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批判科举制度 白话文《儒林外史》 堪称讽刺文学的佳作

批判科举制度 白话文《儒林外史》 堪称讽刺文学的佳作

时间:2021-02-17 15:05:00

相关推荐

批判科举制度 白话文《儒林外史》 堪称讽刺文学的佳作

白话文小说《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时期,到了嘉庆时期才得以印刻。该小说是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或不屑,同时表现了财富、名利对人们精神的侵蚀和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与批判,大胆地讽刺了清朝时期的八股文和社会的黑暗。这部小说在当时达到了中国文学历史上讽刺小说的巅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即便到了今天,此书也是文学界的中流砥柱,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图为《儒林外史》

小说中的周进,寄希望于科举,都已经六十多岁了还只是个童生,依靠教书来生活。有一回他在贡院里放声大哭,满地打滚,要死要活的,无论旁人怎么劝就是不肯起来。后来还是有人答应为他捐一个监生,他才停止这些发疯似的行为,还向别人磕头说要做牛做马来报答。还有一个被科举制荼毒的人物——范进,他自二十岁便开始参与科举考试,可是直到五十四岁他才中举。科举制可以让人一步登天,而这个范进在生活中处处不如意,他的岳父还曾说他考科举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所以他对科举这样趋之若鹜。后来,他真的中举了,还高兴得精神有些失常了,是岳父给了他一掌才清醒过来。周进与范进都是饱受科举荼毒的典型人物,他们的遭遇正是大多数寒门学子的真实写照。

图为范进中举

清朝文人饱受八股文的洗礼,《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就是典型。他崇尚八股文,把八股文视作神灵一样的存在,他曾说 :“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时候,那时用‘扬言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虽然马二先生一生都奔波于考场,但他始终是个白丁。我不懂的是为什么他那么热衷于八股文,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信仰吧。

图为马二先生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能写出这样的小说,相信吴敬梓的人生经历定不平凡。他出生在一个“科第仕宦多显者”的世家大族,可能是基因好,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名声在外,可是人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十四岁时跟着父亲到赣榆任职,见到了父亲如何清廉正直、为百姓鞠躬尽瘁,甚至拿出自己的家财来补贴民用。可正是因为父亲刚正不阿,不会迎合、奉承上司,终至被罢官的结果。在父亲死后,吴敬梓挥霍光了父亲留给他的巨额遗产,甚至于到了吃不上饭的地步,可是他仍然拒绝步入官场。因为他从父亲的经历中,已经看透了官场的腐败,他已经不再对官场和科举抱有希望。

图为吴敬梓雕像

正是因为吴敬梓有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以及他后来对官场、八股文、科举制度的失望,他才能有感而发,写出了那个时代极为敏感的小说。他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讽刺了八股文和科举制度,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儒林外史》在国际汉学界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该书已经被译为英、法、日、德、俄等多国语言流传于世。周树人先生说此书“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在《吴敬梓传》说:“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可见不管是《儒林外史》这本书,还是书的作者,都得到了后世人极高的评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