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什么是“安全型依恋”?家长可能不知道 这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什么是“安全型依恋”?家长可能不知道 这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时间:2021-09-22 05:52:17

相关推荐

什么是“安全型依恋”?家长可能不知道 这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文 | 小鸿儿妈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依恋是指孩子和父母之间强烈的情感联结。

在当今社会,总是会有一部分人说自己没有“安全感”,谈恋爱时没有安全感,人际交往说没有安全感。那这种安全感到底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导致这一部分人没有安全感呢?

其实缺乏安全感主要是来源于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和家长建立“安全型依恋”。很多家长对此会感到疑惑,安全型依恋是什么?建立安全型依恋真的很重要吗?

根据安恩沃斯(Mary Ainsworth)(1913-1999)的“陌生情境实验”研究结果,儿童的依恋分为A、B、C三型分别是:焦虑-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以及焦虑-抗拒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是指母亲是否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在母亲主动接触时,孩子呈现出来的是回避态度。孩子焦虑时,陌生人和母亲的安慰效果是差不多的。

抗拒型依恋是指在陌生情境下,孩子不愿意主动其探索。在母亲离开时内心焦虑,而且在母亲回来时,依然难以安慰。但实际上,孩子对母亲的接触是抗拒的。他们并不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

安全型依恋是指:孩子以母亲为“安全基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母亲的离开,孩子会放弃探索外部环境,内心会焦躁或者哭泣。别人安慰可能也有用,但在母亲的安抚更加有效,孩子就会停止哭泣,从而继续探索未知世界。一个有常见的现象,孩子在刚开始接触一个新环境的时候,或者在摆弄一个新玩具时,都会不断的回头寻找你的身影。确定你在,然后才能回过头继续进行手头上的“探索”。

从以上三种儿童依恋中,安全型依恋属于稳固型依恋。这一关系中,孩子对母亲是充分信任的。而其他两种类型则是由于母亲给孩子的信任不够,导致的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质量是低的。这两种依恋型会导致的孩子长大后,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黏人。

一、孩子缺乏“安全感”就很粘人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指出婴儿在和母亲的互动过程,将会发展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或认知图式(cognitive schema)。

从小建立的依恋类型和模式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从而去影响孩子对外界的认知发展,以及在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例如,自己是否真的值得被爱,对于他人的提供的照顾是否真的能够感受到。

网友A:也许是本身就很缺乏安全感的缘故,在人际交往中就很粘人。但是对方却没办法承受,所以很多人还是了我生命中的过客。很讨厌一个人,但是却找不到任何方法。

网友B: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情,因为我患得患失,却又没法消除这种感觉。明明知道自己无理取闹,却又想证明自己是重要的。

以上案例都是由于在孩童时期没有建立好“安全型依恋”导致的对自己自卑,对他人不信任,从而导致很黏人。一定粘在一起,内心才能觉得被重视。而这些在我们年幼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妈妈们都会遇到的情况:孩子在保姆或者是婆婆带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都是比较乖巧、听话。而当自己出现时,孩子便会用他奶声奶气的哭腔说“妈妈抱”。展现的就是更喜欢撒娇、粘人和哭闹。总的来说,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宝宝天生都爱粘着妈妈,而后是缺乏安全感的信号。孩子在婴儿时期,对妈妈便产生依恋。当妈妈长时间不在身边,再出现的时候,孩子就会更粘着妈妈。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孩子通过“闹”引起妈妈的注意,以此证明自己是被爱的。

这就是孩子和父母没有建立安全型依恋的表现,使得孩子需要不断通过“闹”,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长觉得孩子越大越难带的一个原因。

我闺蜜就是属于没有建立好安全型依恋。主要原因在0~3岁时,我闺蜜的妈妈忙于工作。忙于工作的妈妈,没办法及时给孩子想要的回应。比如,孩子想要抱抱的时候,妈妈还在处理工作。她哭闹也是让保姆安抚。小孩子会误以为妈妈不爱她。导致的后果就是——长大以后的闺蜜特别粘人。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在聚会上,她一定拉着我。不然内心就会感到不安。

二、“安全型依恋”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健康人格的模型第一阶段(0~1岁)是基本信任和基本不信任感的建立。在这个阶段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与自己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

家长不能小看安全型依恋的建立,建立好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自我人格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01

幼儿的儿童的认知、智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可能使自身成为进取和聪颖的人。

02

幼儿的社会交往倾向和能力好,具有良好的顺应性和灵活性,成为适应社会良好的人。

在和外界交往的时候,孩子能体现出自信自尊自爱,同时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三、怎样才能抚养出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呢?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在人类进化的过程当中,只有与依恋对象形成紧密而又亲近联系的幼儿才能顺利存活到成年。健康良好的依恋关系可以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的满足感。那作为家长要怎么做,才能给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呢?

