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鞍山表彰“十佳城市美容师”致敬"环卫工人日"

鞍山表彰“十佳城市美容师”致敬"环卫工人日"

时间:2024-06-27 23:49:29

相关推荐

鞍山表彰“十佳城市美容师”致敬"环卫工人日"

如果说,每个城市紧凑的节奏犹如一曲乐谱,而环卫工人就犹如那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或许他微不足道,或许他普通,但是却缺一不可,奏出悦耳的声音。如果说,我们美丽的城市犹如那繁星闪烁的夜空那样璀璨,而环卫工人就是那点点的星光,不晃不乱,丝丝亮光,温暖着这个城市每一个角落。

王振田:感恩的心淳朴的情

王振田

王振田是从朝阳七道岭大山沟里走出来的一位朴实的环卫工人。1993年成为立山环卫处的一名垃圾清运工,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垃圾点和转运站之间,一干就是。有人问他:你不累啊?淳朴的他说:这点活不算啥,也不苦!

能走出大山,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做出贡献,王振田一直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保持着一种回报的情怀。在环卫平凡的岗位上,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用他质朴的感情诠释这份工作。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将自己的余热温暖周边的人,也是他多年的追求,更是为了回报这个社会。除夕夜放下年夜饭,到同事家帮助疏通下水道、资助贫困大学生、照顾困难同事、定期去孤儿院看望小朋友等等,是不是他的责任他都扛了。虽然对别人“大方”,可是在王振田儿子的心里,他是个忙碌、抠门的父亲。每天披星戴月,回家一身酸臭,20多年几乎没有休息。很多人都不理解,环卫工人工资不高,工作又苦又累,他这是图个啥?可是王振田从来都是憨憨一笑:啥也不图,初到鞍山人生地不熟,是环卫处和那么多好心人,让他这么多年在这里有了家,落了根。别人对我有恩,咱就得还这份情。在王振田的感染下,如今王振田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

王振田在被评为鞍山市“特级劳动模范”、被评为市“道德模范”、同年被评为省“最美辽宁工人”等荣誉。面多这些殊荣,王振田心里还是和之前一样平静,做好本职工作,将这份精神发扬下去。

周秀荣:热心肠的“周大姐”

周秀荣

在立山环卫处友好所有个出了名的“热心肠”,人称周大姐的周秀荣,如今在环卫的岗位上已有十七个年头。除了是个工作能手外,周秀荣整天乐呵呵,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个乐观的人,很有感染力,和她在一起都能被感染到好心情。她工作尽心尽责、任劳任怨,被评为“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先后多次被评为区十佳城市美容师、“一岗多责”标兵、优秀班组长、十大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等等,面对荣誉和赞许,她还是那样乐呵呵,不以为然,而她感人的事迹却在被不断的发现……

周秀荣的片区有个老人叫范恩荣,老伴早逝,孤身一人。周秀荣把老人的事常挂在心上,有事没事都去看看,也时不时接济老人钱物。日子长了,老人见人就说,周秀荣就像她的亲闺女一样。诸如此类,送小女孩回家,帮助被霸道孩子欺负的孩子,联系迷路老人家人等等,在周秀荣身上数不胜数。

同时,周秀荣还是“一岗多责”环卫工人,十几年来,她曾多次拨打“110”、“119”和“120”报警电话,避免和防范了十余起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生。被老百姓称为“不穿警服的巡视尖兵”。

有人总问周秀荣,环卫工人干好自己的活就行呗,还总帮这帮那,不怕有麻烦?可周秀荣每次都坚定地说,只要她穿上环卫这身橘色的制服,就啥都不怕。看见需要帮助的,咱就不能不管,这也是体现咱环卫工人的境界和风采。

于浩洋:愿做环卫“创新人”

于浩洋(右)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带着这样的信念,,在周遭的一片质疑声中,于浩洋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别人异样的眼光、不理解,反而成为他将这行做好的动力。这就是立山环卫处深南环卫所所长于浩洋,他用智慧和汗水践行着他热爱的环卫行业,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曾多次被评为省“青年和谐家庭”、市“劳动模范”、“环卫系统优秀所长”、区“十佳城市美容师”、处“十佳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于浩洋常说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带着坚定的信心,经过多年的锻炼,27岁的于浩洋来到深南环卫所担任所长。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于浩洋更看重创新。“创先争优是创造价值的正能量”,建立“日碰头、周汇报、月小结”的工作制度;在全所开展了“争创最佳卫生路段争当优秀管理员争当优秀保洁员”的“三争”活动;做到奖罚分明等等,都是于浩洋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的新点子。为激发工人的干劲,于浩洋提出在所内评选出两名“最能干的环卫工人”,自己掏钱予以奖励。在于浩洋的各种“新招”下,所里的工人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完成工作更加出色卖力。

