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女护士救人被同行质疑不专业!我有话讲

女护士救人被同行质疑不专业!我有话讲

时间:2022-07-22 05:15:18

相关推荐

女护士救人被同行质疑不专业!我有话讲

作者:医殇宏哥

作者:宏哥

近日,一则男孩心脏骤停、过路护士抢救成功的视频在网络中获无数人点赞!!

据了解,事情发生在云南昆明。一男孩在路上突然倒地,没有呼吸心脏骤停。护士杨昆娥此时正好路过,立即跪地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经过近2分钟的按压后,男孩终于恢复心跳,随后,男孩被送医。经治疗已无大碍。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有同行质疑杨护士的施救方法并不专业,话题还上了热搜!

在医殇平台的该篇文章里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骂夜應的人有,说该护士的确不规范的也有,甚至还有人在后台留言讨论这个护士的操作的人。

后台留言

操作方法按着我们目前执行的操作标准是有点问题,尤其在操作前、中打电话,(可以叫其他人帮忙打电话的)病人有了反应还在进行复苏(忽视了对病人的观察) 不过,我说这些不是想抨击哪个人,出现这些问题或者与医院的培训方法有关系… 我认为我们医院现在对我们的培训也有问题,比如我们培训判断有无呼吸,有无心跳时,嘴里是要念“1001、1002、1003、1004、1005…”,要出声人专注做事时,我认为不能一心二用,嘴里念念有词,注意力就在数数上了,有可能会出现误判…观察有无呼吸,应静心去感受…医殇哥可以自己感受哈不过,在进行心脏按压时数数是没错,这是不影响操作的嘛,而且也是有必要的嘛。另外,我们医院培训时要全程叙述操作方法。心肺复苏实际操作中需要的是如何“做”,而我们现在培训出的是如何通过心肺复苏考试。

首先宏哥我得说,任何时候任何人冲去出对他人进行施救的行为都应该得到嘉许,大众、媒体甚至哪怕是单位对于这个事件持表扬甚至嘉奖,完全应该。这里我也得对杨护士的行为给个大大的赞。

其次我得说,急诊夜鹰我接触过,他不是第一次对于网络上流传的救人视频进行点评。也的确有很多人对于急救知识的不了解,做出了很多动作变形的急救视频。

原本我也对专业人士如此质疑,是否是吹毛求疵?是否会对别人在外面的救护意愿产生负面影响?心存疑虑。直到有一天医院里有个事情的让我产生了一些别的看法。

我们医院的做法

我们医院数年前花了番心血通过了JCI,其中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就是院内紧急救护系统的实施。简单来说,就是有个覆盖全院的广播系统,不管是在病房里还是在医院里任何地方,只要是医院员工发现了心跳骤停患者,电话院内999系统,会全院广播,然后依据发现的地点,就近跑出来紧急救护小组,5分钟内到场提供高级生命支持。而第一时间发现的人员必须在999小组到场之前提供基本心肺复苏。直到今天,全院依然时不时会响起999警报演练,临时考核普通医务人员。

毕竟心脏骤停后,大脑血流停止,病人的意识会在6秒内丧失。如果此时供氧立即恢复,病人可在几秒到几分钟内恢复意识。而大脑缺氧2分钟,会造成局部损伤;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脑细胞开始永久性地丧失;而如果大脑缺血性缺氧超过10分钟,大多数人已经无法恢复意识 。所以,心脏骤停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4分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当年全院所有员工,全员进行了呼救流程、心肺复苏模拟人考核,心肺复苏笔试等一系列的培训,包括了外包单位人员,保安,扫地阿姨等等。这个可是对于一家当时有1700名正式员工(不含外包单位)的医院来说可是个大工程。

当然我也不例外,这可能也是造就了我眼高手低的原因之一。就是虽然没给真人复苏过,但是看的多了,就知道正确步骤,自己做可能也不一定会标准到那里去,但是知道标准的样子是啥样的。

