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艺术鉴赏:美术类专业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标准制定探析

艺术鉴赏:美术类专业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标准制定探析

时间:2023-05-14 14:12:17

相关推荐

艺术鉴赏:美术类专业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标准制定探析

高等院校是培养重品德、高素质、强专业、有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成长为懂得感知人生、创造生活、人格健全的社会人。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这两个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在注重专业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在社会环境中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艺术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美术类专业院校中以美术学科作为主要专业方向进行学习的大学生,它们的艺术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与综合性高等院校有所区别。本论文以美术类专业院校为切入点,结合作者在美术类院校多年的工作经验,探析美术专业方向大学生艺术素质标准的制定。

一、艺术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提到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除了传统意义上专业知识之外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影视等等艺术门类,这些门类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属于艺术教育,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美育教育”。艺术素质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主要目的是提高全民的整体基本素质,通过对这些艺术门类的学习,帮助学生从中获得艺术表现和创造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国民的艺术修养、创造思维和审美认知能力,最终达到健全国民人格,提升国民情趣的目的。而美术类专业院校进行的教育是艺术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都是为了培养出专业技能较强的艺术从业人员。对于这类人群,别人眼中提升审美情趣的艺术门类成为了他们的事业,这样的转变不代表艺术素质教育在美术类专业院校中的作用有所减弱,这样的转变意味着艺术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美术类专业院校中应有所调整和变化。

对艺术素质的概念界定,曾有很多学者在相关文章中提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藝术素质是一种心理活动,艺术素质教育应该是通过不同艺术门类这一媒介所进行的一种心理教育。而对于美术类专业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传统意义上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门类成为他们的专业时,艺术素质教育的范畴在美术类专业院校就有所变化,概念的界定也随之有所调整。艺术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引导,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获得。美术领域内诸如国画、书法、雕塑、油画、版画、设计、摄影、动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艺术专业教育的物质化载体,艺术素质教育在艺术专业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是除了专业技法之外,培养学生一种包含审美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在心理活动和艺术实践的双重基础上形成的。综上所述,针对美术类专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属性,笔者认为对美术类专业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界定应是:通过对音乐、戏剧、曲艺、影视等艺术门类及相关联的人文学科的学习,获得艺术鉴赏、审美和表现的能力,并将其中的素材有机地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在提升自己审美观念和道德修养的同时,创作出服务大众、引导大众审美趣味的艺术作品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正是美术类专业院校在制定大学生艺术素质标准时要考量的,这种能力也是在美术类专业院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美术类专业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高考形式程式化,文化课录取过低,艺术素质教育起点偏低 美术类专业高考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考试科目和形式太过于程式化,考试形式局限于基础技能的考察,忽略了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的考察。美术类专业的文化课录取一直采取降分录取的原则,这样的录取办法,在生源选定的阶段就注定了学生教育基础的起点较低,低起点的基础学科知识使得艺术素质教育从开始就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二)艺术人文学科的让位,专业学习的独占鳌头 现在的美术类专业院校教育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太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旨在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的“艺术家”。这样的初衷是有益的,但操作过程中的矫枉过正使得现在的高校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是缺失人文知识和艺术素养的“艺匠”。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不仅要具备过强过硬的专业技法,更应该具备深厚的人文学科知识和高境界的审美趣味。但是现在各美术类专业院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现状,使得艺术素质教育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

(三)课程设置不健全,教学培养计划有偏差 纵观各美术类专业院校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大篇幅的都是专业课程和英语、思想政治等基础课,包括选修课更多的也是美术专业大范畴内的专业学习。课程设置中艺术素质相关课程的缺失和不受重视,使得大学生在教育体系中不能主动接触到跟艺术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学校层面课程设置的偏颇,对艺术素质教育的弱化,使得艺术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被边缘化。 (四)学生缺乏认识,学习太过功利性 美术类专业院校的大学生受社会实用主义导向的影响,太急于将专业技能转化为完整的作品,以此来获得奖项或转化为有经济效益的产品。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学生过多地将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而忽略一件作品与一件好的艺术品的区别。一件好的艺术品,我们看到的只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所赋予它的外形,但是其物质载体所传达的精神内核是需要作者在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积累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深厚的艺术人文氛围中提炼出来的。学生太过于功利性的学习,会使艺术素质教育在美术类专业院校中难以推进。 综上所述,艺术素质教育在美术类专业院校中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所面临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在成效与问题并存的状况下,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标准的制定成为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并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标准的制度化、明晰化,一方面可以明确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切实目的;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可以更好地指导美术类院校教学规划的一系列调整和规范,从而双管齐下,充分发挥美术类高等专业院校艺术素质教育起到的正面的积极作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