首先大家会有这样的疑虑,“会宠坏孩子吗?”家长可能会认为在孩子“娇气”的时候就立刻给孩子回应,怕会把孩子宠坏。但其实不然,在孩子0-1岁半的时候,孩子娇气是正常的,只要家长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鲍比认为依恋的形成有四个发展阶段:前依恋阶段(出生到6周)——依恋形成阶段(6周至6-8个月)——“清晰的”依恋阶段(6-8个月至18个月-2岁)——互惠关系的形成(18个月至2岁~未来几年)

那家长在这几个阶段都应该怎么做呢?

01

前依恋阶段(出生到6周)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认生”,一般来说,谁都可以抱孩子,他也不会抵触。即使和妈妈分离,他也不会大哭大闹。在这个时期,孩子对家长还没有形成依恋。

用温柔的眼神和语调与宝宝交流,温暖的拥抱。心理学家指出,拥抱带来的舒适感是形成母婴依恋的基础。

对于哭泣,给恰当回应。从哭声中,理解孩子的生理和生活诉求。在这个阶段的宝宝哭主要有两个原因。主要想表达生活和生理上的需求,而不是想表达自己求安慰。比如:阳光太刺眼了、自己饿了或者是人不舒服。所以在孩子哭的时候,家长首先是应该确认孩子是因为什么哭。如果不是因为生理和生活上的需求,这时候不用着急抱起来。合适的做法是:站在孩子身边,以询问他的口气“宝宝你怎么啦,妈妈在这里哦。”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关心他的。

02

依恋形成阶段(6周至6-8个月)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感知能力和对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孩子会去能够区分父母(或者经常性照顾他的人)和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怕生”。见到陌生人,孩子会表现出害怕和恐惧,同时只要回到妈妈身边,情绪就能得到缓解。

如果家里来客人了,家长要提前做预见性教养。告诉孩子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比如可以告诉宝宝:等会会有一个漂亮姐姐要来我们家里做客。但是在孩子见到陌生人时还是会出现害怕的心理,这也是正常的。首先应当做的是:请对方与孩子保持距离,防止孩子出现不安的心理。同时要慢慢的接触孩子,不可与孩子直接亲密接触。比如亲孩子、抱孩子等。

03

”清晰的”依恋阶段(6~8个月及18个月~2岁)

在6~8个月,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出分离焦虑,当他们妈妈离开时会用哭闹来表示抗议。

在18个月~2岁左右时,宝宝能够明确了和妈妈存在的依恋关系,他能够感知到妈妈即使不在视线范围,但不代表消失。但是依旧会用哭闹表达分离焦虑。

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也会想要确定“我是被妈妈爱的”。所以会和妈妈撒娇,比如明明可以自己走路,还是想要妈妈抱。不是因为懒,而是想要确定,即使自己长大了,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爱我。

04

互惠关系的形成(18个月至2岁~未来几年)

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

互惠关系形成的时候,孩子已经能够用肢体或者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例如“手臂痛”“害怕”等。这时候家长作为孩子信任的人,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到回应孩子。在千万人中,我一眼就认出了你,我只想要和你在一起。这个人就是你的宝宝。

为了给孩子构建健康的安全型关系,唯一的破解的方法就是主动提供。在孩子还没有提出的时候,便可以开始询问还是是否需要抱抱,其实在这个阶段的宝宝更想尝试自己走路,但是这种询问会无形中给孩子一个肯定——爸爸妈妈是爱你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父母“慢慢自律”的过程。在我有了宝宝之后,我在教育宝宝的同时,也在慢慢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知道不能乱丢垃圾,在没有宝宝之前,我和丈夫偶尔也会“不自律”。而在有了宝宝之后,宝宝就会说“妈妈说,不能乱堆垃圾哦”。而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其实是对等。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当做到为人父母的基本义务——那就是塑造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成长过程中,多给孩子陪伴。在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关键时期,即使做不到每时每刻的陪伴,也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爱他的。

为人父母皆需成长,可能在以往,没有给孩子建立好这种关系,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重新去陪伴他们,一切都为时不晚。

因为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表现出来的是更高的自尊、自我复原、正能量、主动性、社交能力、注意力。而且在家庭关系中,孩子教育的氛围会更加轻松。

我是小鸿儿妈妈,我是一名乐观开朗、乐于分享最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的宝妈。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多更多的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