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致敬!河北15人入选2月至7月“中国好人榜”

致敬!河北15人入选2月至7月“中国好人榜”

时间:2024-05-31 04:00:44

相关推荐

致敬!河北15人入选2月至7月“中国好人榜”

9月17日,中央文明办集中发布2月至7月“中国好人榜”。其中,河北省15人入选。

他们分别是:带病驰援湖北一线,危急时刻彰显党员本色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第一时间请缨出战,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担当的省中医院90后女护士肖思孟;援鄂逆行再上战场,发挥中医人责任与担当的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梅建强;引入云计算,助力方舱医院CT诊查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CT磁共振科技师长刘辉;精准制定诊疗方案,集结“硬核”力量全力救治患者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主任阎锡新;带领团队37天赴鄂6市,累计病毒消杀面积达450万平方米的岭俊应急救援中心(岭俊救援队)负责人李俊岭;无偿捐赠1500万医疗设备驰援湖北的秦皇岛市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林;连续奋战34个日夜,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吴桥县于集镇党委书记孟宪升;连续25天日行5万步,奋战抗疫一线不幸殉职的成安县辛义乡后裴里村乡村医生任延军;在社区抗疫第一线为群众筑牢安全堡垒的承德市双滦区钢城街道凤凰社区党员夫妻金秀芳、马国儒;全力保生产,并承诺只捐不卖口罩的河北华胜塑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克锋;在机场战疫最前线,全力打赢外防输入保卫战的河北机场管理集团石家庄机场地面服务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海新;组建爱心车队免费接送抗疫工作者,累计里程达17000余公里的张家口市桥东区居民何岐兰;以忠尽孝,坚守战疫一线的廊坊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陈玉兰。

袁雅冬:河北援鄂医疗队长带病驰援一线 危急时刻彰显党员本色

袁雅冬,女,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1月27日,大年初三,医疗队抵达武汉,入驻武汉市第七医院。58岁的袁雅冬与当地医疗队与国家卫健委工作人员接洽沟通后,快速部署我省医疗队的各项工作,进驻病房、协助诊疗、核对病人情况……大家克服旅途劳顿、环境差异、语言不畅、工作习惯不同等条件,迅速融入到防治最前沿。而她本人不仅承担着一个病区的医疗工作,还负责着整个团队的医疗、护理协调工作。

每天早晨7点30分左右从酒店出发,大概步行25分钟,8时,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都会准时来到武汉市第七医院。

虽已近花甲之年,但是从1月27日到达武汉后,58岁的袁雅冬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的。她所在的病区共48张床,目前已经满床。袁雅冬说,刚到这里感觉不太适应的主要还是天气,武汉这里没有暖气,但是为了保证病房通风良好,每个病房的窗户都是开着,而且空调都已经关了。为了工作方便,只能穿着一个秋衣,然后外边儿穿防护服。

“我们河北省医疗队的医务工作者不论年龄,不论性别,从抵达后就开始进入病房工作,毫无怨言。有些还是很年轻的孩子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疫情,但是他们也都积极主动要求冲在第一线,党员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并且这些党员所到之处都能起到先锋带头作用。比如像我们护士长李岩,作为一名老党员从早上8点进入病区,连续十几个小时进行救治、协调工作,义无反顾,我作为我院援鄂医疗队的临时党支部书记,真的很感动。”袁雅冬说道。

在同事眼中,袁雅冬平时每天早晨7点刚过就出现在办公室;一件白大衣加一副听诊器,走起路来永远都是步履生风;一副金丝边眼镜下一双严谨坚定又不失温柔笑意的双眼,随时、敏锐地洞察着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又在温暖抚平每一张焦虑、期待的面孔。

袁雅冬自1984年毕业后,一直在教学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选择了医学也就选择了奉献,要学会笑着迎风而动,逆风而行,并且把笑容留给患者和家属。”从第一次踏进医学专业的门槛,她就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也无时不刻身体力行践行着这句承诺,以真诚的医者仁心,做着生命线上的逆行者。

