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大力发展特色健康产业

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大力发展特色健康产业

时间:2022-12-15 14:58:17

相关推荐

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大力发展特色健康产业

11月29日,全省基层中医药工作现场会在梅州召开 梅州市人民医院国医馆内景 梅州市民营国医馆本草堂内景 6月,第二届全市中医药业务骨干培训班学员参观和记黄埔神农草堂 蕉岭县新铺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 新建的大埔县中医医院 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在精准医学会上为院士颁发聘任书 4月12日,梅州市市长张爱军主持召开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考察调研蕉岭县九岭村卫生站中医阁

广东省梅州市中医药发展现状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下辖2区1市5县,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人口548万(常住人口438万)。全境均为原中央苏区县,享有“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美誉,拥有2个“世界长寿乡”和2个“中国长寿乡”,也是著名的“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

梅州地处亚热带边缘地带,是广东省的生态发展区,森林覆盖率达75%,富硒土壤地带占总面积的52.3%。野生南药资源丰富,境内有中草药1800多种,属全国和省重点品种282个,占普查品种的61%。

梅州客家人文底蕴深厚,名人辈出。近代以来,先后涌现“两院”院士34名、大学校长(书记)340多名、将军540多名。开国元勋叶剑英、亚洲球王李惠堂、近代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父子两总理李光耀、李显龙,兄妹两总理英拉、他信,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先驱张弼士,中国美术学院(原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林风眠,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被国家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领带大王”曾宪梓和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的田家炳先生等均是梅州人。

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053个,床位18845张,卫生技术人员24908人。县级以上医院46家,建制镇卫生院10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间,门诊部、诊所568个,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1888个。

全市中医药门诊服务量909万人次,占总数的41.3%。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1864个,占总数的61%,其中,中医医院9间(“三甲”1间,按“三级”管理1间,“二甲”7间);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133个;中医类别门诊、诊所198个;中医类别(含中西医结合)村卫生室1657个,占总数的75%。中医床位2556张,占总数的13.6%,每万人口拥有中医床位5.8张。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2251人,占人员总数的19.7%;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700人,每万人口拥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3.9人。

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积极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为抓手,大力推动中医药特色健康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新”和实现“两个提前”。具体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中医药综合改革取得三个“新突破”

一是顶层设计有新突破。梅州市委、市政府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今年1月,梅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建立“5311”绿色产业发展体系,作出了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着力推进中医药特色健康产业的战略决策部署,并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政策支持有新突破。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召开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第六次部际联席会议,我市成功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梅州打造国家级中草药种植及深加工创新基地项目。近期,梅州被统筹纳入广东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试点市之一。市政府出台促进中医药特色健康产业发展的鼓励扶持政策,编印了招商手册;出台医保报销倾斜政策,对于住院患者的中医药费用占住院医疗总费用30%以上的,支付比例提高10%。

三是机制建设有新突破。首创综合医院院内“国医馆”建设模式。梅州市人民医院与葛洪中医药研究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设立“国医大师”、“名中医”工作室。全面推行基层中医馆“星级”管理模式。全市建成“五星级”、“四星级”和“三星级”中医馆127个。探索创新民营国医馆联建模式。梅州市中医医院、市第二中医医院分别与“嘉祥同仁”、“本草堂”、“达生堂”国医馆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市第二中医医院启动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突出三种“新思路”

一是实施中医“名医”战略。梅州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人才新政20条”。评选表彰奖励新一届“梅州市名中医”20名、“梅州最美中医”20名;遴选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62名;近年有4人获评“广东省名中医”称号。梅州市委组织部连续在北京、广州、四川高等中医院校举办3届中医药业务管理骨干人员培训班,今年计划在上海举办第四届。

二是提升中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水平。嘉应学院医学院建成粤东地区首个国家级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首次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作基地。三是注重基层实用中医人才培养。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2年制“西学中”培训班,培养114名非中医类别医师人员。出台全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方案,已开展4期培训,完成中医药人员培训170名。

(三)中医药内涵建设落实三项“新举措”

一是首次开展国家中医药先进市创建工作。五华县、平远县率先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称号,丰顺县、梅江区、梅县区和蕉岭县等新纳入-的“创先”评审周期,力争“十三五”期末80%以上的县(区)完成“创先”目标,达到创建先进市的要求。二是首次开展全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建设。全市项目实施后将新建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5个。在建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和省名中医传承(师承)工作室11个。三是首次开展全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科项目建设。今年完成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27个;在建“十三五”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项目15个。全市已建成国家、省和市级中医专科项目49个。

(四)中医药主要发展指标提前实现“十三五”目标

梅州老百姓素有“信中医”、“爱中医”、“服中药”的传统,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群比例、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人数的占比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的县级中医医院比例等主要发展指标已提前或基本实现国家“十三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期末目标。(如右图)

(五)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前实现三个“全覆盖”

一是新设立梅州市中医医院和梅县区中医医院,填补了市、区级中医医院的空白,实现了市、县(区)两级中医医院全覆盖;二是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区属)成为全市首家“三甲”中医医院,其余7家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标准,实现县(区)级中医医院“二甲”及以上全覆盖;三是完成全市133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实现“中医馆”城乡全覆盖。-,梅州市9间中医医院全面实现提升改造,其中5间规划整体迁建、4间进行改扩建,总投入19.85亿元,新建和改造业务用房27.7万平方米,新增床位2300张、医疗设备2070台(套)。目前,已完成投资9.6亿元,占总额的48%;其中,大埔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已竣工验收,市中医医院和平远、蕉岭、丰顺、兴宁中医医院项目等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同时,梅州市积极推进村卫生站“中医阁”和城区民营“国医馆”建设。市、县(区)卫健行政管理部门内设独立的中医药管理科(股)室覆盖率达到90%。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