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浅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浅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时间:2023-07-20 15:18:24

相关推荐

浅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前言

西元前后,大乘佛教于印度兴起,般若系经典从这时候开始便陆续出现。这些经典中最早传来中国的,是后汉支娄迦谶于一七九年译出的《道行般若》。其后四百年多间,继续传出的尚有《大明度》、《光赞》、《放光》、《大品》、《小品》、《金刚》……等多部。到七世纪,唐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完整的大本,译成六百卷,名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全经共十六会(这显示般若系经典前后经过十六次之编集)。其中第九会,编列于第五七七卷的,名能断金刚分,便是今日大家所熟悉的《金刚经》。连同玄奘法师的译本,本经前后共六译,今日最为流通的,是译于四一二年的鸠摩罗什的译本。

《金刚经》梵本三百颂,颂数与第十会的理趣般若同,二者同是十六会中篇幅最简短的。由于篇幅不多,又能显示最上乘的无相深义,更加上经中又处处赞叹读诵受持的功德,本经自罗什法师译出后,即受到佛教界的重视,普遍得到信众的崇信念诵。

天台宗的智顗、三论宗的吉藏、禅宗的牛头法融,都曾注疏本经,就连唐玄宗皇帝也为本经作注,可见本经在当时流行的盛况。此外,禅宗自达摩开立以来,一向以《楞伽》印心,至五祖弘忍,则除了《楞伽》,还重视《金刚经》的教学。六祖慧能更由此经而得道。此见于《六祖坛经》行由品所载:

慧能在未参礼五祖以前,闻买柴的客人诵此经,「心中开悟」,后往黄梅参礼五祖,五祖为说本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慧能即大悟,由此得传衣法。慧能弟子神会于北方传法,尤特别推重本经,认为此经「最尊最胜」见《南宗定是非论》卷下,《神会和尚遗集》引。

(二)空与假名的意义

上面提及,慧能由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这句经文,显示了《金刚经》的一个重要义理。依《般若经》,一切法(即事事物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并无实自体。它们是刹那变动的。主观心识所能认知的,是事物于某一时空下所呈现的性相(性质与相状)。这性相并没有实在不变的成分;它随时空之变而变,也随构成它的各种因素变异而变。所以,一切法都是约制性的存在——受众缘所约制,其存在便非实体性的存在。反之,它是变幻性的,是无自性的存在(自性即独立而不变的本性)。因为没有自性,事物的存在便兼具两种性质。

其一,它有和合而成的假体,而有体(虽然是假体)即有相、有用、有属性,所以它非无。其二,它没有实体,不能独存,受到约制,刹那都在变动(此即念念生灭),所以又非有。

非有非无,矛盾而又不相妨碍,这就是一切法存在的真相,又称实相,也是世间的实际。但世间人没有般若正见,观察事物,不是认为实有,便是认为实无,由此而起的概念及语言,也就无从与实际相应。般若经为消解世间人对有无的偏执,所以设立「空」的概念,使世间人免于有无执见的纠缠,从而得以自有无的范畴超越过来,而悟证世间的实际。

「空」的意义有两重。

第一重,一切是无自性的缘起,所以没有实自体,不能以世间人的经验语言套上去,说它「有」,故说是空。

第二重,正由于一切法没有实自体,一切法才具可变性、和合性、坏灭性。既可变,可合又可灭,一切法才会互相架构,彼此成就,以及无常过转,而于无常之中又相续不已。所以一切法亦不能以世间人的经验语言套上去,说它「无」,而只可点出其无常而相续的存在为空。于此可见,空不但有消解作用,而且还有建设的意义。它显示了因缘生法的状态,与世间的实际相应。

但空也只是一个概念,绝非有一空性或空相真实存在,由它而产生一切法。「空」这一概念的设立,只为使世间人离有无的妄见。它是一种施设,一种安立的名字,佛法称之为假名,空如是,其它诸法亦莫不如是。因为正如上面所说,世间的一切虽无实体,但缘生的假体仍是有的,这假体概念的获得,是主观的心识向外投射的结果。而由此获得的概念是充满主观色彩,亦即是充满情执的,在这方面说,世间是一个概念的世间,也就是一个名言的世间,《般若经》认为这种种概念名言只属随宜安立性质,并不能代表世间的实际。所以便称之「假名」。缘生的一切法,因为没有实自性,故说是空的,也是假名而有的。缘生、空、假名都是对世间的如实观,都说出世间的真相(实相)。

所以,《金刚经》处处有这样的开示:说XX,即非XX,是名XX,(如「说是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第一句举出世间人认为有的法。

