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谁?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谁?

时间:2021-02-12 03:49:09

相关推荐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谁?

1926年4月12日鲁迅在《语丝》周刊上发表了这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是谁呢?1904年刘和珍出生于江西南昌,19进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开始接受新式教育的培养,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刘和珍受到很大影响,进而萌生了独立自由的革命思想。

在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就读的时候,刘和珍就很懂得联合学生们的力量,将大家团结在一起抵制学校中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在江西,刘和珍联合女学生们一起剪短发,向封建礼教势力发起挑战,以至于令学校感到震恐,认为她的此举是在撼动学校的权威,同时亦将她视作反动分子,谓其有伤风化,便令之退学了。

19刘和珍前往北京,先是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这一段时间刘和珍在北京大学旁听了李大钊关于女权运动的一系列课程,对促进她的女权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她喜读鲁迅的文章,是后者的忠实读者,这点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有描述。

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们组建了自治委员会,刘和珍被推选为主席。其后和校长杨荫榆发生观念矛盾,杨荫榆是中国第一个女校长,照理好像在那样的时代能够跻身女校长,仿佛自然应该是卓尔不群且新派的,但这位女校长的教育观念却偏偏是倾向于维护封建礼教。

以至于引起学生们的不满,最终导致“倒杨运动”,而杨荫榆则愤然开除刘和珍等领导这次风潮的学生,但遭到学生的抵制和反对。彼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为了镇压这次风潮,更是粗暴的宣布取消女子师范大学,此举更是将事态进一步升级和扩大化。

但学生们不愿离开校园,在此情形下北洋教育总长章士钊竟然命令刘百昭带着军警400余人手执警棍进入校园,对学校的学生施加暴力,并断电、断水、断炊,试图逼迫学生们退出校园。但刘和珍带着同学们誓死抵抗,并在外界公开发表言论说:

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

但是在强而有力的威权面前,她毕竟是柔弱的,其后被军警强行拖出学校。这就是鲁迅在文章中写的:

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

其后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女子师范大学得以复校,师生们取得了斗争的胜利。杨荫榆也被免去了校长一职,这位杨荫榆实际上是颇有气节的一位女校长,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苏州沦陷,杨荫榆收容了大量的学生,使得她们免受日军凌辱,业也因此被日军视为眼中钉,后被日军设计杀害。

这是1938年的事情,而鲁迅早已在1936年去世,对于她的壮举也无从得知,就这样她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当上了“反面人物”,但实际上她的错误仅仅在于教育观念没有契合当时的形势,因此导致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另外,钱钟书的妻子杨绛是她的侄女。

1926年3月爆发了“大沽口事件”,随后引发列强向段祺瑞政府发出的“八国通牒”事件,通牒的内容要求段祺瑞政府维护《辛丑条约》的内容,对外国船只不予任何检查和航行干涉,并要求段祺瑞政府在四十八小时内予以兑现,否则将实施必要之手段,言外之意显然不惜要再次发动一场八国联军战争。

之前,由于“大沽口事件”已经引起社会集会和游行,社会反日情绪高涨,宣战之声不绝于耳。八国通牒事件爆发后,3月18日北京社会各界联合在一起共计5000余人发起游行,要求段祺瑞政府拒绝八国通牒内容,而刘和珍担任的是女子师范大学的指挥者。

面对这场游行,段祺瑞政府采取血腥的镇压手段,军警们对手无寸铁的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导致死伤数百人,而刘和珍身中七弹,随后又遭到军警残忍殴打而死,不过22岁而已,花样年华顿成梦幻。而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随后引发全国性的舆论声讨,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段祺瑞迫于巨大的社会压力召开非常会议,先是承认这次游行的正当性,其次承诺将惩戒相关人员。

到了四月,段祺瑞便被驱逐。然而,斯人已逝,听闻这一惨剧以后,鲁迅只感到“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而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