36年来,她始终以严谨、求精、真诚、奉献的工作作风,承载着医生的使命、责任和担当。无论是SARS病毒、“肉毒毒素中毒”事件、还是 “H1N1甲流”肆虐,从组建病房、到一线救治、指导会诊等工作,袁雅冬都冲锋在前,任劳任怨。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袁雅冬教授、杨红申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到江苏等地指导防控工作。大年初二,就在大家都喜庆地准备回娘家团圆时,根据省卫健委统一部署,省二院紧急抽调14人组建援助湖北医疗队。袁雅冬闻讯后再次报名,作为首批队员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护士长、主管护师李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护师夏鹏举,重症医学科护师刘烨星4人迅速集结,并担任我省援鄂医疗队队长率队出征驰援武汉。

勇士逆行,党员带头。1月27日,大年初三,医疗队抵达武汉,入驻武汉市第七医院。袁雅冬与当地医疗队与国家卫健委工作人员接洽沟通后,快速部署我省医疗队的各项工作,进驻病房、协助诊疗、核对病人情况……大家克服旅途劳顿、环境差异、语言不畅、工作习惯不同等条件,迅速融入到防治最前沿。而她本人不仅承担着一个病区的医疗工作,还负责着整个团队的医疗、护理协调工作。

“听到患者的一句谢谢,谢谢我们河北医疗队,看到他们的眼神儿,渴望生命的眼神儿,什么都值了!武汉加油!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笑到最后!”袁雅冬坚定地说。

肖思孟:90后女护士第一时间请缨出战 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担当

肖思孟,女,1994年出生,河北医疗队护士、河北省中医院护士。1月29日,以必胜的决心加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队伍中。为了方便穿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她毅然决然的剪掉了秀丽的长发。肖思孟说“这是一场拿生命在拼搏的战役!勇往直前,我们必胜!”

1月29日,河北医疗队护士、河北省中医院护士肖思孟剪掉秀丽的长发,以必胜的决心加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队伍中。

“这是为了方便穿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头发总会长出来的,我们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救人。”1994年出生的肖思孟说,有头发戴帽子不方便,家人看了可能会不习惯,自己也有点担心家人看了会难受,“但是我觉得没什么,对于很多医务人员来说,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专家介绍,剪掉长发可以降低传染风险,同时也可以避免出汗、滋生细菌。

“剪掉长头发,不仅方便穿防护服,而且照料病人,没时间天天洗澡洗头发。”临剪前,肖思孟也有些不舍。“但这是一场拿生命在拼搏的战役!勇往直前,我们必胜!”

据悉 ,目前肖思孟还在驻地等待,即将进驻医院。

来自疫区的战地日记:我剪掉了长发

做为一名90后,河北省中医院护士肖思孟与其他女孩一样爱美,喜欢长发飘飘的感觉。

然而,做为一名河北医疗队队员,来到湖北一线疫区后,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她却忍痛割爱把一头秀发剪掉了,以必胜的决心加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中。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她在日记中写道:妈妈,今天我剪掉了头发,头型比男孩子还短,请您们看到后不要难过,在武汉驻地工作会很紧张,没有太多时间来洗澡洗头发,剪掉头发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机会,方便穿戴防护服,也利于照顾病人。

“ 妈妈爸爸,请您们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这里有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前来支援,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的“。

梅建强:援鄂逆行再上瘟疫战场 发挥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

梅建强,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河北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防控专家组副组长, 2月19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抽调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症救治专家组专家,赴湖北武汉开展重症病例中西医联合巡诊。疫情发生以来,梅建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展示了一名党员干部的风骨,展现了河北中医人的担当和智慧。

