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为何“八贤王”胤禩争不过“冷面王”胤禛?全面比对输的无话可说

为何“八贤王”胤禩争不过“冷面王”胤禛?全面比对输的无话可说

时间:2021-10-04 00:08:23

相关推荐

为何“八贤王”胤禩争不过“冷面王”胤禛?全面比对输的无话可说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们都知道,所谓的康熙朝的"九龙夺嫡"其实只有4个人能对皇位发起冲击,其中牌面上希望最大的当然还是太子二阿哥胤礽,只不过他自己作死,在二度被废之后,他已经被永远圈禁;四阿哥胤禛属于办事干活的角色,并且隐藏的深,看上去对皇位毫不在意,只管埋头干活,把人都得罪完了;十四阿哥经验还欠缺,并且心胸不够宽广,也没什么人脉。

这么一对比下来,只有八皇子胤禩具有极大的优势,满朝文武都对他交口称赞,人人口称"八贤王",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里面,在"人和"一块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在康熙二度立太子的时候就看得出来,基本80%的官员都推举的胤禩,那么这样一个得到满朝文武肯定的"贤王", 怎么就没能争过基本无人支持的老四呢?我们下面结合电视剧《雍正王朝》来具体看看他到底输在哪里?借古喻今,看看我们未来之路应该如何去走。

第一,两人均是打造个人IP,前者广布仁义对皇权造成威胁,后者蕴意"不争才是争"。

八皇子胤禩是从小就聪慧,这种聪慧是外露的,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而且随着年纪的增大,也越来越有宽仁爱士的风范,朝中任何人和他交往都如沐春风,对于很多有才华的士人都能折节下交,这一点为他博得了贤王的称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他,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朋党之嫌,要知道明清两代当权者是最注意防范朋党的,这皇帝还没死呢,他就得到了几乎满朝文武的支持,他想干嘛啊?

这一点引起了康熙的警惕心,特别在二度立储的时候,康熙帝要求有一定品秩的官员们都来投票,看看唱票结果就知道了,至少80%的人是投给了胤禩,当然这其中有人真心支持他,更多的则是趋炎附势,为自己的前程着想,都想博一个"从龙+拥立之功",没想到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以佟国维为首的支持他的大臣均遭到皇帝无情的打压,反而是默默推荐太子的四阿哥胤禛得到了皇帝的欣赏,因为在皇帝面前,胤禛从来都表现得对皇位“不争”。

胤禛的"不争"不仅表现在皇位上,而且在其他涉及自己利益的问题上,都表现的和善隐忍,一副大度的姿态,只管埋头干活,把皇帝交给他的差事办好,比如大将军的位置,他就让给了一母所生的十四阿哥胤禵,不仅成功赢得了皇帝的理解,在皇帝心里营造了一个“大格局胸怀天下”的形象,更是挑起了"八贤王"阵营的不和睦,直接在胤禵和胤禩之间埋下了地雷,可谓一石二鸟,布局相当高明!

第二,没有担当,只干对自己有好处的事 VS 不计险阻,专挑脏活累活

纵观老八胤禩的一生,都没见他主动干过几件关系国计民生的正事,大多都是藏在背后以阴谋为主;反观胤禛,朝廷有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这就在皇帝和一部分真心为天下做事的官员心中留下了相当重的分量,大家都是人,智商都差不多,一个人到底是不是真心做事难道看不出来吗?就拿第一集黄河发大水来说,明明知道国库没钱了,存粮也不多,胤禩却口花花的给皇帝说好听的话,什么从国库拨银,这就是睁眼说瞎话,到后来被胤禛揭穿了,也面不改色继续扯谎,当时是什么时候了?那是关系黄河沿岸几个省的千万民众性命的时刻,稍微处理不好或有延迟,都不用煽动,直接就民变了,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清廷的统治,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处理办法而不是花言巧语!

在康熙问谁愿意去筹集赈灾款项的时候,胤禩以及支持他的官员都不说话了,生怕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落到自己头上,而胤禛则不一样,既然立下了"只干活不争"这个IP,就得做好了,况且和职场一样,脏活累活才最锻炼人,困难和机遇是并存的,抢先接过了筹款的任务,康熙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包括后来的追讨国库欠款,老八也是不敢接,生怕坏了自己的羽毛和名声,事实证明确实负面影响较大,老四胤禛都直接被人骂成“冷面王”,朝廷中的官员大多都认为他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更进一步被孤立了。

不过其实胤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自古皇帝都是“高处不胜寒”,做一个孤臣并没有什么不好,专心做事代表听命于皇帝管理,这是一个做臣子的本分,而不是四处招蜂引蝶,再有本事和能力的人,如果不能为皇权服务,本事越大,危害越大,在这一点上,胤禛做得相当的高明,因为他了解康熙这种千古一帝的心理!

