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疫情尚未控制抢发论文?缺乏科学精神!两部委出手:破除“SCI崇拜”

疫情尚未控制抢发论文?缺乏科学精神!两部委出手:破除“SCI崇拜”

时间:2020-01-30 11:06:56

相关推荐

疫情尚未控制抢发论文?缺乏科学精神!两部委出手:破除“SCI崇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表示,要彻底扭转SCI崇拜的功利化导向,今后政府部门还要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要鼓励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中国人都不以中文发表论文,谈何民族复兴?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陶力、王峰

编 辑丨李博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在统一评价的大势之下,教育界正在鼓励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2月20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文件要求,破除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风,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在科技评价、职称评聘等重要领域的使用。措施包括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等。

依据意见,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不能“一刀切”式评价,对于基础研究,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

这一消息,在学术圈引发热议。

多名学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降低SCI论文的权重是为了避免唯文章论,避免一刀切。但是新的评价机制还是需要尽快建立,以免实际管理中遇到困难。

SCI论文评价体系之争的背后,折射出科研资源的分配难题,但所谓“不破不立”,更重要的还是在立。

未来,高校学术研究到底该采取何种标准?

疫情尚未控制抢发论文缺乏科学精神

如何破除“SCI崇拜”的科研风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科技论文》荣誉主编、清华大学教授李志民。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资料图

《21世纪》:为什么说SCI用于学术评价是有缺陷的?

李志民:SCI是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客观地讲,SCI本身并不具有功利性,对于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需要发表论文的学科是一个很有效的平台和检索工具,而且历史悠久。

问题是我们不分科研类别都用SCI来评价,用于提升职称,甚至研究生毕业的要求,我们的功利性政策导向出了问题。目前,由于相关部门普遍采用简单化的管理方式,有人戏称SCI就是学术界的GDP,形成了一套教条的SCI崇拜的量化评价体系,它已经严重扭曲了中国科技的健康发展。

由于SCI收录的期刊主要是以发表论文为主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的成果,对很多工程应用学科并不适用。即便在基础研究领域,不同学科之间也是冷热不均,如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学等容易发SCI论文的学科就应者云集,而物理、数学等学科就举步维艰,SCI崇拜也跟生化材料等学科的大咖忽悠有关。

此外,论文被引用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肯定性引用,也有否定性引用。有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的引用率并不高,比如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很多数学的公理因为是常识而不会出现很高的引用率。也有不少论文虽然在发表后获得了极高的引用率,后来却发现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错误的。

还有,很多论文可能启发或指导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但他们不一定去写论文,就不会产生引用。比如,互联网早期的研究根本就不许发表论文,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取得的,但这些研究论文很难上得了“高被引排名”。

此外,由于SCI导向,造成大量论文在国外发表。有学者估计,“不夸张地说,中国学者英文论文的研究经费成本和发表费相当于每年给美国送去一艘航母。”发表要交版面费还不算完,查阅要买他们的数据库,要订阅他们的期刊,全国高校图书馆每年花在这方面的费用估计会超过十个亿。

《21世纪》:SCI的异化现象可能会引发哪些学术不良现象?

李志民:为了迎合这种量化指标性的评价模式,有的学者靠热点、拼凑、抄袭等,短短几年发表数十篇甚至百余篇SCI论文,却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发表SCI论文,有些人铤而走险,采用编造实验数据、拼改图片、伪造同行评议人邮件地址等手段,论文发表后被揭露再被撤稿,这两年发生的多起国际期刊大量撤稿,严重影响中国学者的国际形象。

不少高校为了提高在大学排行榜名次,对学校员工发表的SCI论文实行奖励制度,而且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有的高校为了SCI的光环,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直接“明码标价”,要求3-6年内要发表多少篇SCI文章,否则不能留任。有的省份甚至将SCI指标纳入到高校建设指标中。

最近,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科技部专门针对那些本应集中精力用于防控疾病的科研人员发文,要求他们不能把精力放在论文发表甚至抢发论文上。说明SCI导向已经把有些科研人员搞得主次不分了,论文只是针对疫情某些问题的医学或医疗过程的总结,在病毒起源不确定,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就抢先发论文的专家至少是缺乏科学精神。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科技部专门针对那些本应集中精力用于防控疾病的科研人员发文,要求他们不能把精力放在论文发表甚至抢发论文上。甘俊 制

《21世纪》:两部门《若干意见》提出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奖申请时已不再要求提供SCI他引次数,即将开始的“双一流”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是否也会弱化SCI论文相关指标?