一、 不忘初心、牢记中医使命,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

在这次疫情中,梅建强按照上级部署积极投身到医院各项防疫工作中,曾多次主动请战前往湖北。他表示,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干部和中医界的一位老兵,只要国家需要,随时奔赴抗疫一线。疫情期间,他关注分析疫情动态,撰写科普稿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群众科学防控。他牵头组织专家制定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防治方案,先后起草修订4版方案,每一版他都反复与专家讨论,有时讨论到深夜一两点钟,经过分析研讨整理并结合国家的方案,形成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案。同时,他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科研工作,牵头组织撰写论文,结合河北省的中医诊疗方案中的理论特色,撰写了《基于浊毒理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思路》,被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界权威学术期刊《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优先录用,成为河北省新冠肺炎防控中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此外,他积极参加省内专家组会诊工作,并带队到河北省疫情最重的沧州、唐山地区,进行一线的巡诊会诊,提出中医药防控工作方案,指导省内各地中医防控工作。他两次受省政府邀请参加有关疫情防控会议,会上,他作为专家强调中医参与,中西医结合救治。作为省中医局组织的中医专家组成员,他反复修订中医防治方案,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本次疫病以浊毒立论,治以化浊解毒,扶正祛邪为总则,随症加减辩证施治。方案经初步临床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援鄂逆行再上瘟疫战场,发挥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

2月19日,正在唐山巡诊的梅建强接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电话,他作为河北省唯一的中医急诊专业代表,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抽调为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症救治专家组专家,要求连夜奔赴武汉前线,到湖北武汉开展重症病例中西医联合巡诊工作,推动重症病例中西医结合救治。他紧急返回石家庄,简单收拾行李后于当日晚22:30达到武汉,接受国家卫健委重症救治小组工作任务安排。梅建强被分到第4组,这个组由1位西医专家和1位中医专家和1位当地专家3人组成,负责四至五家医院,三天一轮,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巡诊会诊,进行中西医联合救治。

年近60岁的他持续奋战,积极忘我工作,时刻冲在最前线,每天都要在几家医院内进行巡诊,需要克服穿脱隔离衣耗时费力,交通不方便、医院距离远等困难。每到一所医院后,要把这个医院内需要诊断的病人全都诊断完才能走出病区。有时候从早晨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多才能脱下防护服,吃中午饭,吃完饭之后,就要立刻赶往下一个医院,一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冒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深入ICU 病房,对危重病人临床病例仔细观察,在病人床旁通过中医四诊方法,认真收集病人资料,详细查看舌苔、脉象,综合分析判断病情,提出中医技术指导,开具处方、修正治疗方案等。每到一处都受到病人们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受邀参加其它医院大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

梅建强教授在武汉一线充分发挥了“中医急诊尖兵队”的作用,他不辞辛劳、用精湛的医术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展开肉搏战。梅建强结合自己多年在治疗新发传染病方面积累的经验,对当地医院救治工作提出中医技术指导,修正治疗方案等,通过一次次的实战,让中医药介入、全程参与得到有效落实,中西医协同查房取得明显成效,中医静脉制剂在各个医院重症、危重症病人的使用得到推广且更加规范,据统计,重症巡诊组12个组到武汉市各区及湖北11个地市进行巡查,从近70家医院中,一共筛查出约3000名重型、危重型患者。中医药参与治疗新冠肺炎得到了大幅提升,从巡查初期为40%,三轮巡查结束后达到90%,为使武汉新冠肺炎重症转危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主持组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勇战SARS的中医人,后,梅建强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再次充分发挥了中医优势,为打赢这场阻击战做出了河北中医人的积极贡献。

刘辉:“影像侦查特种兵”引入云计算 助力方舱医院CT诊查

刘辉,男,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CT磁共振科技师长、河北医科大学影像学院成像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刘辉所带的抗“疫”队伍比较特殊,全队30人均由CT技师组成,是河北省唯一一支派往前线的影像技术分队,也被称为“影像侦查特种兵”。他们在武汉的三家方舱医院倾力奋战,肩负着帮助患者快速接受精准治疗的使命。日均CT扫描人次200以上,累计扫描人次1780……3月10日下午,随着武昌方舱医院的“休舱”,他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勇于担当,奔赴一线

自参加工作以来,每年兢兢业业为数千名患者提供细致地检查和诊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辉谨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医院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多次请求院党委上武汉前线支援,并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作为一名影像科医生,他深知,为患者及时进行CT扫描可大大提高诊疗效率,从而有助于控制疫情的蔓延。

