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千古绝对!上联:“琴瑟琵琶 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联太经典!

千古绝对!上联:“琴瑟琵琶 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联太经典!

时间:2023-11-18 07:18:34

相关推荐

千古绝对!上联:“琴瑟琵琶 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联太经典!

谈及对联,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最常见的红白喜事,都要有对联。我国对联最早起源于商周时代,在《易经》的很多卦辞里都可以看见对联的影子。

到了先秦时期,很多对联句子已经开始进入诗文。到了宋朝和明朝,对联文化更是发展到极致,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春节时,都会写对联,挂“桃符”。

从古至今,一直以来,对联都是文人墨客的爱好。对对联不仅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学识,还能体现出趣味性。相传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十分喜欢对对联,经常和纪晓岚对对联。

关于民间的对联文化,也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琪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当时正值春末,落红遍地。晏殊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写的一句诗,也算作一个对联,可是一直没有想出下联。

说话间,王琪问晏殊是个什么对联,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正映衬着当时的情景。谁知道晏殊刚说完,王琪应声对出:“似曾相识燕归来。”也许是灵感使然,对的也是妙极。无论是意境,还是词句,都非常具有美感。

不久,这一联句也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除了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故事发生在清末时期。

据说,八国联军(美、英、法、德、意、日、俄、奥)攻陷天津和北京后,非常骄横傲慢,在一次歌舞宴会上,有一个所谓的“中国通”摇头晃脑,口喷酒气,手指乐队,面对满脸谀笑的清廷官员说:我出一联,看看诸位谁对得出?我的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当时清廷的众多官员,瞠目结舌,面面相觑。

正在全场闷声窒气、尴尬不堪之时,清廷要员中一个下属,义愤填膺,直挺挺地站起来说:我对得出,我的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一对答,使帝国主义分子们大出意外,啼笑皆非,十分狼狈。

这是一副字形巧对。他的巧在于:出句“琴瑟琵琶”,每字头有二王,计有八王,恰与八国联军相合,此为拆字法;对句“魑魅魍魉”,每字各有一鬼,也是用拆字法,把帝国主义分子鄙称为“四小鬼”。这八国联军,有来自北美的,有来自东亚的,有来自西欧的,有来自南欧的,东南西北四方都有,岂不是来自四方之鬼?

其次,“鬼鬼犯边”对“王王在上”,正符合了当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铁证事实。

读者们,看了这样的对联,是不是拍手叫绝哇?或者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哦~

赏经典诗词,观诸类文化,请关注【古文化新视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