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千万+阅读爆赚30万!揭秘炮制“华南海鲜市场黑幕”的底层逻辑

千万+阅读爆赚30万!揭秘炮制“华南海鲜市场黑幕”的底层逻辑

时间:2024-06-06 03:23:51

相关推荐

千万+阅读爆赚30万!揭秘炮制“华南海鲜市场黑幕”的底层逻辑

不信谣,不传谣。别让自己成为造谣者的敛财工具!

2月,一篇题为《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的忏悔书!曝光巨大黑幕!》的涉疫情文章突然刷屏、广泛传播。

众所皆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相关信息也牵动着广大网民的敏感神经。

那么,这篇涉疫情“爆文”背后的事实真相是什么呢?寻根溯源,这篇“爆文”完全是由“网络水军”移花接木拼凑而成。

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网安部门拨开层层迷雾,最终斩断了隐藏在网络背后的那只“黑手”。

为发“疫情财”炮制谣言

数十个微信公众号转发,千万次的阅读量,文中耸人听闻的内容,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恐慌。

那么,千万阅读量从何而来?文中内容是真是假?无锡市公安局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针对此篇“爆文”展开调查。

办案民警首先从这篇“爆文”内容着手,发现文中“惭愧罪人徐翠芹今天当众忏悔”等内容与早在即在网上流传的谣言一致,此前相关专家和辟谣平台已作出辟谣,且“爆文”中的事发地和当事人均和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的网络谣言为什么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再次重现?

办案民警进一步发现,发布文章的公众号是将旧帖拼接篡改、偷换内容,并套上和疫情有关的标题,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谣言。同时,该文章的首发微信公众号还涉嫌传播其他涉疫情虚假信息。

种种迹象表明,“爆文”的背后隐藏着“网络水军”的影子。

“他们以抢流量、博关注、造谣炒作为业”,无锡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唐亮介绍唐亮详细介绍了“网络水军”基本情况,“他们为增加点击量,常用拼接、篡改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并配上吸引眼球、夸大其词的标题,不断炮制网络‘爆文’,再以此非法谋取不当利益。”

经审讯,该“网络水军”团伙犯罪嫌疑人交代了整个作案过程,这篇“爆文”刷屏网络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今年2月,该团伙看到一篇题为“惭愧罪人徐翠芹今天当众忏悔”的旧帖,帖文主要描述某水产市场内部经营乱象,该团伙遂想到将该帖文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联系起来“蹭热点”,于是将帖文内容改为“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徐翠芹”,又挖空心思设计了《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的忏悔书!曝光巨大黑幕!》的标题,炮制造谣帖文后即在微信公众号发布。

因涉及疫情热点,该文很快获得超过10万的阅读量,该团伙遂将文章发至全国“网络水军”群内,进行“炸群”推广,先后操纵35个公众号推送,共获点击量超1000万次,巨大的流量使该团伙非法获利近30万元。

犯罪嫌疑人在尝到甜头后,又加紧炮制了多篇与疫情有关的虚假帖文,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唐亮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编造、散布虚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将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网络水军”还可能涉嫌敲诈勒索、强迫交易、诈骗、非法经营、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多种违法犯罪。

爆文+伪原创=暴利

“漫天遍地的标题党、谣言党、眼球党,为了流量不管事情真相、事件影响”现在的自媒体行业中,被某些工作室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具体做法大致是这样:

到热度排名聚合平台(自媒体),查询每日的爆文,然后进行伪原创。

所谓的伪原创,文章套路出奇地一致。如果你多看几篇文章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些文章不仅标题相差几个字,连内容的词句、段落、结构等大多同出一辙。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么无聊的事情呢?两个字:赚钱!