李志民:ESI指标被纳入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体系,之后的“双一流”建设的抓手和基础是学科建设,这与ESI学科排名的功能高度契合,导致高校以及科研人员对这个指标空前重视。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科睿唯安公司基于SCI(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文献记录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对22个学科领域,给出居世界前1%、1‰等数据区域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的排名等。

重视ESI没有错,但简单以ESI作为唯一或者核心评价的尺子就错了。比如东部某省规定,如果ESI前1‰就是省级双一流,2‰就不是了。这种唯ESI导向会严重扭曲、误导科研发展。

过度迎合ESI也会导致大学学科布局畸形发展。ESI体系中的学科有容易发论文和不易发论文的区别,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名次,掀起开办医学院、农学院、材料学院的热潮,不过是为了占上容易发论文的ESI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而已。在ESI的22个学科中,人文学科仅有两个,即经济学与商学、社会科学总论,导致那些以人文学科为主的大学在各项排名中迅速跌落,不被重视,资源逐步缩减。

对于ESI,我们立场鲜明地反对的是“唯”这个字,但并不等于不用,而是科学合理地利用。如果与ESI能准确对应的学科,就值得参考,关键是我国的学科分类与ESI有很大不同,目前我们的学科评估是13个大类,100多个一级学科,与ESI对不上的学科多。

《21世纪》:近年来,大学排行榜极受社会重视,应该怎样引导大学排行榜理性、科学使用SCI指标?

李志民: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是因为有学生,但很多大学排行榜中,人才培养所占的权重少则5%,多则20%,这就意味着至少80%以上的权重跟人才培养没有关系,反而以论文为基础的科研指标占了大头。许多大学不得不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措施,给各个部门下达SCI数量的硬指标,有的学校甚至把行政人员、医护人员都纳入考核范围,完成论文任务的高额奖励,完不成的末位淘汰。

对大学的评价或排名不能只关注少数几个学科领域的科研名次和学术论文的多少,要关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并逐步影响和发展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标准。所谓高影响因子期刊、高水平论文、高被引作者、自然指数等,主要集中在部分学科领域,仅仅反映基础研究领域的少数几个学科进展情况,与我们国家的学科设置差别较大。用别人现有的评价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所大学的科研整体水平,更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也不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一流大学。

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责,评价的尺子就应该不同。应实施差异化的评价排名,打破主要用科研贡献,实际上是用论文相关数量“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单一评价排名,实事求是地排出不同类型大学的社会功能和贡献。

《21世纪》:我国每年发表几十万篇SCI论文,如此海量的论文发表在国外,对国内学术生态有何影响?

李志民:截至,SCI期刊库收录了全世界1.1万多种期刊,但只有213种是中国大陆主办的科技期刊,客观上造成大量的优秀学术成果都涌向国外学术期刊,并使得国内学术期刊严重“营养不良”。

由于国际出版集团的霸王条款规定,论文版权归他们所有,SCI崇拜导致了中国知识产权的大量流失。国家资助的科研成果不是先在国内同行中交流,论文资源绝大部分掌握在国外几家出版集团手上,很多论文首先用英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而后再由图书馆等机构花高额费用批量买回供国内学者检索阅读。

还需要注意,SCI论文一般用英文写成,存在很多需要应用这些研究成果的人员看不懂的问题。为改变这种现象,国家应该规定,凡国家财政科研经费资助的科研项目所研发出来的成果,如果需要发表论文,应规定用本国官方语言来先发表,方便资助者检查验收其工作成效,方便与国内学术同行的交流,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查阅,也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21世纪》:SCI崇拜给学术评价带来了不良影响,问题是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性评价指标?

