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常回家看看”入法催生“代看望老人”新商机

“常回家看看”入法催生“代看望老人”新商机

时间:2022-03-22 12:42:05

相关推荐

“常回家看看”入法催生“代看望老人”新商机

嘉兴卖家“ygwcj1985”做跑腿业务五年了。一年前,他就推出了“代看望老人”的业务,起步价100元。

“老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个服务,相比其他跑腿业务,要付出更多时间精力,甚至感情,要让老人体会到心意。“ygwcj1985”说。

另外一个嘉兴卖家“雨葶2702207”是在新法案出台后,才推出“代看望老人”业务的,她原本是卖童装的。

“雨葶2702207”的代看望老人业务还有详细介绍,业务基础费用单次是200元,包含:1至2人上门代看父母,将父母状况写入探望报告,陪同聊天,把子女照片、视频给父母看,并拍摄父母照片、视频。其他费用视详情另计(交通、礼品代购、做家务等费用)。

雨葶“2702207”解释说,“服务内容也不是那么单一的。比如,陪老人聊天,喜欢就长聊,不喜欢就短聊。还可以教老人学电脑,以后可以跟子女在线沟通。虽然是盈利性的,但也会付出真心。”

这项服务咨询的人不少

但成交的不多

卖家“ygwcj1985”的“代看望老人”业务推出一年多了,虽然有近600次的浏览量,但没做成过一单。

“一挂出去,第一天浏览量就有300多次,而且有很多人通过‘旺旺’来联系我,或者电话咨询我。”卖家“雨葶2702207”说。不过,目前她也还没有一单成交。

“可能一开始还无法接受和信任,这是时间问题,毕竟螃蟹不是一开始就有人敢尝的。”

“雨葶2702207”说,有个远嫁昆明的顾客,生了孩子,妈妈来帮忙照顾孩子,嘉兴就留下爸爸一人,天天抱着一台收音机。父亲的手机又是最简单的老年人手机,不会收彩信,更别提上网了,她就非常想找个人给爸爸看看孩子的照片和视频。

“像这类需求还很多,各式各样的,子女有困难照顾不到,我们就能帮忙,提供的不只是一种服务,更是给子女和父母搭建一个桥梁。”“雨葶2702207”说,“我们并不能代替子女,只是缓解老人的孤独。老龄化程度那么高,精神服务就跟现在的家政服务一样有需要。”

老人反感

花钱让别人来看我,更难过

“常回家看看”摇身一变成“商品”,这种付费的“亲情”,老人能接受吗?

张老75岁,子女都在省外发展,老伴去世后,他就一个人生活。

“子女有子女的生活,压力也很大,如果付费让别人来看我,我心里会更难受。”他特别反感这种方式,“我不是他们的负担,只要逢年过节多回来看看,多打打电话就行。”

湘家荡颐养中心就有200多个老人,一半以上都是七八十岁的,来自嘉兴、上海、杭州、苏州各地。

“一般来说,每个月、逢年过节,子女都会来看老人。”总经理朱卫国说,身在外地的子女看得少些,也有个别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就不大来看了。

“老人年纪大了,像个小孩,肯定希望子女多来探望的。”朱卫国说,有个98岁的李奶奶,她有一儿一女,儿子因为财产划分问题闹僵了,只有身在上海的女儿来看她,一月一次。

“女儿女婿看望后的第三天,老人就会找我说,你还是把我送回去吧。她希望,子女能每天都陪在身边。”朱卫国说,如果是付费的,只能排遣一时的寂寞。金钱可以买到看望老人的服务,但毕竟买不来亲情。

律师说法

代看望老人,违背立法精神

嘉兴兴嘉律师事务所的王爱华律师认为,如果子女需要用“他人代替”的服务去完成关爱老人的义务,首先就违背了立法精神,与法律倡导的“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原则背道而驰。

对于一些网友提出的“没有经常看望老人,就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看法,王爱华表示:新规定中同时指出了“看望”或者“问候”的关爱方式,并没有强制约定子女与父母的交流方式;同时,规定中使用“经常”强调的是看望的频率,而这取决于父母的主观感受,也因家庭而异。如果子女确实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做到“常回家看看”,与其购买“代看望老人”服务,倒不如拿起电话问候父母,让父母获得一份真实的精神慰藉。本报通讯员 韩瑜超 本报驻嘉兴记者 黄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