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电影《八佰》:英雄永不落幕 四行仓库保卫战 孤军背后的力量

电影《八佰》:英雄永不落幕 四行仓库保卫战 孤军背后的力量

时间:2022-09-19 08:55:12

相关推荐

电影《八佰》:英雄永不落幕 四行仓库保卫战 孤军背后的力量

电影《八佰》点燃了疫情减弱后人们观影的热情,似乎冥冥之中形成一个象征意义,那些曾经在疫情最严重时,坚守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不也像影片中浴血奋战的战士们一样吗?为了民族大义,他们都将生命抛之脑后。

但是,八佰战士并没有我们的医护人员那么幸运,出生在一个强大的年代,有一个坚实的后盾。作为一支孤军,他们用民族骨气谱写了一曲民族之魂,震撼了人心,震动了世界,然而他们的人生结局却充满血和泪。

或许我们从四行仓库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四行仓库处在一个被敌人包围的中心区,它位于苏州河北岸西藏路附近,其西面和北面是非租界区,已被日军占领。东面是公共租界,南面越过苏州河也是公共租界。也就是说,四行仓库同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隔绝,完全成为一个“孤岛”。

我们的脑海中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好似一个中国人被四个入室抢劫的洋强盗围殴,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己反而成了孤军。这就是1937年,中国面临的社会现实。可以想象,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历史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卢沟桥事变为借口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战火又烧到了上海,由此引发了我军顽强抵御日军的淞沪会战。由于敌我双方军事力量悬殊太大,我方海军没有能抵挡住日军的攻击,中方惨败已是这场战争显而易见的结局。

8月23日,日军两个主力师团开赴上海,很快攻下了罗甸,我方军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战,死伤惨重。上海市民掀起抗日救国的新高潮,然而我军并不能阻止战争形势的恶化,江湾被占领后,日军开始进一步攻入闸北,三五成群的日军小分队,到处放火,情况十分危急。

“八佰”战士横空出世,顽强的战斗力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

1937年10月6日晚,谢晋元接到命令,率领加强营约四百多人死守闸北,对外宣称八佰,则是由于战时需要。谢晋元,1905年生于广东梅州,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中校,524团团副,团长牺牲后接任团长,时年32岁。在淞沪抗战期间,他写信给连襟兄弟:

“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望勿以弟个人之安危为念。”

谢晋元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据点定在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由四家银行出资就建设,因而得名“四行”。仓库建于1931年,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长54米,高25米,墙体有半米之厚,钢筋水泥结构,楼高墙厚,易守难攻。在此之前,它被当作第88师师部,因此仓库中贮存了大量的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可以说四行仓库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很“天然”的军事据点。

再加之,仓库外墙东面紧靠英美租界,日本人不敢贸然动用空海力量,如果炮弹落入公共租界或引燃苏州河岸的两个巨大燃气罐,很可能会发生大型爆炸,引起误伤。因为日本此时还不愿与欧美开战。因此,四行仓库还有政治上的战略意义。

我们今天能看到关于这场保卫战的珍贵影像资料,正是出自一河之隔的对岸,众多围观群众和世界各国的媒体记者们的记录。这段资料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悲凉,一边是隔岸观火的欧美租界,一边是浴血奋战的民族保卫战,这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

10月20日,日军得知四行仓库是中国军队掩护撤退的唯一支点,因此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不料遇到了八佰战士的顽强抵抗,守军在四行仓库战斗了四天四夜,炸毁敌坦克两辆,重创一辆,毙敌两百多人,伤敌不计其数。我方以四百多人的弱势重创了几倍于自己的日军,这一战震撼了全国人心,引起了国内国际的高度关注。

听闻此壮举的名剧作家田汉、陈白尘当即创作出《歌八佰壮士》: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当。/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上海人民的抗日热情一度高涨,28日午夜,一位名为杨慧敏的女童子军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冲过火线,游过苏州河,把一面国旗交到了八佰战士手上,第二天,国旗高高飘扬在四行仓库的楼顶上,它的飘扬代表着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无奈的撤退

几天的战争打下来,此时的日军和欧美租界都知道这是一场硬仗,西方人士开始担心起日军的炮弹,“停战”的呼声越来越高。10月31日,八佰战士接到撤退命令,不得不分批撤入公共租界。

然而,租界当局为了讨好日本,收缴了八佰战士的武器,并对他们实施了软禁,他们被关到了胶州路的孤军营,实际上被当成了战俘对待。

身处逆境,他们抗日的信念没有动摇,仍然过着严格的部队生活,早操、执勤、站岗,从不间断,并自力更生进行生产。

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出上海,日军包围了租界,孤军营的八佰战士成了上海抗战最后的精神堡垒。曾经有一段时间,孤军营没有限制普通人的出入,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探望。

1938年8月,时值上海“八一三”抗战周年纪,孤军于11日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国旗在营内飘扬,上海同胞看见,百感交集。为此,谢晋元被幽禁,经过上海人民的罢市三天,才又回到孤军营。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叛徒杀害,终年37岁。4月25日,举行遗体棺殓仪式,十万多人前往吊唁。中外报刊纷纷报道,表示哀悼。国民政府于同年5月追谢晋元为陆军少将。

1941年12月,孤军营的战士们结束战俘生活,此后,受到了日军的百般残害,被派去挖壕沟,做苦工,又把他们押解到南京老虎桥监狱,为瓦解战士们的战斗力,日军将他们分散看管,并将其中一部分押往杭州和南洋做苦工。直至抗战胜利,幸存者才得到自由。

在那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岁月里,八佰战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国人的尊严,同时也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尽管生命诚可贵,但为了自由和尊严,他们选择了直面惨淡的现实和淋漓的鲜血,谱写了一曲永不落幕的英雄赞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