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了解中国美术:关于传统周边的思索 中国画由写实走向写意

了解中国美术:关于传统周边的思索 中国画由写实走向写意

时间:2019-02-03 04:27:05

相关推荐

了解中国美术:关于传统周边的思索 中国画由写实走向写意

今天我们要聊的美术话题是,如题《了解中国美术:关于传统周边的思索,中国画由写实走向写意》近期以来,中国画“危机”的议论成了时髦话题真是满城风雨话“危机”然而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我认为大家对危机的见解是有很大差距的,见仁见智相去很远。不同的观点立场,便引出不同的结论。管如医生看病,本应实事求是进行诊断,慎重下药,固本扶元,目的为治病救人。江湖医生则可能胡说八道安下虎狼之药,后果可知。但是作为医生随便判处病人死刑,宣布只有拘空其五脏六腑,做个木乃伊,放进博物馆才是唯一办法,那么这便是荒唐事了。

对今天中国画的“危机”,在判断与处置上,似乎也存在这样的分歧宣布中国画已“穷途末路无可救药”的论点其理由是“与世隔绝的封建社会”里成长的中国画“超稳定”、“超完美”,而形成审美观念上的“萎缩”与“没落”而近代以徐悲鸿先生为代表的许多画家的努力,只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创造了“非驴非马的怪胎”。因此这样一个“稳定的”系统,这样一个“稳定的”传统,就变成了“包袱”与“障碍”,是非要打破炸个底朝天不可的。对这种意见,不敢苟同。

中国是文明古国,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民族文化,绵延数千年,历经浩劫而未中断,比起其他文明古国的遭遇,我们是幸运的。要感谢先人们的卓绝精神,我们今天得以有如此丰富深厚的文化传统而自豪,这是民族自尊、民族内聚精神的体现,应是推动我们更为奋发创造的动力。如今却有人对这个“稳定”憾憾不已,令人难解。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对维持了民族传统的管仲,犹发出“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叹息。

我假设,如果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到渤海边,或干字军铁蹄踏进中原,那么中华的文化传统便可不致使这些同志感到“超稳定”的遗憾了当然,中华文化传统到今天还相当“稳定”,这不是什么人的过错。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表现,是其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的表现。是中国人民感到骄傲、世界入民羡慕的事。我们知道,埃及古文化是辉煌的,但在纪元前三百三十二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其文化被希腊化,其后又被基督教文化同化,十七世纪阿拉伯人侵入,埃及又沦为伊斯兰文化体系于是古埃及文化也如木乃伊一样仅供后人凭吊了。

古印度文明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为雅利安人入侵所摧毁,业历山大大帝东征又带去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也曾中断过。它们的传统文化今天在与现代西方流派相抗衡时,已相当疲弱。对比之下,只有中国得天独厚,数千年文明递传不隳。如今看来,它既是稳定的,又是发展的,它不是千古不变的死水,它中间有过多少变化!它是长江大河,时而平缓,时而急湍,曲折迁回,汇集千溪,青山难遮,毕竟东流去!仅以中国画而论,从战国帛画开始,经过汉代的停滞、酝蓄,期间佛教文化传入,经过选择、吸收、消化,终于进入南北朝以迄盛唐这样一个全面复兴的过程。

绘画表现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技法形式更为多样。它所接触、反映的社会生活,更趋广阔而深刻。艺术功能也由注重“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性而发展了更丰富的审美内涵。到五代、两宋时期,中国绘画进入全面繁荣,尤以院体画为代表的写实水平达到空前高度,应该说,在原有工具材料及技法传统条件下,写实已达一定极限。宋、元以后,虽然封闭型的,但不是“与世隔绝”,封建社会停滞不前,美学思想仍有发展。

在封建社会条件下强调个性特征,抒发个人情绪为主,并具有形式唯美特征的写意文人画逐渐成熟起来,出现了元四家、徐渭、清初四僧、王原祁、恽南田、龚贤、扬州八家这些大师创造了文人画艺术的一个个高峰,它们并不相互妨碍而是交相辉映。有相当一段时期,把元明清绘画称为种倒退,一种衰落,我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误解。正如欧洲自十九世纪写实绘画到库尔贝之后,则出现了印象派诸家、梵高、塞尚等大师一样,乃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画也由写实之极,走向写意,由强调维护宗法社会的教育功能,转而抒发个人性灵,强调个性表现强调审美这条道路上来,这同样是一个必然的发展。夸大汉唐风格的“博大雄浑”来反衬元明清文人画传统的一无是处,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有意义的话,则令人怀疑是“远交近攻”的取消主义手法而已,正如不必以莫迭格里埃尼的人体去对照大维特的“加冕式”,以评优劣一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