2月21日晚,他终于接到了作为第九批援鄂医疗队长带队出征武汉的通知。“当天晚上我无法入睡,一种使命和压力灌注我的全身,让我充满能量,真想快点赶过去!” 他迅速安排各项事务,简单收拾行装,从医院出发前,一向内敛的他紧紧牵着儿子的手并和妻子来了一个深情的拥抱,只说了一句“国家需要我,等我回家。” 2月22日17时许,他带队踏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

编写全国首份《方舱医院影像检查防控与质控手册》

援鄂抗疫前线的CT检查有其特殊性,在河北第九批医疗队出征前,河北省乃至全国没有可以参考的《方舱医院影像检查防控与质控手册》。队员们虽然抗疫热情高涨,但是怎样规范化扫描、规范化感控、规范化消毒等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及要求。一向强调规范化管理、科学工作的刘辉队长抓住这一首要问题,到武汉后第二天就迅速编写了《方舱医院影像检查防控与质控手册》简易版,制定了工作流程应用于队内工作规范、消毒规范及感控规范。之后迅速结合自己及队员们的工作经验,与在后方的河北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各位专家一起编写了详细版本的《方舱医院影像检查防控与质控手册》。

至此,河北省乃至全国有了可以供援鄂医学影像医疗队参考的规范化文件。该文件的编写也是河北援鄂医疗队的首创。之后,刘辉队长被河北援鄂总队编入院感防控组,负责援鄂CT工作规范的制定。

云计算改变方舱医院CT检查流程

在方舱医院运行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医护人员和患者:CT检查是新冠肺炎确诊、观察以及判断是否治愈的关键手段。然而受限于特殊时期的硬件条件,只有部分影像医生、临床大夫能看到影像,其余医护人员很难实时看到患者CT图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护工作效率,同时,患者常因看不到自己的CT检查图像情绪消极低落,影响治疗。

刘辉队长临危受命,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云计算在CT检查、传输中知识,迅速与后方技术人员联系、沟通、对接,仅用半天时间就设计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在网上随时阅片的体验令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患者们十分惊喜,“只要我拿起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我就能够清晰的看到自己肺部的变化,这我就安心了啊!”一位刚做完CT例行检查的老大爷感慨道。方舱医院迅速应用了这套系统优化CT检查流程。

患者做完CT检查后,能够第一时间收到包含视图二维码的短信。通过手机识别二维码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图像,及时了解身体状况,从而稳定情绪。经统计,累计有783名患者通过该方式查阅自己的CT图像,数十名转入定点医院继续治疗的患者,通过手机浏览CT图像的方式,将自己在方舱医院的检查结果提供给定点医院的大夫。医生也真正实现了方舱内、外的实时图像调阅及移动办公,极大地提高了CT诊断的效率。此举还省去了胶片拍照流程,减少了病毒的胶片接触传播。此项工作也被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悉,专门了解相关情况,并表示愿意提供更多的、有益于患者的医疗救治服务。

方舱医院的领导多次在院务会上表扬刘辉队长对医院CT检查流程改进的突出贡献,并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了对刘辉及第九批河北援鄂队员的认可和感激。

身体力行,凝心聚力

第九批医疗队全部由影像技师组成,全体队员在方舱工作。方舱医院的CT机房是临时搭建的样板房,墙壁铅板的厚度有限,射线的残留远高于正常要求。刘辉作为队长,又是队内职称最高、工作经验最丰富的队员。除了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经常陪同其余队员一同进舱,指导队员完成防护服及铅衣的穿着、工作站台的操作及影像图像的后处理。在他的带领下第九批医疗队队员完成CT扫描1780人次,其中他所在的班次就扫描300余人次。为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贡献着河北智慧和河北力量。

凭借超强的河北大脑和过硬的技术本领刘辉队长获得了大家的肯定和钦佩,方舱医院的一位副院长称他为:“一个值得信赖且常常给你惊喜的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在人民需要帮助之时,刘辉挺身而出,顽强拼搏,带领“影像侦查特种兵们”深入一线,真诚奉献,用行动展现了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的信仰与担当。正如他为河北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撰写的“前线誓言”中说的,“报效祖国,我们义无反顾;面对疫情,我们逆流而上;战胜疫情,我们信心百倍;疫情不退,我们坚守不退!”

