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从“中心”到“医院”—— 社区居民为啥放心在家门口看病了?

从“中心”到“医院”—— 社区居民为啥放心在家门口看病了?

时间:2023-07-07 01:20:33

相关推荐

从“中心”到“医院”—— 社区居民为啥放心在家门口看病了?

从“中心”到“医院”—— 社区居民为啥放心在家门口看病了? -08-28 20:27:25 大众日报

“曾经有人说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设备药品不齐全,就是开开简单的药 !”李沧区永清路社区医院院长韩先勇回忆起多年前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韩先勇的一席话,道出了不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尴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离社区百姓最近的健康“守门人”,承担着常见病、慢性病的筛查和防控。可为什么群众有个头疼脑热,总想跑大医院呢?

“这一问题追根究底,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与老百姓的卫生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不仅要看得上病,还要看得好病,还要无病能防,还要看病更方便,还要医养结合,需要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过程的卫生健康服务。”李沧区政协副主席、卫生健康局局长李蕾说,只有把基层做强了,绝大部分老百姓首诊才能从基层开始,开展社区医院建设,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一问题随着山东省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得到了有效解决:8月28日,青岛市李沧区永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口挂上了一块新的牌子——“永清路社区医院”,成为青岛市内三区首家社区医院。当天,该社区医院还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举行紧密型医联体签约仪式,由八医派20多人的医疗团队直驻社区医院病房共管,在青岛市首开先河。

从“中心”到“医院”,多了一块牌子,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变的不仅仅是名称,这一名称变化背后的实质,是医疗服务内涵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韩先勇说,有别于二级以上医院以疾病诊疗为中心,社区医院坚持社区居民个人健康管理为中心,医防并重、健康管理、适度规模;有别于原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定位,社区医院重点强化医疗能力建设,放宽手术准入、药品目录等方面限制,增设床位,补齐医疗能力短板,实现基层首诊和以医促防、医防融合、高效健康管理。

老百姓的就医习惯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在家门口看病——

住在升平路二小区吴先生痔疮老毛病再次发作,这次他并没有去主城区的大医院就诊,而是准备选择家门口的永清路社区医院手术,“上次在三甲医院,一上午忍着疼痛排队、挂号、交费,直熬到傍晚才上手术台,术后还没有床位。在这里,两人一个房间,空调、淋浴样样有,环境既干净又安静。”

家住西流庄的崔延思以前每个月要坐车到市区大医院做针灸理疗治疗,从出门等车到医院,每次都是大半天,而现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每次针灸收费比原来少了一半,门诊统筹报销后每次只花26元,还能顺便查查血糖、血脂等指标,“俺签约的家庭医生又细心又负责,我有事随时电话咨询。”

韩先勇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挂了社区医院的牌子后,不仅百姓获得感变强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调动,现在医院里医护人员进修、学习的热情特别高。医院还抓住时机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结成医联体、把人才送出去进修学习,并相继设立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胃镜室等医技科室,开展二级及以下手术。随着医疗能力提升,来看病的百姓自然也多起来了,目前病房80张床位,预计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将由每年12万人次提升到20万人次。

“我们就是要通过全面的努力,做能让家门口甚至周边的老百姓都愿意来的基层医院!”韩先勇说。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晓帆 通讯员 刘孟春 孙志文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