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面对湖水 感受自然 洗尽铅华 体味超验——梭罗与《瓦尔登湖》

面对湖水 感受自然 洗尽铅华 体味超验——梭罗与《瓦尔登湖》

时间:2020-07-07 12:04:37

相关推荐

面对湖水 感受自然 洗尽铅华 体味超验——梭罗与《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的作者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美国作家、哲学家和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者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梭罗

他的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这样描述他:“他质疑每一种习俗,并希望在他理想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他是极端的新教徒,很少有人像他这样,生平放弃这么多东西,他没有受过职业培训,从未婚配,孤独一生,他从不去教堂,不参加选举,拒绝纳税,不吃肉,不喝酒,不知晓香烟的作用;不受诱惑,没有欲望,没有所谓的激情,对浮华的琐事没有兴趣。”他的一个朋友这样说:“我爱亨利,但我不喜欢他,至于握他的手臂,我宁愿考虑握榆树的手臂。”

当然,梭罗自己也曾这样说过:“他们以晚餐的昂贵为荣,而我以晚餐上的节俭为傲。”当人问到他最喜欢桌上哪道菜时,他会回答:“最近的那道。”

梭罗的小屋

这个和当时社会有些格格不入的人,在将近30岁时,独自回到了故乡康科德,在美丽而宁静的瓦尔登湖湖畔建起了小木屋,独自开始了隐居生活。在此之前,青年时期的梭罗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当他入学时,一位老师这样评价:“再多一科,你就彻底没戏,你只是勉强进门。”梭罗在成绩方面显得并不是那么优秀。“他在文学方面也并不是那么出名。”就连自己的导师爱默生也这样说评论。他写了一本《河上一周》并自费出版,印刷了1000多册,却只卖出几十册,导致和导师的关系变得僵硬。最后,在经历过造烟囱,当油漆工、园丁、木匠等一系列杂活来偿还债务后,终于正式开启了隐居生活。37岁那年,经过7年反复修改的《瓦尔登湖》终于问世。然而,与大多数不朽的作品命运相同,这本书的命运只是比《河上一周》略微好一些,并没有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在他去世近百年后,人们才在光影和灰尘下重新发现了它。如今,它已经成为很多人们生命旅途中的一片绿茵。而梭罗自己,也被誉为“美国生态运动的先驱”。他的思想,已成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影响着世界上的一代又一代人。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的记录从自己独自建筑小屋,并自己承担经济状况,到自己开垦种植,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再到领略自然的更高规律,直到最终自己对周围自然事物的探索。他用质朴无华文字记录还原了一个天真美丽的世界,用简练而富有启迪性的篇章成就了一个如诗般的散文。爱默生说:“他路走的多长他的作品就有多长,如果关在家里,他就什么都不会写了。”的确,他的思想都是建立在对自然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这使得他的散文有着自由、信意,像土地一样朴素和开放。

梭罗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主要得益于他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广泛的阅读和隐居期间每天不变的读书习惯。他的知识渊深而广博,从欧洲的古典诗歌到中国的儒家经典,再到印度的梵家经典,他都能信手拈来。所以,《瓦尔登湖》读来更像一部诗,浅显的语言常常带有启迪性的思想光芒。在书中,他总是不免用批判和讽刺的眼光对待当时的社会,他只需要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站在这个角度,他对那些穷奢极欲的贵族和一心满足欲望的人发出了无情的挖苦。对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却有着极高的追求,每天上午读书,写作,下午去野外散步。不论在哪里,他都会竭尽全力地追求和探寻生命的意义。于是,书中的文字不仅是对生活经历的简单记录,也常常怀有对自然和生命历程的思索。他的文字虽然易于理解,但如果不用心体会,那么读到的只是文字的堆砌,这也证明了这些朴实的语言背后所蕴藏的力量。

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看来,他的思想有些接近传统的道家文化提倡的清净和质朴。与庄周一样,他们都希望摒弃那些刻意的人为和造作,去掉浮饰,体验宁静的生活。在《声音》中,他这样写到:“火车既然开走了,整个不安的世界也跟着他离开了,池塘的鱼再也感觉不到车子行驶时的轱辘声,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寂,在长长的下午和其余时间里,我的沉思冥想也许只被远方公路上的一辆马车或牛车的嘎嘎的微弱响声打断一下。”梭罗爱那蓝鸟的歌声、猫头鹰的啼唤和夜鸮的鸣唱。《庄子·齐物论》中,子游问南郭子綦:“何为天籁。”南郭子綦这样描述风的声音:“夫吹万物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天籁的音响万变,而又能使其自行停息,这完全都是出于自然,有什么东西主使着它呢?

在书中,我们看到他仿佛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哲学。在哈佛读完书后,他开始了无穷无尽的行走和各种各样的研究,每天对自然界都有新认识,不过从未谈及动物学和植物学。虽然他对自然界的事实充满好奇,却对学术和书本的自然科学不感兴趣。在书中,他的观察角度和成体系的自然科学并不同,他称自己为哲学家,而人们也乐于称他为博物学家,或者诗人作家,他相信自然拥有和谐而完美的创造力,用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数学家的自然科学方法去探寻研究。在《冬天的湖》一章中,他描述自己用了一整个冬天的时间在结冰的湖面上凿洞和测绘,以用来推测和探明推动形成瓦尔登湖和周围环境形成的背后自然力量。

他的笔触和他的心灵一样,细腻而温软。他全身心地以孩童般的投入到喜爱的年轻人中去,给他们讲他在田边所经历的各种无穷的奇闻轶事。他还领导着一个采浆果的远足队,搜寻栗子、葡萄。今天,当我们回身审视,在忙于生计,每天繁碌的生活中,是否也渴望拥有宁静湖畔的一间小木屋?在那里有梦想中安静而简单的生活,不再有那么多烦心事。世界如此冰冷,却依然难改变。不如读读《瓦尔登湖》,在洗尽铅华的文字中去湖畔与梭罗并肩而行,掬一捧清澈的湖水,滋养疲惫干渴的心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