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毕生从事研究工作 曾创办清华物理系

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毕生从事研究工作 曾创办清华物理系

时间:2019-06-16 09:49:07

相关推荐

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毕生从事研究工作 曾创办清华物理系

他是中国20世纪著名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便是叶企荪,也作叶企孙,名鸿眷,字企荪,以字行,男,汉族,江苏省上海县人。

早年及留学生涯

1898年7月16日,叶企荪出生于上海县唐家弄一书香门第。曾祖蔼臣公在清朝道光年间当过官,晚年在家研究礼学,参与编纂《同治上海县志》;祖父叶佳镇曾获得国子监簿街封赏,官至五品;父亲叶景沄是1894年甲午江南乡试第15名举人,曾任敬业学堂校长、清华学堂国文教员、上海教育会会长等职务,参与编纂上海县志。

1907年,他到父亲主持的上海敬业学堂读书。19初,清政府将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他报考清华学堂获得录取,成为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1910月因武昌起义爆发,清华学堂停课,叶企荪转读江南制造局兵工中学。19夏清华学堂在上海恢复招生,他再次报考并被录取。

196月毕业于清华学校毕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19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入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诺贝尔奖得主、高压物理创始人珀西·布里奇曼。 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叶企孙主要完成了两件工作。第一件是,在哈佛教授威廉·杜安指导下,叶企孙与H.Palmer合作用X射线测定普朗克常数,于19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用X射线法重新测量辐射常数h》,其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2位。 第二件工作在导师珀西·布里奇曼指导下,开展测量流体静压力对铁磁材料磁化率的影响的研究,工作于19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 此两件工作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并非独立完成。

196月,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0月到欧洲旅游,1924年3月回到上海。

抗战前的发展

1924年4月,叶企荪获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其间经东大化学系教授任鸿隽介绍加入中国科学社,担任《科学》杂志编辑。

1925年清华学校创立大学部,他应聘物理学副教授,把刚从东南大学毕业的赵忠尧、施汝为带到清华担任助教。1926年清华学校大学部调整,开设学系。叶升为正教授并继梅贻琦担任物理系主任。1929年清华大学理学院成立,出任理学院院长,被推举为决定学校重大政策的7位评议员之一,此后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核心领导人物之一。

叶企孙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有工人负责饮食。清华的几个单身教授也前往一同吃饭,并趁吃饭之机商议校政,策划教育改革。这样的一个“少壮派”教授群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

1926年到1937年间,叶企孙先后聘请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著名教授到清华任教。以吴有训为例,吴曾经协助导师阿瑟·康普顿验证康普顿效应,1931年叶企孙在德国,通过赵忠尧的介绍,聘请到哈勒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他随叶企孙到清华制造仪器设备,直至抗战开始才转至协和医学院工作。吴有训回国后一年多时间内曾转任多家大学老师,叶企孙以比自己的薪水还高的薪水将他聘请过来。另仅有初中文凭,由熊庆来提携的华罗庚,也是在叶企孙的支持下进入清华,从助理员做起担任教职,后更被叶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企孙本来负责协助清华资产转移至西南联大,但由于日军迅速占领了北平,他只好跟学生熊大缜逃到天津租界,协助学校人员转移到重庆。

熊大缜是叶企孙的得意学生,叶企荪原来打算保送他到德国留学,但他一心想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参与抗日。在叶企荪的支持下,熊大缜前往战区担任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并吸收了一批支持抗日的清华学生。他们利用专业知识为根据地制造烈性炸药、地雷、雷管,熊又利用自己的关系及叶企孙的支持购得无线电等军需品,大大缓解了当时缺乏弹药支持的困局。

叶企孙到达后方后出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1946年,民国选拔优秀学生到美国深造,在叶企孙的支持下,西南联大理学院的名额分配给本科尚未毕业的李政道。

1948年,获任中央研究院第1届(数理科学组)院士。

建国后

1949年春,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叶企孙被调入北京大学,搬出清华北园7号,入住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镜春院。

叶企荪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几次出任副理事长、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1977年1月13日21时30分,叶企荪因病去世。

人才培养

叶企孙被称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对中国物理学研究、理科研究、教育事业乃至世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杨振宁、李政道、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邓稼先、陈省身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华罗庚曾受到他的提携。建国后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半数以上曾是他的学生,因而有人称他“大师的大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