第三,借社稷神器和权利收买人心 VS 倾尽全力维护国家利益"官声丧尽"

老八的仁义之名流传天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拿过他的好处,所谓拿人手短就是这个道理。像老八胤禩这种志在皇位的人,从一开始就在布局,就像上面提到的黄河发大水,朝廷却拿不出救济的款项,然后引出了追讨国库欠款一事,这其中的根源就在于,胤禩作为户部主管期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允许官员和皇亲国戚从国库借出银两,借到钱的人当然开心了,无论是真的有急事的还是故意拿去挥霍的,大家都记住了老八的好,这就相当于拿国库的钱做人情,反正又不是他自己的私房钱……

等到国家有难需要用钱的时候,大小官员们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的口袋,一毛不拔!就拿胤禩自己来说,他的党羽在江南光是盐茶税这一项就赚得盆满钵满,他用官员的任免权利拉拢精于财务之道的任伯安为他敛财,再用收集的财富打点朝廷大小官员,哪家有困难都及时伸出援手去帮忙,那些单纯的官员就这样被他拉拢了,即使后面有所察觉也晚了,受了人家恩惠不得不回报,最大的回报就是支持他当皇帝!

相比之下,老四胤禛就不那么让人喜欢了,甚至令人讨厌。因为他做的事都是从别人口袋里掏钱,损害官员们利益的事,比如赈灾筹款,其实就所是在‘’逼捐“!还有追讨欠款,还逼死了一个跟随康熙多年的老臣,招致满朝文武的极为不满。这就相当于是老八在做好人,老四在做坏人,两相比较之下,官员们自然有了选择,老四也是有苦说不出,不过这一切都被康熙看在眼里,皇帝的视觉自然和官员们不一样,连这一点都看不出的人也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第四,志大才疏+用人不当VS 唯才是举+培养亲信

再说用人,老八广结党羽,然后希望从中选出能为自己所用的人,但是效果看起来并不太好,除了几个依附他的皇子和文官外,真正能用的人太少,这里举一个例子。丰台大营主帅成文运,这家伙绝对是老八这边的人,不知道走了怎样的路子把他提升到了这个位置上,本来指望他掌控住这股北京城外最大的军事势力的,没想到烂泥扶不上墙,几年下来都没能渗透,基层的将领很少有人听他的命令,第20集里面十三爷一来就把局势控制住了,这些骄兵悍将都只服从十三爷的命令,即便成文运皇命在身……就两三句话的功夫他就被别人杀了,身边连一个护卫他的人都没有,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毫无能力,我要是老八早就把他换了,这么关键的位置用这种脓包,不输才怪!

本来和他走得很近的隆科多也被康熙只言片语敲打得老老实实,就这样,北京城两个最有实力的军事力量就这样被瓦解了,一点忙也帮不上,而老八在这之前还信心满满,认为自己能掌控军队,这不是志大才疏是什么?虽然说用人不疑,但作为一个上位者,连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和潜质都看不出来,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相反,老四身边的人不多,但都是精英。李卫本来是一个叫花子,田文静是落魄基层官员,年羹尧是家奴,但这三个人日后都成了大清的顶梁柱,可见胤禛本身的能力是多么的强,都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并且自己人用的放心。另外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十三爷,遥控天下兵马,即便没有官职也能使唤得动大批基层武将为他出力;另一个是康熙朝的犯人,邬思道,身体也有残疾,但胤禛只看到了他的才华,唯才是举,这两个一文一武顶级人才在他身边出谋划策,确保了事态能朝良性方向去发展!

写在最后,其实老八输的一点都不冤,这几点比较下来全面落败,而且再来一遍也是一样输,看看弘时就知道了,老八在他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白费了。都说成王败寇,对于某些事啊,有些时候就得认命,尽人事听天命,想要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部《雍正王朝》可以解读出太多的深意,值得反复观看揣摩,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我是@鹰眼观职,关注我带给你不一样的职场解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