阎锡新:精准制定诊疗方案 集结“硬核”力量全力救治患者

阎锡新,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河北医大二院呼吸与危重医学一科主任。作为专家救治组长,他多次在省委扩大会议及省政府疫情防控协调会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同时,根据疫情变迁,他先后主导制订四版中西医结合《河北省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为河北省疫情的防控与患者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

一、献计献策

1月16日被河北省新冠防空指挥中心、省卫健委选定为河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河北省新冠防控专家组副组长。立即着手开展对河北5万医护新冠肺炎救治与防控专业培训。并根据疫情变迁,先后主导制订四版中西医结合《河北省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作为专家救治组长,多次在省委扩大会议及省政府疫情防控协调会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包括:1、定点医院救治小组专业人员配备,各市综合医院骨干医护人员整合策略;2、省市专家每日远程会诊制度;3、危重患者收治医院省专家派驻人员安排;4、发热患者疑似病例筛查办法;5、复工返乡人员健康与流行病学调查与登记管理条理;6、河北省出院患者隔离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等等。为河北省疫情的防控与患者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

3月10日河北卫视对阎锡新领导的救治专家组进行采访充分肯定救治工作,并做了“河北:集结医护“硬核”力量 全力以赴救患者”的专题报道。

二、科学救治

自1.23日开始,对河北省各市首例确诊病例、重症与危重病例、疑难病例进行网络会诊;及时总结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与治疗效果,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定期向省委省政府、国家卫建委汇报救治现状。在每日长达8-10小时会诊后,傍晚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救治进展,坚持编写一篇“新冠日记”(已撰写46篇),在每日当晚午夜之前发布至河北省各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及诊疗团队及部分国家呼吸与危重症专业人员微信群,成为许多临床一线医生快速了解新冠救治策略与疫情防控现状的快捷简报。先后总结三篇新冠病毒肺炎救治体会,其中《非同寻常的鼠年开端:新型冠状病毒》以总编述评形式发表在《国际呼吸杂志》。

三、科研立项

在组织省市专家组开展构建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后评估模型,评估糖皮质激素使用对患者预后与病毒清除、肺部炎症病变转归影响等临床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发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项目通过国家医学研究登记备案。项目团队收集了我省初期229例确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总结与临床分型及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我省疫情防控与患者救治提供数据支持。联合科技公司开发抗体、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冠状病毒(-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研究开发 申报编号SQYFC080490)及河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发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项目编号:20277701D)立项支持。现抗体试剂盒已经获得欧盟认证,为多个国家提供产品。

四、科普宣传

2月4日联合河北知名漫画家榆木先生出版科普宣传册《画说“新冠”——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宣传手册》,由河北美术出版社以漫画的形式出版,直观形象地为大众科普了当前最为关心的个人防护知识,电子版点击率超80万、纸质版发行上万册。新浪、千龙等多家门户网站均有报道并给予积极评价。十余次接受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媒体采访,就公众如何预防感染、做好个人防护等围绕人们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作出专家解答。有关复工复产过程中疫情防范讲座视频在石家庄地铁、车站广场等地滚动播放。

李俊岭:带领团队37天赴鄂6市 累计病毒消杀面积达450万平米

李俊岭,男,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岭俊应急救援中心(岭俊救援队)负责人。7月,李俊岭在遵化市民政局注册岭俊救援队,成立至今,一直秉承以非营利为目的、打造纯公益志愿者团队的理念,专注于消防救援、国内自然灾害救援、水域救援、山地救援及社区、学校防灾减灾培训等。有固定救援人员60多人,志愿者1500多人。成立至今,参加了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火灾救援600余起,8月利奇马台风,岭俊公益消防队到山东潍坊的临朐、青州、寿光等地执行人员转移,救灾物资发放,灾后防疫消杀等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领队员奔赴各地,与病毒战斗。黄冈、孝感、宜昌、荆门、荆州、武汉……他们辗转湖北各地,阻遏疫情蔓延。