创新才是原动力,和谐才会有战斗力。于浩洋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业绩突出,也为他带来了更多的荣誉。他仍是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起到了一个优秀党员劳模的带头作用,为立山环卫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贡献。

赵龙:以身作则的带头人

赵龙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立山区环卫处沙河所所长赵赵龙龙深知这个道理。

他被评为“鞍山市青年岗位能手”、“立山区十佳城市美容师”。作为所长,他总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到沙河所的第二天赵龙看到所里通往路边的道路非常泥泞,工人每天推车行走很不方便,他马上找来沙漏子、道板砖和工人一起冒着大雨铺路垫道,解决了长期以来工人每天推车难的问题,也为周围百姓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在全处提倡的向当代雷锋郭明义同志学习的活动中,他克服晕血主动献血共计1400cc,为广大职工起到表率的作用。在环卫处提倡的结对帮扶活动中长年帮扶清运工石明文,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年以来,他从最基层干起,工作中他无论做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角色,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作为一名普通的所长,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讲的每一句话也是即平凡又普通,但是透过这些平凡让我们看到一个年轻党员的不平凡,他是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赵罡:环卫车队的“铁金刚”

赵罡

从初到环卫处,赵罡就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一开始的汽车维修到后来的铲车司机、调度直到成为立山环卫处车队的队长,赵罡用他铁的作风,成为车队的骨干,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

每天天不亮,赵刚身影就出现在车队,一台车一个段的跟车熟悉情况,掌握第一手情况。坚持每天都到清运一线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早来晚走,常常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很少看到他坐在办公室等着电话遥控。他坚持每天到一线检查指导工作,特别是所队和社区的突击任务他都到现场查看。

除运雪工作是环卫处冬季工作的重点,而汽车队又是全处除运雪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及时掌握下雪情况,每逢下雪的时候,他都住在单位办公室的沙发上,下雪了他就立即召集除雪人员,及时上路除雪并跟班作业,有时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保质保量完成除运雪工作。

赵罡大胆提出改进,把液压泵移出箱体,这样能及时观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更便于维修,还节约了成本,到现在旧垃圾压缩箱都已改进成功,运行良好,使压缩站清运工作能平稳运行。

赵罡同志正是凭着“铁”一般的韧劲和对环卫工作的热爱,带领汽车队全体同志,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孟繁华:环卫处里敬业的“老人”

孟繁华

孟繁华,55岁,是立山区环卫处汽车队的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作为一名环卫“老人”,从出来乍到的学徒,到如今车队里的维修能手,已过去35个年头。几十年的兢兢业业,始终如一的精神,让很多后来的环卫工作者肃然起敬。

回想当年初到环卫处当学徒,如今已经是别人师傅的孟繁华,嘴角总是带着笑容,虽然腼腆,但透着自豪。孟繁华带过的学徒都愿意和他交流和探讨,师傅经验足,脾气好,是大家公认的敬业的好人。

汽车的液压维修是车队工作的重点,每台车每个液压站都离不开液压维修,孟繁华带领他的维修小组总是肩负着最重、最困难的工作,无论早晚,随叫随到。凭着多年的经验和自己掌握的新技术,孟繁华带领同志们积极创新,大胆改进设备,减少压缩车的故障,节约了经费。

几十年,孟繁华已经习惯了电话铃声一响,就习惯性地奔赴维修现场,他说,只有他们首先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一线的环卫工人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不能再他的这个环节上耽误一分一毫。即使父亲一直生病直到去世,他都没请过一天假,没耽误过一次工。如今85岁高龄的老母亲和孟繁华一起生活,每天上班最担心的就是独自在家的老母亲,可是工作需要他,他就得义无反顾,这是环卫“老人”该有的觉悟和奉献精神。

如今很多人都劝他,这么大年纪,不用总冲在前面。可孟繁华不这么认为,在这个岗位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而且,随着环卫设备的逐年更新,原有的一些维修常识和经验已经不能满足先进设备的需要,所以活到老学到老,不分年龄,不分工种。孟繁华说,自己学的也是一门手艺,他要悉数传授给年轻的同事,不能失传,要让更多的人为环卫事业奉献力量。

