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后世称陈拾遗

时间:2018-09-08 16:07:51

相关推荐

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后世称陈拾遗

我想《登幽州台歌》大家在学校的时候都学习过此诗,而此诗的作者陈子昂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初唐时期,真正自觉地倡导诗歌革新运动。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一扫从六朝到店初的浮艳诗风的,是陈子昂。

陈子昂(651一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十八岁以后才立志读书,二十四岁中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任为麟台正字,再迁为右拾遗。他曾两次从军边塞,到过西北、燕京一带。陈子昂是一个有抱负、有才能的爱国优时的人物,他支持过武则天的一些政治改革,对她的穷兵默武、滥施刑罚、广建寺院等弊政也作过尖锐的批评,并提出减轻摇役、任用贤才、劝功赏武、加强国防等建议。但这些进步主张很少被采纳,并不断受到排斥和打击,因此,三十八岁时,就以父老为名辞职还乡。最后,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对他进行迫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二岁。有《陈子昂集》。

《陈子昂集》

陈子昂虽有政治上的雄心壮志和才能,只因位卑职下,不得施展,最终失败了。但他在诗歌上的革新却取得了成功。他的诗歌革新主张集中表现在与东方左史鱿《修竹篇,序》里,他说:‘文章道弊五百年突I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遥逛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指东方鱿)《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修竹篇,序》

东方蛇的《咏孤桐篇》没有流传下来,他现存诗作也没有陈子昂所说的那么高。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陈子昂在这篇序文中明确提出,要以风唯“兴寄”和汉魏“风骨”作为革新诗歌的主要标准.以反对六朝以来的“采丽竟繁”、“道选颓靡”的形式主义诗风。“兴寄”就是从《诗经》的“风雅”到建安、正始诗歌的“托物起兴”、“因物喻志”的现实主义精神。“风骨”就是刘怨、钟嵘多次所标示的诗歌要有充实内容和刚健风格。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要求继承从《诗经》到正始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达到“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显然,这是在复古旗帜下以实行诗歌革新的进步理论,对促使唐初诗风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正体现了他的这种诗歌理论。他的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七首和《登幽州台歌》,等,或表现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或直接对黑暗现实加以揭露和讽刺,或借古喻今,托物言志,抒发其壮志不得施展的悲愤,内容充实,感情充沛,风格刚健悲壮,一扫齐梁以来艳丽淫靡的诗风,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开辟了道路。如《感遇》第二十九首,这首诗激烈抨击了武则天袭击生羌的不义战争。公元六八七年,武则夭准备开凿蜀山道路,进攻生羌,当时陈子吊曾上书谏阻,但未被采纳,便做了这首诗,诗中极言这次战争所造成的士兵的痛苦、人民的灾难。第十九首(圣人不利己)揭露武则天不顾人民死活,大肆建造佛寺的荒唐行为,第十五首(贵人难得意)讽刺武则天肆意杀戮大臣的残暴作风等,也都极为大胆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陈子昂的《感遇诗》,尽管在内容上有时流露出佛老思想,感叹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而且在艺术形式上只重五言古诗,语言也过于直朴。但其格调高远,上承阮籍的《咏怀》和左思的《咏史》,下开张九龄的《感遇》及李白《古风》,敢于顶住齐梁至唐初泛滥的浮艳诗风,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因而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韩愈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唐书》本传说:“唐兴,文章承徐、庚余风,夭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都说明陈子昂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感遇诗》

的确,陈子昂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彻底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