了解越多,越知道标准抢救对于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有次我到我们医院某科室,正好遇到病房里有人心跳骤停,病房里发现的医生正在做心肺复苏,我冲过去看的时候,就发现这位复苏的医生的力度不够,远没到要求的深度,而就我所知,原本一套标准的心肺复苏程序做下来也只有能提供正常心跳时心脏排出血量的25%~30%,如果深度不够,那么连这起码的排出血量都不够,更别说这种不够标准的复苏能救回来几个人了。

当时我站在旁边看了1分钟左右,脑子里正在考虑是不是要骂有没有吃饭的时候,在我边上的抢救负责人已经意识到他的问题,赶紧换了个人上去继续复苏了。

而从这件事上,包括对急救的紧急措施的了解越多上,你就会越来越知道一个标准的复苏流程与动作对于抢救成功率的影响会有多大。

心肺复苏

为什么要对按压深度与速度进行规定

有文章研究了按压速度与深度的关系,当按压速度超过119之后,在120-139之间深度不足的比例大概在50%,而到了超过140的时候,深度不足的比例将近70%。

结论就是最佳的存活率是100-120下,压胸速度再上升可能会导致深度不足。

按压的深度直接影响的就是心脏给全身重要器官的供血量,胸阔的回弹直接影响心脏的回血量。就像我们打气球一样:

1、打气筒不推到底,空气不能全部打进气球里。

2、打气筒不抽到头,空气不能完全进入打气筒。

所以打气球的时候,打气筒既要推到底(达到按压深度),也要抽到头(完全回弹)。

不把胸阔压的够深,那么打出去的血就不够多。不让胸阔完全回弹,就像打气球的打气筒一样,还没完全拉开又灌进去,血液还没完全回流就又被压出去,循环的效果就不好。

真正决定心脏血液的输出量的是『深度』+『回弹』

所以不能说按越快越好唷~因为按的快跟胸回弹是矛盾的~

初心要救人,并非要伤人

包括急诊夜鹰及其他急诊人,一直诟病的给活人心肺复苏的事来说。其实心肺复苏为什么前置动作要判断人到底是什么情况,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心肺复苏。毕竟如此程度的抢救,的确是可能存在伤害的可能性的,这种频度与深度的按压,肋骨断了太常见了,肺挫伤太正常了,肋骨断了戳穿了肺太正常了......

即使按照我们现有的民法总则,自愿出来救援的人造成被施救的人的人身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你冲出去救人那是希望人家被救回来,不是希望因为你的错误施救方式造成他人另外的损害吧。

而这次夜鹰说对于普罗大众和医务人员,我们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的确,我认同这个观点,你一个医务人员做的心肺复苏怎么可以和大众一个标准,你理应更专业才对。

所以骂急诊夜鹰的人也别去多说了,下次宏哥有机会的话,在酒桌上放翻他,呵呵。

本次小杨护士的救人视频曝光后,我们搞医的都能看出小杨护士人美心善,这得赞,但是技术能力仍有提高空间。

所以我得建议啊,也别去骂小杨护士,这样的挺身而出的医务人员,不能就这样寒了别人的心啊。

但是杨护士所在医院能否在表扬其勇敢施救行为的同时,承担起自己医院里所有医务人员的急救培训呢?毕竟说起来我们医务人员是专业的,出去施救的能力也都代表着各医院的颜面,做了好事当然是要表扬,但是技术能力被诟病这医院可会丢了自己的面子。

而普罗大众或者媒体人对于救人行为的认可,我其实也比较欣喜,毕竟现在医疗自媒体普及了大量的心肺复苏或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识,甚至在社会推动下,我都在央视里看到了心肺复苏的公益广告。但是从大众对于标准复苏的判断来看,我觉得这个推广力度远远不够。建议在义务教育里引入急救教育。

毕竟从现实来看,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的数据显示,院外复苏成功率为45%,而中国院外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只有1%。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