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物欲横流的时代 “良知”还剩多少

物欲横流的时代 “良知”还剩多少

时间:2021-07-25 07:53:52

相关推荐

物欲横流的时代 “良知”还剩多少

见危不能施救、见弱不能施助、见贫不能施舍、见暴不能奋起,当良知普遍地在人们心窝里窒息的时侯,这会成为社会的常态。不久前,新闻联播竟报导了上海街头发生的一幕:一个老人因天热晕倒在小区门口,画面可见旁观者不少,但只是旁观议论,这时有个小伙子恰好经过,于是急忙蹲身施救并要求别人帮忙,这关头画面里传来软软的吴语,“小伙子,会惹麻烦的”。报导最后是主播对这一行为的高度赞扬。上海据称是文明素养很高的城市,小伙子举手之劳救人于危困,也只能算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善举,而现在我们却郑重地作了报导,这足以从侧面折射出我们这时代在良知上的冷漠和亏欠了。基于这样的世风和背境,谈谈良知这个本真而朴素的话题也许是有益的,就象在您的阁楼上藏着尘封已久的铜钟大鼓,您虽无力去擂响或振荡它,但稍微的揩拭也许能引起低沉的嗡鸣。

我们首先就说良知是本真和朴素的,这 是因为良知原于本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之一,因此在人格的构成中高于理性、高于道德、高于后天所获取的知识及智慧。“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孟子的这一表述 也是对良知原于天赋的肯定。由于这种天然的属性,良知有时也被称为天良,它使我们有幸在伦理实践中天生就拥有一种能力,那就是对善恶美仇纯自然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在求实的功用上要远低于理性, 但它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保障,是人类对善和美的诉求的源头,是公平和正义成为人类不懈追求的原动力,博爱、同情、怜悯、愧疚、羞耻,所有这些保证了人性特征的情感 也都是由这种能力而衍生。良知不足以使我们成为天使,但它却限制我们成为恶魔,同时也是我们对正义及善良有着天然的向往和亲和力的唯一依赖;良知也不足以使我们认识真理,但它却是自身对自身的法庭,我们因它而产生负罪感,并听任这种感觉来完成精神上的自我修复和整饬。

良知是天赋的为善的冲动和自然的爱憎之心,因此它总是顺从天性的的招唤而罔顾人为法则和理智的束缚,我们常常凭着一种鲜活而生动的感觉,把眼泪、悲悯、欢喜、愤慨等情愫,不由地、难以自禁地、未加思索地挥撒给与己无关的对象,而这些给予并不附加任何功利诉求和因果联系,这种无私、利他、天然随性的倾向正是良知的特色,构成了人性最光辉的部分。我们曾漠视过良知的特质和对于人的普遍意义,去要求一种要有原故的爱与憎,应该说这样的爱与憎是存在的,但它只存在于、也只能存在于世俗和功利之中,这有别于良知意义上的爱憎,那是一种超越了阶级、种族和利益之上的爱憎,只用来表达人对善恶的取舍。我们由阳光而感知冷暖,由良知而感知善恶,爱憎是感知后的反应。也许这样简洁的表达更便于我们把握良知和爱憎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有名的教育家,他说人压抑自己良知的声音是很危险的事情,我理解他的话,知道良知的黯哑就意味着正义被孤单了、沦亡了,而人世间天大的事情也不过如此。我也设想过良知的际遇,当邪恶和非正义的事物凭借强大和暴力而肆虐,整社会也晕热在对利益和声色的追逐,已拒绝了精神对人生的意义,这时良知只剩下原创的内驱力,如同种子仅供给保证自身发芽的能量一样,而外部的社会属性并不能为它输送营养,那我们又怎能期许它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当良知枯萎的一刻,人就远离了崇高、神圣、伟大等等的事物和情操,更可怕的是人的心底会失去明快而热烈的对正义的渴望。这种缺失会是文明与进步不小的灾难。这不是危言耸听,您可以看看,凡是蒙昧、黑暗、不能建立公正秩序的地方,都是良知被压抑的地方。

苏霍姆林斯基己去逝多年,我想他的灵魂会允许我替他再次重复-----压抑自己良知的声音是很危险的事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