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与伦理道德提升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与伦理道德提升

时间:2018-08-30 23:34:12

相关推荐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与伦理道德提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青少年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强,媒介素养问题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解读、批判以及有效使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价和创造的能力;媒介伦理道德则是指人们在媒介学习与批判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伦理道德行为。对于青少年而言,培育他们的媒介素养,提升其伦理道德,理应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议题与追求。

理解与架构:媒介素养教育的伦理价值分析

培育青少年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伦理认识,能增进其对媒介伦理素养与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把握,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促进青少年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协商,增强青少年主体性和社会责任感。

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尊重主要是指对不同媒介主体文化背景、文化习惯、媒介知识程度、媒介素养等的认可、接受与尊敬。在开放而多元的世界里,青少年存在多种价值取向,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作出不好即坏、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必须给其以足够尊重。协商主要是指在媒介素养教育及其伦理自觉的过程中引导并促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青少年学生、青少年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共同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道德规范问题,以确定共同的价值目标与伦理自觉行为规范。尊重与协商是形成青少年媒介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的首要条件,是媒介素养教育内在伦理价值的现实表征。

在媒介学习与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断确立青少年的主体性,培育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是媒介素养教育伦理价值的另一重要表现。青少年主体性的培育与发展包括青少年个体主体性的培育与发展、青少年群体主体性(或是社会主体性)的培育与发展两个方面。网络在带来大量知识的同时,也使得青少年在纷繁的信息面前无从选择。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学习的发生是以自身原有经验为基础的,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的过程。青年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对网络缺乏深刻认知,因此,培养其独立性、凸显其主体性显得很有必要。主体性的培养既要侧重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个体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媒介知识的学习与媒介文化的习得过程中自身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还应强调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群体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融入群体发展中去。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实现学生“自为性责任主体”向“他为性责任主体”的转变,重构“他为性”媒介伦理规范与社会责任。

发现与培育:媒介价值理性与伦理精神的重构

媒介具有两种最基本的价值,即技术理性价值和内在文化价值。当前,媒介素养教育正处在媒介内在文化价值“异化”与媒介技术理性价值“至上”等伦理困境之中,这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伦理规范与道德原则。因此,摆脱技术“工具论”的桎梏和走出价值理性的迷失,复归媒介所应有的价值理性和伦理精神,实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达成媒介文化传播“真”与“美”的高度融合,成为增强媒介素养教育伦理道德价值和强化青少年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而这需要从文化重建特别是精神文化的构建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营造和谐的媒介人文语境,为媒介传播的和谐有序创造良好的文化场域和文化支撑,为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伦理自觉提供现实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保障,为青少年掌握多元的媒介伦理知识与道德规范内容提供条件和可能,从而促使学生在自由的文化氛围与环境中形成自己的伦理意识与道德观念。

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是现代传媒的价值坐标,既需要政府加强对媒介的监控与督导,也需要媒介传播主体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动,每一个媒介主体在媒介传播和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都应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塑造人,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媒介传播原则与伦理要求,力争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自己肩负的社会职责和价值导向。

引导与促进:青少年伦理道德的提升

教师作为媒介素养教育及媒介传播的重要主体,在媒介素养教育伦理价值实践过程以及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养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及其道德引领能够引导学生提升伦理素养与道德规范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来增强和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能力,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媒介学习的方法指导和道德引领作用:善用教学媒体技术,促进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搭建教学分享平台,促使教师群体的媒介交流与互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中不断增进对于媒介教学方法的更新和转变,善于引导学生获得并提升自身媒介技术和素养,促进师生间媒介素养能力的共同提升和发展。

除了通过提升自身媒介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来对学生进行正面的促进和引导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引领和伦理指导。教师的道德引领主要是指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道德为基础展现智慧的创造性道德实践活动,以不同方式感化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教师有效的道德引领,能够使学生逐渐摆脱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走向以媒介价值理性和媒介内在文化价值为核心和导向的学习,促进媒介学习过程中情操与德性的沟通和交流。在教师道德引领与榜样作用下,学生应加强对自身的学习要求和伦理追求,逐渐养成自觉学习媒介知识与技能、自觉提升媒介素养能力、自觉遵守媒介伦理规范的行为习惯和价值标准,进而增强其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育“他为性”社会价值取向与媒介伦理责任,最终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取向与行为方式。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

SourcePh"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