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纪念活动核心在于弘扬传承英烈精神

纪念活动核心在于弘扬传承英烈精神

时间:2019-10-14 06:52:52

相关推荐

纪念活动核心在于弘扬传承英烈精神

□传承英烈精神特别报道

制图/李晓军

□ 法制网记者 赵丽 □ 法制网实习生 靳雪林

从黄花岗到雨花台,从革命圣地井冈山到革命老区安徽金寨,从马本斋纪念园到辽沈战役纪念馆,从鄂东南红军烈士墓林到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的清明节,数十万干部群众以各种方式,瞻仰英雄墓,凭吊先烈魂。

这种情形不仅出现在今年清明节期间。近年来,每到清明节或烈士纪念日,各地都会开展各种纪念英烈活动。

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开展纪念活动,不仅是缅怀英烈,更重要的在于通过纪念活动认同英烈精神的重要意义,积极传承英烈精神。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为增强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规范性、仪式性,对举行纪念活动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英雄烈士精神在传承

青山绿水存浩气,苍松翠柏慰英灵。

“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他们!”坐在轮椅上的北京老人赵明已经不能独自行走,即使要儿女搬上搬下抬轮椅,这名93岁、一辈子都最怕麻烦别人的老人依旧在这个清明节来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我的战友在那里,可能你们无法理解我,我只是希望离他们近一些,想念了能去说说话。”面对记者,赵明的眼神很坚定,“我怕他们孤单,也怕他们被遗忘。”

这样的担心在近两年正逐渐淡去。

赵明老人说,国家设立了烈士纪念日,去看战友的人越来越多了,“英雄精神在传承”。

四川省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数千名干部群众举行公祭活动,缅怀先烈,表达哀思。当年,通江县有5万人参加红军,4万多人英勇捐躯,大多数人没能留下姓名。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就有17000多座无名烈士墓。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界首镇,当年中央红军抢渡湘江,在这里奋战五昼夜,创造了历史壮举,也付出了5万人牺牲的惨痛代价。江河呜咽,青山悲鸣。今年清明节,当地近千名师生来到这里,祭奠先烈,重温长征精神。

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在江苏邳州王杰烈士陵园,干部群众借着清明假期来到这里集体宣誓,缅怀英烈。

在河南兰考,人们拿着收获的蘑菇向已故的老书记焦裕禄汇报脱贫致富的成绩;在甘肃玉门,人们重温铁人王进喜的誓言,凝聚新时代的奋斗力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广大干警祭奠英勇牺牲的公安英烈。

同样是在清明时节,在3000里川藏线上、在“沙家浜”故地、在大渡河畔,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祭奠活动,重温英烈故事,追溯英雄足迹。

4月4日,北京市清明红色祭扫活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任弼时广场庄严举行。群众代表、石景山区中小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共同参与祭扫。

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代表在罗荣桓元帅、聂荣臻元帅等功勋卓著的革命将领墓碑前用不同方式纪念和缅怀革命先辈。大学生代表在烈士墓碑前高声朗诵红色诗词,用纤纤画笔细细描绘革命场景,用悠悠琴声倾情演绎革命歌曲,寄托绵绵哀思;部分青年志愿者为先烈擦洗墓碑,打扫周围环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也于4月4日举办了“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 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式暨抗战诗书朗诵会,朱德元帅外孙刘武和抗战馆讲解员共同朗诵了《赠刘志兰以致哀思》和《左权家书》,回顾左权将军与妻子的生死通信,重温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抗战老战士代表则带领全场人员向抗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默哀、献花。

构建全方位纪念英烈体系

3月下旬至4月以来,各地陆续开展缅怀先辈、祭奠英烈的活动,共同向先辈英烈致以敬意,示以怀念。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烈士纪念日,同时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尊崇英雄、传承红色基因的正确导向。

对此做过深入研究的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纪念英烈活动越来越多,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觉得,在认识上还缺乏高度和必要的重视。人们内心深处是否真正认识到英烈精神的重要意义,这一点很关键。我们要认识到英模英烈是主流精神的载体,我们是借助英模英烈来引领价值观。现阶段,一些人还没有认识到英烈精神在精神大厦建设中的地位。英烈精神是我们价值系统架构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因为最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战的牺牲精神。唯有把英模英烈推出来,我们的精神大厦才能建立起来。然而,目前有的地方和部分社会大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到位。”公方彬向记者分析说,“只有发自内心地认同英烈精神是我们精神大厦建设的重要支撑,才说明我们的认识到位了。”