这二句指出这法其实是虚妄不实的(因为一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之故)。

第三句开示法虽不实,但不碍其有缘生假名的体及作用。也所以,本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相,无论器界、众生界、或色、心诸法,都是无自性的存在,都是虚妄不实的。如果能够对此作如实观,见诸相的不真实,即见诸相为非相,便可不着一切相,离一切相,而悟入无相。这就见到世间的实际(亦即实相),直契如来的本怀了。本经以无相为教,其实就是要学者彻悟诸法的实相。

(三)缘起性空心不住

明白了上述般若经所显示的空与假名的意义,就可以了解《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深义。「住」,是黏着的意思,指主观的心识向外境攀缘的时候,所生起的错误执着。前面说过,主观心识所能认知的,只是事物于某一时空下所呈现的性相,这本来是无常而相续的假体存在,但世间人没有般若正见,当心识攀缘外境为对象时,便执对象为实有或实无,而不能与缘起念念生灭的实际相应。所以,常人于心识起处,即生迷执,而成过患。但人非木石,不能制心令其不动,以求免于过患,故《金刚经》教人,心尽可生,但不要住于相,不黏滞于一切法上,虚妄的还他虚妄。这样就不会像常人那样,在见色闻声时,以为色声的本质就如现见现闻的这样,而生起迷执,成烦恼之源,生死之本。

「生其心」是主体接触客体的活动,属于缘起边事;「无所住」是主体了然于客体的不实在而还他个不实在,达致主客无阻隔,这属于性空边事。凡夫不见缘起,故生心而住,住故烦恼、生死;圣者正见缘生诸法空,故生心而不住,不住故清净、解脱。修行人若能通达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就能生其心而无所住,转烦恼为解脱了。

(四)般若实相毕竟空

禅宗以《金刚经》为教,就是要借着般若正智,荡除主观心识的情执,使心识于缘外境的时候,不生黏滞,从而直见存在的真相。不过,禅宗所说的实相,是真实自性、是如来藏,是真心。这是众生原本自具的,只因众生着相起执,才迷失此本具的真性。通过般若的扫荡情执,真性就可呈现。所以,慧能于大悟后,随而对五祖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个原本就清净恒存,无为而能作万法根源的自性,就是如来藏,而五祖座下另一弟子神秀所说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以菩提树、明镜台喻身、心,亦可说明禅宗是以如来藏作为众生存在的本源的。在这方面说,禅宗是离开般若经的宗旨的。般若经说的实相,是一切法缘生缘灭,无自性空的实相。如前文所引,见诸相非相,才见如来。

见如来就是见实相。一般佛教学者以为《金刚经》所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是指有为法虚幻不实,无为法仍是真实而有体的。不知道无为法是因众生执着有为法而说的,也是一种施设。于有为无所取,无所住,当下便悟入有为的实相,而假名之曰无为。所以《大智度论》说:

「有为法实相即是无为……若分别有为法、无为法,则于有为、无为而有碍」(卷三十一释初品中十八空)

实相是并非离一切法而别有实体的。般若经十八空中,有「空空」,「空空」即「空亦复空」,说空空,就是恐防学者执空成见,以为实有空性到底不空,而由空性生万法。

《金刚经》也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修行人到彻悟的境地时,是对一切法包括有为与无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生死与涅槃都无所执取的。这就是「般若将入毕竟空」的道理。

部分佛教学者认为,众生能够由凡夫成佛,在主体上应已有一清净本性,才可借福智因缘,转秽成净。否则,染秽的凡夫如何得以成清净圆满的佛。对此,《大般若经》卷550第四分深功德品有很好的开示:经中善现(即须菩提)问佛,菩萨修行,是如何积集善根,证入无上正等觉的呢?佛先举燃灯为喻:燃非只出初焰,但亦不离初焰;非只由后焰,亦不离后焰。就是前后焰无常而相续,灯便燃点起来。

故「诸菩萨摩诃萨……非初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初心,非后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后心,而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令诸根增长圆满,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众生能够成佛,就是在无常而相续的缘起法中,不断精进,长养善根,积集资粮,转恶为善,转善为净,也就可以由凡夫至贤人,由贤人至圣者,其间纯是一个转化的过程。而转化之所以能够完成,就因为一切法是无自性空。若有实在不变的自性,则凡夫是凡夫,圣者是圣者,两不相涉。同时凡夫亦只可有凡夫性,不应凡夫中有佛性,否则便是一体而有两种不同的实性,矛盾而相妨碍了。

回过来说,禅宗是以说如来藏的《楞伽经》印心的、《金刚经》则非用以印心,而只是作为去除妄执的一种修行上的方便法门而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在禅宗只是一种方便,借无所住而显现本具而恒住的如来藏。在《金刚经》则至于圣境仍是无所住,那就不单是方便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