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今日话题:《见字如面》被誉综艺清流 文化类节目的春天来了?

今日话题:《见字如面》被誉综艺清流 文化类节目的春天来了?

时间:2018-11-02 14:29:16

相关推荐

今日话题:《见字如面》被誉综艺清流 文化类节目的春天来了?

中国首档读信类节目《见字如面》开播后备受好评

《见字如面》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季播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 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在的最后一天,这档节目首次在电视频道开播。一位演员,一张讲台,以“纯美”风格,用朗读书信为全部内容的节目在各大卫视一片热闹喧嚣的跨年晚会中独树一帜,获得诸多好评。

目前,《见字如面》已播出三期,众多读信人以他们独有的风格以及情感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以书信的方式重温那些值得中国人知道的、有意思的、真实的中国故事。

《见字如面》节目到底如何 听听市民是怎么说的

此节目自电视播出以来不过一月,但火爆程度却有目共睹。那么,这档节目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耳目一新的新鲜感呢?记者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让我感觉回到了当年

谈起《见字如面》,家住冉家坝的李老先生显得非常激动和高兴,他认为这档节目除了聆听各明星对古代文学、文化的朗读,更多的是从他们的声音中找到一种当年的生活方式,一种回忆,也是一种共鸣。“听他们读信,一字一句都饱含着真实感情和最诚挚的祝愿。”虽然李老先生已愈古稀,但年轻时的书信体验仍记忆犹新。“我年轻时从事食品经营行业,需要长时间出差谈业务,那时没有任何电子通信设备,有的只是一支笔、一封信。每当我写信报平安时,脑海中万千语言交织,似乎有说不完的情,但只能三言两语寄托在纸上,但这并不是删减,而是将所有情感浓缩在字里行间。”李先生补充道,“书信并不只是书信,而是一种情感寄托,一种极具分量的语言文化。”

读信、解信和评信 让文化更好得到传承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家住两路的陈先生有另一种看法。“当初看到这档节目时,我还以为只是说文解字之类的枯燥栏目,随着加深了解,我改变了看法,通过读信人各有千秋的表现方式,让这一行行文字‘活’了起来,那一句‘不饶点滴,不饶自己’更是让我深受触动。而这,就是书信文化的魅力。”陈先生表示如果某人直接给你一摞书,让你一页一页去解读,你肯定很难专注并且静下来去读、去解答。而《见字如面》却让人更有互动之感,大家揣着疑问来,带着答案走,每个人都像一位学生一样耐心倾听并学习,不过这不是在课堂,而是在电脑或电视机前。“我也让我孩子多接触此类栏目,总比看各种无聊乏味没有价值的娱乐节目要好得多。”陈先生说道。

它的存在 让浮躁的我们感受内心的平静

“每天早上都有早读课,由一位课代表领读,虽仅仅半个小时,但让我们烦躁的情绪慢慢排解掉,内心变得安静,而这档节目的方式异曲同工,让浮躁的我们感受内心的平静。”目前就读高中的小樊如此说道。他表示这档节目可以当电视看,也可以当收音机听。因为这档节目并不是看某一个明星或者大咖,而是听其读信,品味文化和情感,抛开杂念之后,更多的是静下来,当一位聆听者,静静去听,去感受文字里的内涵,或高兴、或伤心、或若有所思,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同时小樊也说:“每一封信的出现都有它的背景,而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值得去了解,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特别是听到张国立读韩愈给鳄鱼写信的那一段,那简直越听越有味!”

媒介专家:《见字如面》被誉“综艺清流” 其背后有哪些深层含义

采访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我们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但这节目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层含义值得我们去探讨,对此,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蔡敏进行了以下分析:

此节目被盛赞原因在于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展现

蔡敏认为《见字如面》被誉"综艺清流"必定有其相应的依据,对他而言,这种依据就是对中国文化精髓的展现。“栏目字如其名——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相比而言,现在的大众传媒更多的是浮躁、浅薄、价值缺乏。其次,许多综艺节目都只利用明星效应赚取人气,而缺少文化内涵,甚至有些相当低俗。而它的出现,给观众打开了一扇新的天窗去了解中国文化,因此被誉"综艺清流"也可以理解。

当代人素养提高 用学习文化排解生活的浮躁

“正如你手中有一块璞玉,如果不认为他有价值,那它就没价值,这对综艺节目也如此。”他认为,文化类的节目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求,同时也是人们排解浮躁的一种表现。“浮躁,是这个快节奏社会最普遍的现状。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大家往往都是图快、图效率,却忽视了‘松弛有道’这一准则,一味地快只会让自己变成一个不停歇的齿轮,但终究会磨损,自毁;不妨偶尔让自己静下来,认真反思,品味古今中外的文化经典,给自己这颗齿轮定期维护和保养,这样才会学得更多、走得更远、做得更强。”

社会学家:对综艺节目的未来走势而言 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

在娱乐综艺盛行的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出现给我们的带来不一样的思想和文化的碰撞。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对综艺节目的未来走势而言,这类综艺节目是否会受到更多人追捧?对此,四川社科院社会系教授胡光伟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见字如面》获盛赞 在于其形式上紧跟时代发展

胡光伟认为当代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足不能完全归咎于社会节奏太快、当代人的“快餐文化”等原因,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更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而定。“你想想,如果你认为的传统文化还是拿着一本书慢慢摇着头朗读,那明显不切实际,既然如今是互联网时代,那么依靠互联网发展才是新常态。央视有几个文化类节目都做得非常好,比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说起成语、诗词,这些都是很老的中国文化,但为何参与的、互动的、观看的不乏有青少年,这说明这几档栏目在形式上没有落伍,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单纯图乐的综艺必定没有文化综艺内涵丰富,但文化类综艺要传播出去势必需要结合时代潮流,改变其固有的形式,以满足快节奏环境下人们的文化学习的需求。

地方电视台或媒体也应多创办文化传播的综艺节目

从传媒的角度,胡光伟认为应多开展类似的文化节目,让更多人传承古典文化。“曾经我和某电视台创办过‘填字’游戏,通过趣味填字,让人们在空闲之余学习中国文化,让文化精髓得到发扬并壮大。”不过他也表示传播文化并非易事,方式不当、形式落伍或偏差就很可能导致做“无用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