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网络中国节?中秋」西北农村“土月饼” 守住了团圆 留住了乡愁

「网络中国节?中秋」西北农村“土月饼” 守住了团圆 留住了乡愁

时间:2023-01-09 00:59:28

相关推荐

「网络中国节?中秋」西北农村“土月饼” 守住了团圆 留住了乡愁

9月23日,中秋节的前一天,永登县龙泉寺镇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制作“土月饼”。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摄

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文/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中国人寻根文化的重要节日,中秋节寄托了国人的思乡情怀。而形如圆月的月饼,更是有团圆和睦之意,中秋节若是能吃到来自家乡的月饼,对于在外的游子而言,便如同回家了一般温暖。

兰州城乡农村,乡风淳朴,民俗高雅,中秋佳节蒸做“土月饼”更是一绝。凡是到过兰州的人,无不为兰州“土月饼”诱人的韵味倾倒,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每到农历八月十四、十五,妇女们围着一块案板,揉面的、做饼的,谈笑风生、高高兴兴为过节准备“土月饼”。选好月饼摆放在桌上,别致有趣,枝叶分明,花团锦簇,煞是好看;吃起来,则入口松软,香而不腻,回味无穷。

这种利用发面蒸制的“土月饼”,也被兰州人称之为“千层饼”。人们将发好的面擀成圆型之后,层层叠加,并且在每层之间都放入姜黄、红曲、苦豆粉、胡麻、油、糖玫瑰等调味品。在千层饼的表皮再饰以面塑图案,蒸制后的千层饼体积较大,人们遂将其切割分食。

将发好的面擀成圆型之后,层层叠加,在每层之间都放入菜籽油。

加入糖玫瑰。

农村“土月饼”,远离了繁华却守住了团圆

现如今,千层月饼在兰州市区已经比较少见了,而在兰州各郊县,却依然保持着中秋节自家蒸月饼的这种传统习俗。在兰州人的记忆中,老月饼早已远非节日食品那般简单,这块看起来五彩斑斓的千层月饼,却寄托着“老”兰州人亘古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

9月23日,中秋节的前一天,在距离兰州市区约80公里的永登县龙泉寺镇,家家户户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农村妇女们在热气腾腾的灶房里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土月饼”。

“市场上卖的月饼吃起来太腻,不如自家蒸的月饼口感好。其实这种月饼做法并不难,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嫌麻烦。”正在厨房里忙活着的龙泉寺镇村民徐秀花告诉记者,从她小时候记事起,每到中秋节前夕,她家都不忘蒸上几笼千层月饼。如今,千层月饼已经成为了寄托着全家团聚的一种载体,每年中秋她家远在外地工作的两个姑娘都会赶回家,吃一块代表着思念与团聚的千层月饼。

徐秀花说:“揉面、擀面、撒调料、扎花、烧火……因为蒸千层月饼的工序很多,整个过程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所以我们通常都是邻里之间相互帮忙。一般从农历八月十三开始,我要是早上去你家给你帮忙,你下午就会来我家给我帮忙。”

记者走访时发现,在龙泉寺镇,八月十四这天从早上到晚上,家家户户都是炊烟袅袅,农村妇女们更是绑着围裙忙个不停。当地的村民告诉记者,除了千层月饼外,他们一般还会做一个大如磨盘“大月饼”,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当晚,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摆上小方桌,将提前做好的“大月饼”抬到院子里摆到方桌上,再摆上各种瓜果和枣子,举行朴素而不失隆重的拜月仪式。

撒上姜黄、红曲、苦豆粉、胡麻、油、糖玫瑰等调味品。

将加入调味品的千层月饼用刀切开一分为三。

他乡的游子,月圆之夜最是怀念家乡“土月饼”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呀!”远在云南求学的兰州姑娘惠德璐,每当看到市面上琳琅满目包装精美的月饼时,就会想起这首熟悉的儿歌,也想起了老家传统手工制作的“土月饼”。最淳朴的味道,最自然的外表。家在外乡的人,每每想起千层月饼,总会带着一种想家的烙印和一丝淡淡的乡愁。

今年大三的她,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吃到家里的千层月饼了。所以今年,她提前一周给家里打电话,希望做好月饼后能给她寄来一两个。惠德璐告诉记者,在外地上学,每逢中秋佳节,那块满载着乡愁的千层月饼,最是让她怀念。

“土月饼”包含着浓浓的乡情,许多身在外地的兰州人,每逢中秋佳节都特别怀念家乡的“土月饼”。

在新疆工作的张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说:“出外这么多年,最怀念的就是家里的月饼和牛肉面。又到中秋了,月亮也许还会那么圆那么亮,但这里不再有大如磨盘的蒸笼,蒸笼里不再有大如车轮的月饼,月饼上不再有面塑的麦垛、刺猬、蛇和花朵,不再有朴素的拜月仪式,不再把方桌摆到院子里,不再摆上各种瓜果和枣子。”

给千层月饼进行包皮。

在千层月饼的表皮饰以面塑图案。

将千层月饼放入蒸笼。

将出锅后的千层月饼置于阴凉处进行降温。

将蒸制完成的千层月饼切割分食,枝叶分明,花团锦簇,煞是好看。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