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者”

这是一支向病毒发起进攻的突击队。37天,6个城市,防疫消毒杀菌面积超过450万平方米,超2000吨防疫消毒杀菌物资送抵湖北。这是一支为抗疫筑就防线的守护者。消毒液是他们的“弹药”,疫情当前,他们奔赴各地,与病毒战斗。一攻一守之间,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防疫消毒杀菌志愿服务队用行动交出的抗疫战绩,用汗水贡献的战疫力量。

2月4日晚,湖北孝感。一通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是中建三局雷神山建设指挥部,这里需要进行消毒杀菌,请你们马上过来!”正在作业的岭俊救援队队长李俊岭接到电话,马上奔赴武汉。当时,雷神山正处在医院建设的关键时刻,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抢抓工时建设医院,在交付使用之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杀菌。

建设工地、工人宿舍、往来车辆……4万平方米的雷神山消毒杀菌作业里,队员们因为长时间工作,沉重的药水箱勒肿了双肩。“疫情随时可能和他们擦肩,消毒杀菌要做好每一个步骤,我们才心安。”队员说。

武汉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医院,随着出院人数逐渐增多,地下方舱内的病人陆续搬到楼上,地下区域腾空后,消毒杀菌工作要立马跟上。“要给武汉人民一个洁净的体育馆。”3月1日,救援队接手对方舱医院的全面消毒杀菌。方舱门外,三名党员主动请缨:“要进红区我先上。”但队员说:“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一起上!”

岭俊救援队只是加入防疫消毒杀菌支援服务队的一支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24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行动,潍坊先锋应急救援促进中心、岭俊公益救援中心、长沙蓝天救援队、河南神鹰救援队等共同汇聚成这支志愿服务力量。

黄冈、孝感、宜昌、荆门、荆州、武汉……一个月来,他们辗转湖北各地,阻遏疫情蔓延。在黄冈,队员们每天搬运30多吨的防疫消毒杀菌物资,背负几十斤重的消毒液行走在各个社区开展消毒工作;在荆州,队员们夙兴夜寐,对市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宾馆、街道等重点区域不留死角、全面消毒。

防疫消毒杀菌物资数量多、体量大,为了保障按时配送,志愿服务队专门在山东潍坊设立物流中心,组建包括8台30吨的拖挂卡车、40多名志愿者在内的物流运输志愿服务车队协助物资转运。当了解到各地支援湖北医疗队一线医务人员防护物资不足时,队员们把自用防护用品尽可能分给各个医疗队,尽管只有几十上百件,但已倾尽他们的最大努力。

每次消毒杀菌结束,回到宾馆吃上饭已是夜里10点多。李俊岭说:“我知道把自己封存在一个小空间是安全的,但为了帮到更多的人,我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疫情不退,我们不回。”

村民财产的“保护神”

遵化的乡村大多地处燕山山脉,部分农民朋友消防意识薄弱,且农村基础建设并不是太完善,村庄内道路宽窄不一,杂物堆放严重,而各种火灾火险隐患时刻威胁着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有火灾突发状况,消防队救援车辆最少需要半小时才能到达。所以,岭俊消防救援队队长李俊岭自费购置一台消防车,小型消防车灵动便捷,适应乡村的地形路况,能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将火灾损失大幅度减少。

家乡的燕山山脉大面积原始森林绿植覆盖,森林消防是每个人的责任,于是岭俊公益消防队队员自费参加消防专业培训,技能学习,采购专业消防设备。主动学习各项救火知识,实行安全救援,科学救援的理念,队员们以务工、务农谋生,尽管工作劳累,却每周都要利用空闲时间集合训练两次。

8月九寨沟地震,岭俊公益消防队情系灾区,6名队员远赴灾区10天,奋力救援在一线!

