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文学作品互译推动中马人文交流

文学作品互译推动中马人文交流

时间:2020-03-20 19:24:09

相关推荐

文学作品互译推动中马人文交流

俗话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在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交流中,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文交流是中马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顾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翻译则一直就是两个文明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重要环节。正是由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翻译专家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文学名著和近当代优秀作品得以传至国外,中马文化交流才成为可能。

目前,通过中国国内单位与马来西亚语文局、汉文化中心的合作,不少的中国历史名著译本在马来西亚出版,如何在保持中文原著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本地化,让译著能够引起本地读者的共鸣,是翻译者需要突破的一大阻碍。

中马“一带一路”出版中心负责人、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吴恒灿认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马民心相通,交流日益频密,马来西亚迎来翻译出版中国书籍的热潮。出版中心迄今已出版有关介绍书画、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读本,也有介绍中国经济创新的《这就是马云》,还有多种中国文学作品和中国养生保健读物等书籍。随着阿里巴巴物流中心落地吉隆坡,以及移动支付浪潮席卷南亚、东南亚,有关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杰克·马”的书籍在当地大热,连续多月保持在畅销书行列。吴恒灿说,这些书都很受马来西亚读者欢迎,仅《这就是马云》马来语版近年来就再版了两次。

△ 中、英、马不同语言版本的《这就是马云》很受马来西亚读者欢迎

△ 马来语版的《西游记》成功“本地化”后由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出版发售

在翻译的语言上,吴恒灿不断强调掌握并精通马来语和汉语的重要性。做好两种语言的互译工作,是未来两个民族交流的重要方向;在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具体在翻译方法与技巧上,吴恒灿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于地域不同而导致的译文差别。在有些情况下,译者需要尊重译入语国国情和社会风俗。如马来西亚华人更常称邮递员为“邮差”,但当作品输入中国后,就应当入乡随俗地改换为“邮递员”一词。但有些情况却是不能让步的,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词却能体现当地社会的本土气息。

吴恒灿举例称,如“kampung”一词,在中文里是“乡下”的意思,可是当地华人更倾向音译作“甘榜”;又如“pasar”一词,其中文意思是“菜市场”,而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马来西亚华人用语习惯的则是“巴刹”一词。这就更要求译者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好语言的基础上,多多参与翻译实践,多交流、多沟通去了解双方国家的语言使用习惯,以便能在日后的翻译工作中灵活变通,应对自如。

吴恒灿也提到,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人们应当积极将自己的文化介绍给其他文化,在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中互相沟通,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积极融入共存的社会,不再紧紧攥住自身文化特点中的异质性和排他性,这样才更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和谐相处。

近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文交流事业蓬勃发展,人文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为海上丝绸之路在东南亚的顺利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继续推动优秀文学作品互译,同时抓住热门畅销书进行传播,能够大大加深对象国民众对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以及当下潮流的理解。

借助中马建交45周年契机,深入开展中马人文交流合作,特别在青年和媒体间展开一系列交流活动,将大大有助于双边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撰稿:廖博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印尼人文交流中心研究助理)

责编:王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