现在自媒体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有3种:

流量广告,也就是自媒体文章底下和文中插入的豆腐块广告,曝光会有一点钱,点击还会另算钱。自媒体电商,也就是带货,流量大了,买的人数也会相应增加。广告主合作,当公众号有流量了,有名气了,就会有广告主找来与你合作。

那么具体能赚多少钱呢,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如果是广告合作,一般来说一个阅读的标准报价是1元,10万+阅读量的公众号一篇广告就要10万。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不同调性的账号价格也不一样,可能比这便宜一点。

流量广告主要看【千次曝光】和【点击量】两个指数,千次曝光的价格每天都在变,可能是13元,可能是2元。大约估计,一个百万粉丝的号,每个月靠推送产生的流量广告,2万肯定是保底的。

至于自媒体电商广告,这个就得看你卖什么了。

是否感觉恐怖如斯?其实,这种为了暴利无谓形式的玩法,早在之前就有人偷偷发财了。

当时小伙带着村里的农妇搞自媒体,农妇们的月均收入7594元,甚至高过当时上海的人均工资462元。

而大咖小伙,每个月有超过百万的收入!

看看他们的推文标题,是不是充满了一股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该事件曝光后,虽然客观上帮助了自媒体平台,以涉嫌低俗的理由,将他们的账号封杀,导致农妇一度失业。

但是这一番报道,根本无法净化互联网。该事件给无数挣扎的自媒体工作室指明了新的方向:将来的县城小镇,几个毕业生窝在出租屋里,继续玩内容流量,炮制着所谓网络爆款。

流量“红利”背后的龌龊勾当

他们批量制造内容垃圾,传播低俗内容,为什么还能赚到我们大城市收入层面的薪水?

正如我们所知,互联网创业的成败取决于两头:一头是用户,一头是内容。

目前,在五环外,大多用户都是互联网“小白”,是移动互联网还没有覆盖到的“流量”蓝海。

而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互联网用户下沉到四线城镇乃至乡村。海量大数据沉淀、推送算法技术支持之下,造就了头条快手抖音拼多多的崛起。

原本流量并没有什么坏处。然而,市场支配下所催生的“流量经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光鲜亮丽,而是暗藏了许多不堪,甚至可以用龌龊来形容。

为了流量,明星们不惜搔首弄姿,甚至男女难辨;为了流量,软件管理者甚至可以不顾法律严禁,在网络空间散步不法信息;一切都是为了流量,对于他们来说,流量就是金钱。

为了获取点击率,一些不法媒体通过大数据来传播不法信息,滋生了另外一种“流量经济”。

我们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你在网络上所搜索的内容,一定会在你下一次上网的时候,不停地出现在你的视野之中。这就是用所谓的软件算法来获取更多的流量,软件默认你对某一方面的信息更感兴趣,便在网络空间中搜索相关的信息推送给你,以便让你不停地浏览,获取更高的关注度。

在使用过程中,很多时候软件会推送一些不发信息,一旦你点击进入,系统便会源源不断地向你推送更多相关信息,于是便形成了一条不法利益链条。长此以往,对用户和网络空间的伤害将会无法挽回。

然而在这些流量的背后,是粉丝们的大量时间浪费,大量金钱消费。

事实证明:一切追求流量的这一做法,所催生的“流量经济”,在切实扰乱我们的生活,扰乱我们的市场,扰乱我们的判断和理智。

谣言比病毒更可怕

当下,公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密切关注,也让谣言有了可乘之机。

比如,当医务人员艰苦卓绝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时,一则微博却能够让双黄连口服液迅速断货。

据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报告,海量信息轰炸之下,人们真假难辨,这些信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速度比病毒快得多。

不光如此,谣言中的微小言行,经过互联网的震荡与发酵会产生蝴蝶效应,不但让民众生活在谣言的恐惧中,更混淆了人们的理性分析,还可能消磨民众的同情与热情。

那么,我们如何鉴别谣言?

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个“谣言公式”: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公众批评力。

谣言的能量有多大?一方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受众的判断水平。

谣言止于智者。18世纪哲学家、“怀疑主义”之父、大卫休谟在《人类理解力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理性思维的一条总原则,也被叫做“休谟公理”,即“非同寻常的声明,需要非常确凿的证据,才可信。”

总而言之,未证实之前,不转发,不评论。别让自己成为造谣者的敛财工具。

内容参考:《中国警察网》、《经济观察报》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