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清华北大毕业的父母 能接受孩子读三流学校吗?

清华北大毕业的父母 能接受孩子读三流学校吗?

时间:2021-09-11 20:56:53

相关推荐

清华北大毕业的父母 能接受孩子读三流学校吗?

人们常说眼界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可什么是眼界呢?

百度给出的解释为目力所及的范围,引申指见识的广度。

但在我看来,比起见识的广度,眼界更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深度,一个人的眼界与年龄无关,与见识有关。

前两天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纪录片,叫《出路》,导演是郑琼。

这部记录片从拍摄到,一共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分别记录了农村女孩子、小镇男青年和大都市少女,这三个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人生轨迹。

一个是甘肃大山深处的小女孩儿,喂猪、做饭、背谷子,笑嘻嘻地走十几里盘山路,去读只有5个学生的小学,但最后却是封闭绝望,迷失自己。

一个是湖北的高三复读生,天不亮就从出租屋起床,在被书本、试卷围起的课桌上,紧绷着脸备战第三次高考,他只能努力拼搏,负重前行。

一个是向往自由的北京女孩,高中退学后,画画、写诗,一边准备申请留学,一边自己做家具开咖啡厅,可是她却活的潇洒自信,无所畏惧。

这三个人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们的经历影射了社会绝大部分人的生活轨迹。

有的孩子竭力向上攀爬,却还是逃离不了命运的魔咒。

有的孩子拼尽所有才换来一个“还不错”的生活。

而有的孩子,生来不用担心饥不果腹,不用担心没有安身之所,就可以随心所欲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一切的一切,源于他们不同的人生起点。

而这些起点的背后,是父母的高度与格局,他们深深的在孩子身上打下了烙印,时刻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还记得前两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番话,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所以别再继续局限在自己的眼界里了,将自己的失败再强加给孩子!你的高度、你的格局不一定决定孩子的高度,但一定能决定孩子人生的宽度。

孩子早期的教育投资有多重要

对于新时代的父母来说,养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科学养育更为重要。

很多养育观念已经在新陈代谢,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发现身边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早期发展的概念以及早期发展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儿童8岁以前,尤其是3~6岁,是孩子心理、智力发展极为迅速和重要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问题是,很多普通家庭的父母没有高收入、高学历,那么,普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注定天生落后吗?

答案当然不是,随着科学发展,发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经济学以及对儿童早期实验项目评测的研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替代方式:

孩子发展投入越早,其成本越低,回报越高。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经合组织发布了一项对15岁学生数学、科学和阅读素养进行评测的跨国性比较研究项目(PISA),研究成果证实了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对儿童未来学业和成就所发挥的促进作用。

儿童早期发展阶段每投入1美元,将获得4.1~9美元的回报;在美国,这一回报在7~16美元之间。

上海市的学生首次参加该项目,在75个项目参加国(地区)中取得了最高分。

而在参加测评的上海学生中,受过一年或一年以上学前教育的学生的分数,比没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竟然高出了60分以上,即高出10%。

,PISA对15岁学生数学方面的评估中,参加至少一年学前教育的学生得分明显优于那些没有参加过学前教育的学生。

在PISA测试中获得较高得分的国家(均分超过500分)其参加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所占比例也更高。

此外,我前两天还看到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区慕洁教授开发了一套学前启蒙教育测量表,如果孩子的得分在70分以下,就表示他/她还没为下阶段教育做好准备。

大部分受过早期教育的城市孩子,测试都在85-115分之间,而另外一部分没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很多都没有达到70分。

当然,我的数据罗列了一大堆,其实无非是想说,父母要在孩子早期的教育发展上面多投入,不要最后因为舍不得一些花销而因小失大。

多方位提高孩子的视野格局

猫爸自己以前也是穷人的孩子,大学毕业的时候,不敢把自己真正的兴趣放在首位,哪个行业挣钱多就挤破头去哪里。

我曾经把工资看得很重,多个三五百块都会感激涕零,因为工资深刻的影响着我的生活质量。

相信很多父母和我一样,慢慢的摸爬滚打,也坐上了办公室,也懂外语,也有很多的兴趣爱好,看起来比自己的父母厉害很多,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没有,我们只是吃了时代进步的红利而已,实质上没有改变,思维模式仍旧是底层人民。