此外,公方彬还注意到,目前一些地方对英烈的纪念活动存在观念僵化、形式落后,缺少感染力和感动力的问题。“一些地方纪念英烈活动的表达太符号化了,表现形式上很单一。还有,有些该做的目前还没做出来”。

应该如何纪念英烈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同英烈精神?很多民众也有自己的想法。北京市民刘德贤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这段时间他发现很多孩子都被组织参观烈士陵园,“他们在那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英烈,这个过程应该是认真的,但是绝不能把这样的活动当成学习英烈事迹、缅怀英烈的全部。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更应该把一些英烈的事迹告诉孩子,让孩子有感官上的感受。同时,老师还应该教育孩子与污蔑英烈的行为作斗争,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网上,听到、见到那些调侃英烈的段子,看到那些污蔑英雄的信息,都要勇敢举报,从小做起,让尊敬、崇拜英烈的理念扎根在孩子们心里”。

“纪念英烈,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发自内心。”在北京某小学担任班主任的江娜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不可以把纪念英烈的活动搞成游山玩水或应付差事的形式主义,重要的是追求形成崇敬英雄烈士的整体文化氛围和内心感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吕景胜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为了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及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相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对纪念缅怀英雄烈士活动作出规定,明确国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在烈士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机关、团体、乡村、社区、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军队有关单位在清明节和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引导公民通过瞻仰纪念设施、集体宣誓、网上祭奠等形式参与纪念活动。

受访专家认为,这将改变当前英烈保护存在的重物质保障,但弘扬英烈精神不够充分的情况,将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以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告慰英雄烈士。

纪念活动将更加正式规范

“攻击我军山头前,先用大炮猛烈射击我军阵地,山头的石头被敌人的炮弹炸成膝盖深的石头粉面子。停战后,‘山头’被打下两米多去。”在知乎平台上,年近90岁的尹吉先老人写下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看到的真实景象。

尹吉先老人小时候当过儿童团长,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几年前,他听说网上有人污蔑抗美援朝老兵,非常生气,就让儿子帮着在文章后回复,没想到招来一片骂声。于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学会了上网,开始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

截至4月9日,他的知乎账号“老兵尹吉先”已有155325人关注,在知乎这个自媒体平台上算是一个“大V”。“浮生未半”是引导尹吉先用知乎的网友,他曾说,尹吉先老人的做法,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英雄不再沉默”。

这样的意义将在立法之后得到更直接的体现。

“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中关于组织开展英雄纪念活动的规定,对组织开展英烈纪念活动有指导意义,凸现了政府介入、全社会参与,预计未来的纪念活动将更加有规模、持续、正式、规范、深入人心。”吕景胜向记者分析说,未来,纪念英烈的活动应更加注重实效,有条件的可以实地纪念、祭奠,无条件的可以开展网上祭奠、课堂祭奠、课后活动祭奠等灵活方式,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在党团活动中开展祭奠、纪念活动。

此外,吕景胜建议,祭奠、纪念的时间可以在法定细则中规定,可以是清明节前及每年烈士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执行,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可自主选择时间和方式。烈士纪念日当天应有全国纪念仪式,除了天安门国家仪式外,还可考虑鸣笛、学校举办纪念活动,或上课前一分钟向英雄烈士默哀仪式。此外,媒体在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中应有更多作为,积极营造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氛围”。

不过,在公方彬看来,不仅要注重法律的规范,还要注重价值观的养成。“英烈保护,推崇的是一种精神,这就不能搞得过细。英烈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标定的是价值系统,作用是彰显价值观。当然,如果产生了大的负面影响,可以依据法律惩治,但是,法律主要是进行价值引领,不是以惩罚某一个人为目的”。

□ 结束语

《法制日报》视点版推出的“传承英烈精神特别报道”系列报道今日结束。

不过,对英烈的崇敬之情、对英烈精神的传承永远不会终止。

无论时间过去多么久远,革命先烈的英名和功绩都将永世长存。英雄烈士的事迹、形象和精神价值,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今天,我们以法治之名捍卫英烈声誉、传承英烈精神,就是为了让英烈精神绽放时代光芒,让英烈精神成为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