上海PUE 潜水俱乐部两名潜水员在潘家口水库溺亡,岭俊公益消防队18名队员连续13天在打涝现场,直至任务结束。

8月“温比亚”台风寿光水灾,6名队员8天时间义务救援。

8月利奇马台风,岭俊公益消防队接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委派,到山东潍坊的临朐,青州,寿光等地执行人员转移,救灾物资发放,灾后防疫消杀等工作,6名队员9天时间。

9月初,因玲玲台风影响破坏,冮西一带出现疫情。再接平澜公益基金会委派,3600里急驰救援。在江西宜春樟树市,新干县,丰城市等区域进行对登革热疫情的驱蚊,灭蚊任务。6名队员10天时间,中秋节在疫区度过。

截至目前,公益消防队已参加了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的火灾救援600余起,其中包括几十场山场火灾,城市火情,乡村火险,救援范围不断扩大,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不断的融入资金,添置消防车,风力灭火机等设备。

安全知识的“宣传员”

一次次的悲情火灾,让岭俊公益消防队的队员们心痛不已。“防”大于消,于是他们把“防”划为重点,多次组织公益消防知识宣讲宣传,深入各乡丶镇丶村和山林区人口密集地进行隐患排查和发放宣传单,组织演练火灾逃生等培训。经过不懈的努力,岭俊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熟知的防火救援队,成为了政府的火灾防减辅助力量。

同时,他们还进行溺水打捞,车祸救援,院前急救等救援活动。更值得说的是,为防止更多溺亡现象的发生,他们进入校园做防溺水课程宣讲200多场,辅助各级政府单位和社会力量防灾减灾。

陈忠林:无偿捐赠1500万医疗设备驰援湖北

陈忠林,男,现任秦皇岛市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皇岛开发区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物。多年来,在致力于创造卓越市场品牌的同时,他一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曾多次向陕西、甘肃、江西、河北贫困地区捐献资金、医疗设备以及其他物资。当湖北新冠病毒爆发后,他又毅然捐出了价值1500万元的医疗设备,驰援湖北抗击疫情。这一举动受到了新华社、人民网、学习强国网、河北日报等百余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央视《新闻联播》、河北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等专栏连续报道。

陈忠林,出身于普通的农家,经多年艰苦创业,创建了两家高新科技企业,现任秦皇岛市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皇岛开发区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物。多年来,在致力于创造卓越市场品牌的同时,他一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曾多次向陕西、甘肃、江西、河北贫困地区捐献资金、医疗设备以及其他物资。

当湖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局部爆发后,他又毅然捐出了价值1500万元的医疗设备,支援湖北咸宁抗击肺炎疫情。

这一举动受到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学习强国网、凤凰网、新浪网、长城网、东方网、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秦皇岛电视台、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等百余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央视《新闻联播》、河北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你早京津冀》《京津冀大头条》《今日资讯》《新闻6号线》《战疫情》等专栏连续报道播出。

春节假期,本是中国人民欢庆的传统假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却突然在局部爆发。得知疫情消息后,陈忠林迅速通过电话和企业微信联系了正在休假的在秦管理人员,紧急成立了防控应急小组,并亲自担任组长。

了解到湖北省咸宁市医疗机构尚不具备功能医学评估及非药物干预技术条件的情况,陈忠林马上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取得联系,表示要无偿捐助一批功能医学医疗设备,支援咸宁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

“同胞有难,理当支援;回报社会,义不容辞!”陈忠林说,“惠斯安普是在各级政府帮助下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为防疫防控工作出一份力。我们虽然没有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物资,但我们的HRA设备可以评估肺功能状况,PMR微循环修复系统可以辅助肺功能康复,ERS红细胞聚集康复系统可以促进红细胞携氧能力。作为一家医疗设备企业,我们要心存感激和善良,做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

