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时间:2022-11-06 23:15:45

相关推荐

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把握专业医学院校及各类医院的学科教育和优质医疗资源特色,优化医学类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强化全科医生和防疫人才的培养。鼓励“双一流”高校中的综合类院校设立公共卫生学院,培养更多具有管理能力和应急思维的专业人才。强化公共卫生疫情防控预案的建设,根据疫情的重大和紧急程度,形成系统性的防控预案和演练机制,提升防控预案的实用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体制机制的完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根本之举,要着重从建立预防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优化决策与执行体系、完善法治工作体系、升级信息管理体系和创新心理援助体系等角度完善防控举措,构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治理机制。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预防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会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制度体系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影响国家安全,亟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强化前置预防机制的建设。各级政府应深化改革治理理念,合理统筹优质医疗资源的区域配置,将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加大医疗基础设施投入,健全防疫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供给质量。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科学推算发生区域性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床位等基础设施需求量,以公立医院为主要投入对象,集中或分散投入布局,在专科性传染病医院基础上,按收治传染病人的标准新建或改造医院。把握专业医学院校及各类医院的学科教育和优质医疗资源特色,优化医学类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强化全科医生和防疫人才的培养。鼓励“双一流”高校中的综合类院校设立公共卫生学院,培养更多具有管理能力和应急思维的专业人才。强化公共卫生疫情防控预案的建设,根据疫情的重大和紧急程度,形成系统性的防控预案和演练机制,提升防控预案的实用性。

优化专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参与格局,完善疫情防控的决策与执行体系。要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专家咨询顾问制度,以高校和医疗机构的专家为基础,整合国内专家资源,建立涵盖医学、法学、公共管理等领域专家在内的咨询委员会,畅通专家意见进入党政决策的渠道,完善在卫生行政部门意见、专家意见和社情民意中甄别决策有效信息的机制,提升疫情决策的科学性。建立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制度,依托行政主管部门、基层政府、群团组织或社区组织启动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制度化的试点工作,完善志愿者积分与权益兑换制度,弥补社会组织发展短板。理顺疫情防控的决策链条,明确不同级别、类别疫情的决策时间,建立决策时间追踪监测机制。完善疫情防控决策执行的系统化与标准化工作体系,在决策执行过程中与经济运行体系、社会生活体系和交通运输体系建立衔接机制和协同机制,建立标准化的工作体系,如疫区分级(分类)标准、个人防护标准和企事业单位复工标准等。重点抓好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畅通人员下沉社区机制,强化行政动员对联防联控的支持,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为契机,在农村广泛、长期开展“卫生文明创建活动”。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立疫情防控合作治理机制。

坚持依法防控和人性化执法相结合,完善疫情防控的法治工作体系。要坚持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疫情防控规范创制方面的主导作用和工作优势,为疫情依法防控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利用疫后时机推动国家在卫生防疫、野生动物保护、政府信息公开和个人信息保护层面的立法修法等工作,特别要建立与完善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法律性文件常态化创制机制和落实机制,强化卫生疫情法律体系的协调性和实用性。建立疫情依法防控行政执法督察纠偏机制,重点解决违法执法问题,及时纠正基层执法不当等问题。完善疫后经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司法机关应做好疫后经济社会矛盾纠纷的预测预警工作,特别是做好疫后处置民间借贷纠纷、劳资争议、破产案件和财产纠纷等案件的工作预案。重视人性化执法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在一线执法中要更多体现宽容与关怀,解决简单执法、粗暴执法和歧视性执法等问题。

借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完善疫情防控的信息管理体系。继续优化疫情信息公开机制,对疫情救治机制、危害情况、救治效果、防护措施等关键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发布,对物资捐助者24小时在线公布分配、投递和使用情况,用数据说话,提升政府公信力。利用虚拟载体建立全民疫情反馈机制,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微信小程序等搭建民众反馈疫情的有效渠道,信息直达决策层,实现疫情的全民防控。建立人员排查和社会防控的远程信息控制机制,探索大数据、卫星定位、视频识别、体温测量远程报警等技术相结合的线上疫情信息监测方式。强化网络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监测防控技术在城市社区和农村普及应用,降低疫情一线防控风险。完善疫情信息发布识别机制,增强对信息发布的前置控制,提高信息发布前真伪识别的准确率,培育和借助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专业平台对虚假疫情信息进行辟谣,增进社会公众对疫情信息工作的接受度。

推进心理干预方式创新,完善疫情防控的社会心理援助体系。重点关注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一线防控工作人员等重点群体以及老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心理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思维,以志愿服务等形式主动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引导心理干预需求者主动接受心理援助。整合发挥专业力量的社会心理援助优势,鼓励师范类院校和医学类院校依托心理学科优势为社会公众提供防疫心理服务,重点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协调支持工作。开展疫情心理援助服务进社区工作,推动心理援助服务下沉基层,通过微信、咨询热线、电视广播等途径,以文稿、宣传栏、视频、动画、广播等形式汇聚心理援助的正能量,逐步有序开展疫情团体辅导和疫情心理评估工作,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为长期在抗疫一线工作的公务人员、医生护士等提供专业心理援助服务。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分中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