李岩:头脑灵活的业务科长

李岩

立山区环卫处业务科科长李岩,今年39岁,除了踏实肯干,他给人的印象是头脑非常灵活。年纪不大,到环卫处已经有17个年头。聪明的李岩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想出了不少的“好点子”。

夏天,他看到一线工人每天早扫用的扫帚用几天就磨损得只剩扫帚杆了,三五天就得换,而且扫起路来,“沙沙”的声音很大,就找来一线工人一起探讨如何能发明一种“既节约又环保、噪音小”的扫帚,经过几次尝试,发现把拆下来的塑料绳绑在扫帚梢上,这种扫帚扫起路来“既干净、噪音又小而且还节省开资”,李岩把这种扫帚命名为“毛毛扫帚”,直到现在,全处各所的工人都在用这种自制的“毛毛扫帚”。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缺少一种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但李岩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现代的年轻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他在平凡的环卫岗位上绽放着青春的光芒。

刘丹:传递正能量的马路天使

刘丹

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路上,形形色色的人,林林种种的事,常能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助人为乐,传递正能量也是环卫工人本色和风采。刘丹,现任郭明义环卫所鞍辽路班长。自五月从事环卫工作至今已经9个年头了,除了在本职岗位上她始终坚持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还将正能量传播给他人。

刘丹虽然只是普通的环卫女工,但是她却始终发扬着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帮助车祸受伤者、防止肇事者逃逸,帮助闹矛盾的夫妻俩,常年帮助无人照顾的老人,帮助迷路的老人回家等等,刘丹做的好事数不胜数。

1月她被评为立山区首届德耀立山身边好人。

李胜: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李胜

今年35周岁的李胜转业来到立山区环卫处监察队4年,之前当了十二年兵。李胜说,做起来容易看起来难。原来对环卫工作印象只是脏、累、辛苦,可自己真正做起来,除了辛苦外,还需要耐心、细心。

李胜在监察队主要负责收费、冬季除运雪、日常监察的工作。他说,开始接手收费工作时,对他而言,特别难。找地点难,收费难,和人沟通难。片区里那么多户需要收费,地点根本就不熟悉。除了有有经验的同事指点,就是自己拿着地图一遍又一遍的找,直到现在的熟门熟户,几年下来,硬是将这些地点都烂熟在心里。熟悉了地点,接下来就是最难的收费。

李胜说,有的个体商户需要去十几趟,将政策一遍一遍的讲解,人家还是不理解,种种借口不愿意缴费。可是当过兵的李胜就是不服输,凭着一股韧劲,一次又一次上门,一遍又一遍的给人家讲解,直到说服个体商户愿意缴费。李胜说,收费工作难就难在,让人家缴费,还得让人家信服你。

如今李胜已经完全胜任了这份工作。除了收费,除雪、平日监察,工作强度很大,但是凭着十几年的当兵经验,练就的铮铮铁骨,让他完全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选择了环卫,就意味着要比别人忙,越是别人休息,越是他们忙碌的时候。李胜说,现在比较愧疚家人,孩子刚刚一岁,自己工作忙碌,家里的事情很难兼顾。但是既然选择了这行,就和军人一样,不能当逃兵,还要将这份工作做好。

徐连玲:责任是前进的动力

徐连玲

徐连玲,鞍山市立山区深北环卫所东健身路班长。从参加工作至今,在几千个日子里,几乎每天天不亮就上班,忙到天黑甚至更迟才能下班,一心扑在工作上,这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付出与奉献,她十年如一日,在环卫战线上吃苦耐劳,默默奉献,不断追求,无怨无悔,坚守平凡、创造非凡。

徐连玲从加入环卫事业的那天起,她就知道这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对整座城市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这是徐连玲常说的一句话。

十年来,徐连玲几乎没有休息日,一心扑在工作上。年末,她孩子患重病她没有休息过一天。七年来,徐连玲同志用对环卫的深情与热爱抒写了自己的不平凡人生。在徐连玲的表率带领下,东健身路是深北所所有路段的示范路段,在各项检查中从没有扣过分。徐连玲同志在平凡的环卫工岗位上,付出了超人的心血和汗水。以真心、热心、爱心点亮环卫的航标,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活动中,彰显了新时代鞍山环卫人的时代风貌。(鞍山日报 记者 刘晓明 文并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