专门针对体育和健康战略的部分,讨论了如疾病增加与身体锻炼降低的相关性等重要问题,这促使体育成为政府各层面的相关利益者,并成为其他所有部门在政策制定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同时,联合国在具体报告当中为各个部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倡导积极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美国总统专门设立了总统健康体制和营养委员会。委员会首先提出了针对体育运动的一系列倡导和目标。加拿大制定了体育锻炼指南,这份锻炼指南更多的是从促进民众健康角度的出发的。而美国在打造健康城镇方面也有着先进的经验做法。涵盖美国50个大都市健康指数的报告囊括了民众日常行为习惯、慢性病情况、政府提供体育场地条件、学校体育课等多方面数据。易剑东建议,中国的有关部门,尤其是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机构,可以将这套体系做一些修正,引到中国来。只有调动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健康中国的规划才能够真正落实。

速评:理念到位,政策跟进,部门协同,学习借鉴,多元扩展,健康中国建设需要体育,更需要将体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