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安民夜扬州续集:夜踱来鹤台

安民夜扬州续集:夜踱来鹤台

时间:2022-03-02 08:15:01

相关推荐

安民夜扬州续集:夜踱来鹤台

安民

扬州其实本没有鹤,自从《殷芸小说》中那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出炉之后,扬州便与鹤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城与新城之间的二道河上,三条主通道上的桥,都是以鹤命名的,自北而南,依序是来鹤桥、骑鹤桥、放鹤桥。前些年,西区邗江路与文昌西路交叉口的西北边,建起了市民广场,取名为“来鹤台”,又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广场建成以后,便成了众多参与性活动的举办地,夜间更成了周边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扬州人对鹤的敬重,不是由于“鹤鸣于九皋”,也不是“羡尔瑶台鹤”,在平山堂脚下有一鹤冢,记载了一段凄婉忠贞的双鹤爱情。光绪十九年(1893),时人徐星槎放了一对仙鹤在平山堂前的鹤池内,双鹤在此嬉戏饮啄,恩爱缠绵,深得寺僧珍爱。后一鹤因足疾而毙,另一鹤则巡绕哀鸣,绝食以殉。当时寺院住持星悟禅师深为感动,在山脚下专门建冢安葬双鹤。后人将颜真卿的楷书《双鹤铭》刻于石壁,可算是应景了。

扬州人敬鹤爱鹤,正是由于她的高洁和坚贞。来鹤台广场可以说做足了鹤的文章,在高高低低、或明或暗的灯光装点下,充满了灵动的韵味。东南角是一汪池水托起的双鹤亭,池面不大,池边的植物却是很繁盛,尤其特别的,是那一簇簇芦苇,尽管芦叶已枯黄,芦花亦已抱残,但在城市中心依然不失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亭子背靠的土丘是做广场下沉部分掘土堆成的,成了广场的制高点。尤其是几棵粗硕的大树,在绿色的泛光灯照射下,蓊蓊郁郁,显得颇有气势。

北边的回廊上,有三组浮雕凹凸相连,分别取自“支公好鹤”、“梅妻鹤子”、“一琴一鹤”三个典故。“支公好鹤”源自《世说新语》,说的是东晋名士支道林,由开始养鹤到后来放鹤的故事,喻意给喜欢的事物,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宋代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种植梅花,饲养仙鹤,终生未娶,时人称之“梅妻鹤子”;宋朝的赵去四川赴任时,行装极简,随身所携,只有一张琴、一只鹤。看到这些,忽而想起魏源老先生在扬的絜园闲咏:“驯鹤千年羽,藤龙百尺阴。偶来藤下坐,欲把鹤当琴。”不知道广场建设之初,设计者为什么选这三个,或许是想追求一种清逸、一种清幽、一种清廉,让人们在这纷繁的世界里,少一些物欲,少一些纷争,少一些烦恼,寻回自己的初心。沿着地灯走过去,仿佛可以触摸到古琴的诗弦,聆听鹤鸣的高洁,回味绕梁的余音。

广场还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区域,就是中间下沉的部分,台阶的东侧是叠石流水,壁上刻有南朝诗人鲍照的《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金灿灿的草书在夜色中颇为醒目。西端舞台上有幅壁画,把扬州的五亭桥、二十四桥景区、栖灵塔等景观嵌入其中,加入翩翩的舞鹤,动静相宜,秀美端庄。

宁静的秋夜,增添广场动感的依然是人,彩色沥青铺就的人行步道上,是三五成群休闲散步和快步走的周边市民。走进广场就跃入眼帘的,是中心平台上跳操的人群,目测一下估计不少于百人。这么多人在一起动作能这么整齐,又没有专业的指导或是领舞,真的是很佩服。平台的北面是聚在一起切磋剑术的,尽管已是秋夜微寒,仍旧是衣袂飘飘,俨然一派玉树临风之势。广场的西南角是教太极的,教练身着白色功夫衫,腰佩无线麦克,边讲解边示范,一招一式,教得有章有法,耐心细致。对面西北角是跳舞的领地,伴着华尔兹、探戈和蹦迪的音乐,跳者忘我,热情奔放;观者凝神,暗自揣摩,自然地围成了一个大圈,引得许多游人驻足。下沉式广场中聚集的,是年龄相对大一些的老年朋友,可能是下面没有风,夜晚要相对暖和一些。他们好像也在跳一个集体操,不过节奏要舒缓得多,不紧不慢,怡然自得。

晚上增添广场灵气的是灯,一块是广场建设过程中配置的,点线相连,灿若星辰;另一块是周边建筑上的轮廓灯,霓虹闪烁,各具风情。来鹤台广场虽然不是很大,但就这样走走停停,读读看看,竟也走了近一个钟点。很羡慕住在周边的人们,隔三岔五的,晚上可以来走一走,散散步,也散散心。回去打开手机,看看自己今天走的步数,再给身边的朋友点个赞,悠然入梦。

(感谢黄培先生提供文中图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