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回应“虐待国宝”:我们比爱自己的孩子更爱它们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回应“虐待国宝”:我们比爱自己的孩子更爱它们

时间:2024-01-26 21:01:50

相关推荐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回应“虐待国宝”:我们比爱自己的孩子更爱它们

中国青年网成都1月25日电(高寒 记者 李建军 实习生 吕佳璐)1月25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针对网络上一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披着爱大熊猫的皮,却干着虐大熊猫的渣事》作出正式回应,称感谢广大网民对国宝熊猫的关心和爱护,熊猫基地比爱自己的孩子更爱这些可爱的熊猫。

1月25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举行新闻发布会。高寒 摄

近日,网络上一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披着爱大熊猫的皮,却干着虐大熊猫的渣事》,该文称大熊猫“小雅”出现“螨虫眼”,目前“奄奄一息”,受到了大量关注。

针对此事,1月25日下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王成东回应称,近期对临床症状最严重的三只大熊猫“勇勇”“奇一”和“小雅”进行麻醉,刮取眼圈部皮肤样本送到四川农业大学寄生虫实验室进行蠕形螨PCR检测(由于眼圈部皮肤采样刮取,所以部分网友认为是脱毛加重,实则为取样导致)。蠕形螨PCR检测初步结果仍为阴性,目前正在重复检测。一旦PCR确定为阳性,基地将采用已筛选出的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1月25日,网传患病的大熊猫“小雅”(右)在兽舍里与同伴玩耍。高寒 摄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疫病防控部负责人杨智接受中国青年网采访时说:“大熊猫寄生虫病的预防一直被作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种群安全和疾病防控的重点之一。针对大熊猫的体内外寄生虫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药物包括伊维菌素、噻吩嘧啶和塞拉菌素等。”他介绍说,“螨虫病是大熊猫常见外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病原有疥螨、痒螨和蠕形螨,其临床症状为瘙痒、结痂、脱毛和皮肤增厚等表现。针对疥螨和痒螨,伊维菌素和塞拉菌素在临床上已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事实上,网友所称的基地大熊猫出现的“螨虫眼”,基地兽医在一年多以前就开始进行病因病原学跟踪调查,重点集中在蠕形螨检测、真菌检测和维生素、微量元素检测,一直未查出明确病因。针对蠕形螨的药物治疗,基地也专门筛选出了Isoxazoline(商品名BRAVECTOR、Afoxolaner等)和Milbemycin Oxime(美贝霉素),并做了安全性试验。

事实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一直对所有4月龄以上大熊猫定期使用伊维菌素、噻吩嘧啶和塞拉菌素等广谱抗寄生虫药物交替进行体内和体表寄生虫的预防,并定期采集动物粪便、毛发、血液(心丝虫检查)、皮屑等进行寄生虫普查,取得极显著临床效果。”杨智最后说,“我这一辈子把我最青春的时光和大量的精力都倾注在了这些可爱的大熊猫身上,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看着它们出生、成长,哪怕任何一只大熊猫生点小病我都很心痛,更别说去虐待大熊猫了。”

1月25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饲养专家吴孔菊回应“虐猫”事件。高寒 摄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从事动物管理工作十年的饲养专家吴孔菊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我们基地现有的种群有184只,园区内现有106只,我们的饲料会根据季节的不同供给不同的品种,包括竹子、竹笋,我们还会添加一些精料窝窝头。窝窝头的原料是由专业的饲料坊提供的,里面含有黄豆、大米、玉米、燕麦再加上添加剂,以及加上需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经过各方面的指标检测,再投放给大熊猫,我们还会投放苹果之类的新鲜水果,给它们提供营养,以此保证大熊猫的正常生长需要。成年大熊猫每日竹子供给量约50公斤—60公斤,每日粪便量平均都会达到11公斤以上,每年仅它们吃的竹子就会达到900多万,“5·12”大地震期间,在竹子损毁那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都想办法从全国各地运来竹子保证大熊猫的正常供给。”同时她告诉记者,“从保存到清洗,必须要符合国家安全指标才能喂食熊猫,我们基本上都会喂食当天运回来的新鲜竹子,碰到下雪等极端恶劣的天气,我们会投放冰库的竹子,但放置两天以上有异味或者不新鲜,我们就会全部扔掉。”

吴孔菊说,“我们的繁育研究基地毕竟是一家科研机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圈养的大熊猫回归自然,所以为了能够让大熊猫更加健康地成长,我们会用一些方式来训练大熊猫,比如用竹竿将苹果吊起投食大熊猫,让大熊猫跳跃起来抢食苹果,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大熊猫的后肢力量,但是一些网友就会觉得我们这是在虐肆大熊猫。”

说到这里,吴孔菊眼角泛着泪水说:“这十年来,我看着每一只大熊猫的出生,看着它们一个个的成为明星,几乎每天都感受着和它们最亲密的肌肤接触,尤其是它们像孩子一样抱着我们的腿撒娇卖萌,这种感情很难为外人所理解,说‘虐猫’,我心里觉得这么多的付出,对大熊猫这么多的爱为什么得不到理解,真的希望网民能够真实地了解我们与大熊猫的生活,了解我们为每一只大熊猫的付出。”

1月25日,网传患病的“奇一”(右)与同伴一起吃竹子。高寒 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