李志民: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评价指标,只有不断进化发展,与时俱进的评价模式。实行分类评价,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并实行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评价,这是前年就有的中央精神,关键是要真正落实。同时,要鼓励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中国人都不以中文发表论文,谈何民族复兴?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如此庞大的科研人员群体和以人情关系构建的社会基础,仅仅沿用国外通行的同行评价机制,将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中央前年就提出了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我们要彻底扭转SCI崇拜的功利化导向,今后政府部门还要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三评”减少了,数量指标的重要性就会少下来,学校和学者的压力也就小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技评价工作效率和开放程度。

要针对不同的科研活动和评价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重点评价科研诚信与学风、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非保密项目要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强调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技术转移推广、科学普及等科技产出在评价中的作用,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

针对SCI的十大意见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ion for Science Information)编辑出版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同时,也被国内高校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直接依据。

目前,SCI系统共收录3600多种重要的科技期刊涉及100多个自然科学领域。此外,SCI-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6000多种期刊。在中国学术界,普遍把发表在SCI和SCI-E收录期刊的论文统称为SCI论文。

不过,SCI系统内的文章也有权重之分。SCI期刊在国际上根据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用报告)按某一学科的所有期刊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分为四个分区。每个分区所占比例相等均为25%,依次分为一区(前25%)、二区(25% ~ 50%)、三区(50% ~ 75%)和四区(75% ~ 100%)。

一直以来,国内高校普遍引用中科院SCI分区,分为大类学科(简称“大区”)和小类学科(简称“小区”)。大小两类学科都会按照期刊的三年平均影响因子降序,划分为四个区。依次分为一区(前5%)、二区(6% ~ 20%)、三区 (21% ~ 50)、 四区 (后50%)。因此,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校以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方式。

此次发布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一共提出了十条意见。

其中包括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的影响,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树立正确政策导向。

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各类评审不再看SCI论文?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表示,意见的出台是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

“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但在学术评价中,不能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创新水平。”

对此,一家985院校学院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SCI文章还是要努力发,优质期刊还是要尽力投。

“大家努力发SCI,看似争奖励拼职位,其实还是学术资源(人、项目、基金)分配的问题。合理分配这些资源,也有利于科研的进步和改善研究人员的心态。SCI奖励不能取消,但奖励方式可以优化。”

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

据了解,在国内高校的评职体系中,中科院SCI分区方法中的一区和二区SCI论文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多数顶刊都在一区中,拥有SCI顶刊的高校教职经常会凭借论文破格提升,同时SCI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通常,多数高校评职会将SCI论文作为硬性要求,在部分院校引进人才时,发表三篇SCI论文可以聘为讲师,五篇SCI论文可聘为副教授,七篇以上(往往必须要有多篇二区以上SCI论文)才可以达到正教授的科研要求。同时,一篇一区SCI论文可抵多篇二区SCI 论文。

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所发表SCI期刊的IF(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普通SCI期刊都在1到5之间,少数顶刊可以达到30以上。

但是,由于关注度不同,部分学科较难发表高影响因子期刊,例如摩擦学、传统力学等。而另一部分学科例如化学材料、纳米科技、生物医学等拥有众多高影响因子期刊,统一的SCI论文量化标准,对此类学科有明显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和科研工作经验的海归派学者,在SCI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方面也较为突出,他们通过SCI论文的量化标准,冲击着本土的高校教职,薪酬甚至是一些在教学、临床一线奋斗多年科研人员薪酬的数倍。凭借SCI论文给予破格待遇,也常常引起学术圈的不满。

某985高校科研人员表示,对于文学历史类、艺术建筑设计类、机械制造类等学科,以及更偏向编程的计算机类,不太容易发文章,建议制定专门的评审制度。另外,建议进一步推进数据共享奖励制度,构建数据采集分享的云平台,提高科研效益。

“如果没有考虑到不同研究领域的差异,也不遵守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单纯以影响因子作为指标,容易导致科研泡沫化。因为热门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容易出成果,而创新性的成果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如果按照传统的评价模式,创新性成果很难获得优势。”哈佛大学研究员杨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科技部和教育部对SCI的指导意见,将有利于学科健康发展和创新性研究产出。

不过,在没有全新的量化标准出台前,SCI论文评价体系依旧会是中国高校最重要的考量手段。

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特聘教授张晟本身也是海归派,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高校SCI评价体系存在不足,评价多元化是一个重要方向。高校的功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就是人才培养,这是第一位的。单一SCI评价会让很多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学型教师都去发论文,削弱教学和社会服务功能,非研究型高校主要功能是教学。

“此次教育部的指导意见,给教学型教师群体一定的评职空间,能够达到多元化评价。我支持SCI量化筛选,因为足够透明并且相对公平,但是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是必须的。

在张晟看来,SCI论文的评价体系,总体而言还是相对公平和透明的。问题并不在SCI科技文献索引系统本身,而是怎么去准确理解SCI论文和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如何保证新的评价方式公平、公正,仍然需要创新与变革的思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