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从韩愈的《师说》 谈谈如今从师求学该有的态度

从韩愈的《师说》 谈谈如今从师求学该有的态度

时间:2021-12-21 11:33:20

相关推荐

从韩愈的《师说》 谈谈如今从师求学该有的态度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文采出众,擅长说理。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师说》,便是一篇辩论精彩的议论文。

老师,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令人煽情的词语:诲人不倦、呕心沥血、为人师表…数不清的成语都可以来形容老师。

古人拜师上学院,通常都是由老师教导,从之乎者也,到大道为公。从小小读书郎,到长大成年,都需要老师像修剪树苗一样,慢慢修剪,才能成长为人。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就是给大家传授知识、教导文化、解答疑惑的人。 从古至今,老师都是一个必须存在的职业,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老师就像那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李商隐却用一句诗,精要地囊括了老师的呕心沥血。

如今的老师,依然奋斗在教育的前线,在学生面对各种考试:中考、高考、艺考、奥数考试的时候,在身边一路陪伴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书本知识索然无味,看不懂也猜不透,只有老师可以帮你答疑解惑。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求学不分先后,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受到的教育早于我,我就应该遵从他为师;生在我后面的,他的文化知识比我多,我也应该尊敬他为老师。

大千世界知识无穷,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的兴趣也不同,任何人都不能说自己是全能的。他人擅长的你未必就会,你所擅长的别人可能都不了解,所以谨怀一颗谦逊的心,多多学习他人的长处,你就会发现身边就有很多老师。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古代的圣人,他们的见识远高于常人,但是他们依然跟从老师学习。

这句话可以完美地解释: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加努力!

很多人只看到了别人人前的风光,完全忽略了人家背后付出的努力。古代圣贤都如此谦逊,虚心向人求教,我们为什么不继续发扬这个优点呢?

4、“圣人无常师”、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砌墙的工人、做瓷器的工匠,都可以成为他的老师。这是因为圣人内心谦逊,懂得看到他人所长。

孔子曾今说过: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江河湖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擅长在地势低的地方,才能汇聚河川的水。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建树,更要放低姿态,接纳其他想法。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每个人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每个人的学术技艺也各有所长。

任何人学东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选择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并且发扬光大就可以。

俗话说:“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如今社会竞争压力大,熟悉一个技能已经不足以让你在工作中如鱼得水,你必须精通一个专业的同时,多多涉猎其他技能。

比如做销售,不仅要掌握销售技巧,还有客户心理、如何与人打交道,自己产品的技术问题。

韩愈是孤儿,他从小刻苦读书、勤奋钻研,他的所有见识和文学,都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在漫漫的求学过程中,他不需要别人的嘉许和奖励,凭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一步步达到了后来的成就!

桃李满天下,是对老师的赞美之词。如今的我们,生活环境和接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为什么不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