我最开始发现这个端倪的时候是好几年前的一篇文章,和我开头的那个案例很像,谈的是为什么现在“寒门难处贵子”。

后来我也愈发的意识到了这点,于是我开始尝试慢慢影响自己孩子的思维,逐渐提高他的格局和眼界。

首先猫爸觉得,千万别一味地用物质去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眼界,比如例如一味地买奢侈品牌的东西什么什么的,应该让孩子有种“这世界很大,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你需要自己努力去探索”的感觉。

所以必须让孩子多看点书,书的内容要求不是那种钻研很深的,是要涉及宽度广,时间范围长,那种让人看了能产生兴趣的书。

其次要多带孩子出去旅游,但别去那些游乐场,商场什么的,这没意思,要带孩子去了解不同文化,去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觉得时间或者金钱成本太高,建议直接去了解一下我们赞赞猫育儿的在线课程,足不出户带孩子看世界。

说到这,我想到了曾经有一位清华的老师在入学第一课上做过一个调查问卷:

上大学前你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调查结果显示:能够上清华的学生,大部分的孩子在自身的视野上会更开阔,见识过的东西也更多。

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妈。

但教育语境下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式的寄生和遗传。

而是比拼父母所能创造的资源环境,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当然,也没必要太区分穷养或者富养什么的,我觉得要有品质的培养就行。

眼界这种东西与生活环境也有关系,身为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较为高档次但不是奢华,具有小资情调的生活环境会好一些。

3~8岁是个黄金时期,让孩子有基本的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和正确的三观,在这些基础上再拓宽眼界会更好。

实践是摆脱思维局限的关键基础

前面两大章猫爸说了很多理论的知识与数据的支撑,但所有的方式,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孩子的实践,因为实践在眼界培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眼界培养金字塔的基础。

不过我发现,很多父母却不敢让孩子放手去“干”。

我记得以前在大学的一堂专业课上,老师讲了她儿子投资故事的故事。

当时小家伙还是一名小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母亲是投资学专业的大学教授,耳濡目染,从小就对股票不陌生,小学时通过自己的留心观察帮其母赚了一大笔钱。

其实小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他并不懂那晦涩难懂的K线图以及各种技术要素,就是观察身边同学热衷的玩具是什么。

当时溜溜球大热,班上每个小伙伴都一手一个,小家伙得知该公司是上市公司后便嚷嚷着让妈妈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果不其然,该公司股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稳步上升。

过段时间回家,小家伙又急急忙忙地让老师把股票抛售,老师不解问他为什么?

小家伙有板有眼地分析道:“上次买是因为我们同学都玩,现在大家都不再玩悠悠球了,那没人买,股票肯定会下降啊。”

听孩子的话,老师抛了股票。正如小家伙的预计,抛售后不久该公司股票便开始下滑。

当然,失败的例子也不少,但从小就具有投资意识实属难得,这就是实践对一个孩子眼界养成的影响。

这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很难给予孩子的认知,当然不是说农村绝对不好,同理而言,专业课老师也很难直观地为孩子描述田野里嬉戏,夜晚满天繁星的场面。

不同的给予能力带给一个孩子的眼界宽度都不同,儿时的眼界可能决定不了一个人的高度,但绝对可以延伸一个人的宽度。

其实这一期,猫爸说了很多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像我们一样普通家庭的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更好更大格局。

我不想鸡汤式地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努力就可以打破阶层的限制。

现实每个父母都懂,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了高低优劣,无论物质方面还是精神层面。

当然,物质上的丰腴或贫瘠和精神层面相关,但并不代表就是绝对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有钱的人并不一定眼界更宽,贫穷的人眼界就注定是狭窄的。

所以对于孩子,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多看看世界,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无论线上的媒体教学,还是线下去亲身体验一把穷游,只要阅过山川大河的孩子,一定会拥有不一样的眼界。

我想光长远的父母也一定会从长远看待眼前的一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