惠斯安普公司把要捐献的医疗设备情况传给咸宁方面后,咸宁市中心医院和咸宁市中医医院很快发来回函,希望尽快接收到这批设备。陈忠林立即指示应急小组,抽调10名家在本地且半个月内没有去过外地的员工返厂上班,抓紧调拨设备,进行调试、检测、打包、装箱。他特地嘱咐车间负责人,做好厂区消毒和通风,给每位员工配发口罩。考虑到目前公路跨省运输路途较长,且手续较多,在加紧设备准备的同时,陈忠林安排专人紧急联系秦皇岛几家物流企业,要求不惜代价也要将这批设备尽快运到咸宁。

疫情防控,重在重点人群患病风险筛查,在这方面,HRA功能检测具有独特的优势。陈忠林希望以功能医学手段,支持患者实现器官功能评估与辅助康复,并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健康护卫。

经过应急小组和加班人员整整3天的紧急筹备,价值1500万元的10台(套)大型医疗设备终于在2月5日中午顺利装运到物流公司两辆货车上,正式发往咸宁。

陈忠林是秦皇岛开发区两家高新技术企业惠斯安普和前景光电的董事长。多年来,在致力于创造卓越市场品牌的同时,他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曾多次为秦皇岛北部山区贫困家庭送去援助金;为贫困地区小学的孩子们捐赠图书、体育用品等慰问品……

8月,陈忠林积极配合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全民健康医疗产业集团,先后在甘肃渭源、新疆阿勒泰地区开展了以功能医学疾病早期筛查活动为主的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工作,让偏远地区百姓人人有健康,人人有保障。12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心工程健康扶贫公益行活动走进江西赣州,陈忠林向赣州捐献了价值118万元的医疗设备,帮助老区改善基层医疗水平。

从 开始,他连续三年出资帮助秦皇岛网球协会发展民间网球运动,赞助秦皇岛举办网球联赛;他还连续两年出资举办了秦皇岛网球公益夏令营,让适龄孩子们在暑假可以免费学网球。夏天,陈忠林参加了甘肃商会秦皇岛分会在甘肃靖远组织的扶贫活动;他成立起前景光电志愿服务队和惠斯安普志愿服务队,组织企业青年志愿者连续两个月到秦皇岛市20个居民社区开展了公益健康科普和送健康活动。

在惠斯安普公司的员工手册上有陈忠林写的这样一段话:“我们要坚持我们的梦想,未来因工作而被社会尊重,因工作而被别人羡慕,因工作而被家人爱戴!”陈忠林一直引领着员工,在创造企业财富的同时不忘承担社会责任、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让每一名员工为自己是惠斯安普人而感到自豪、骄傲。

孟宪升:基层干部连续奋战34个日夜 牺牲在抗疫一线

孟宪升,男,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吴桥县于集镇党委书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孟宪升作为吴桥县于集镇党委的“班长”和“主心骨”,带领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冲上了防疫第一线。他带病工作,每天一袋中药、一个装满资料的公文包是他的日常标配,一个口罩是他的防护装备。他连续34个日夜坚守一线,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因劳累过度,不幸于2月28日因公殉职,47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抗“疫”路上,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英勇抗“疫”、甘于奉献的壮丽赞歌。

2月29日,吴桥干部群众含泪送走了一位优秀的党员干部——于集镇党委书记孟宪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带病工作,连续34个日夜坚守一线,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因劳累过度,不幸于2月28日因公殉职,47岁的生命永远定格了抗“疫”路上,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英勇抗“疫”、甘于奉献的壮丽赞歌。

“如果早来一天,还有救治的希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乡镇首当其冲成为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沿阵地。孟宪升作为于集镇党委的“班长”和“主心骨”,带领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冲上了防疫第一线。

在这个特殊春节,他顾不上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顾不上陪伴在外上学放假回家的女儿,顾不上自己身患糖尿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大年三十就返回到镇上,第一时间牵头成立了于集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班子会,全面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不顾虚弱的身体带病坚持战斗在一线。每天按时参加全县疫情防控汇报调度会,会后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并深入一线就村口路口查控、返乡人员排查隔离、联防联控措施落实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34个日夜坚守岗位,从未休息。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轻伤不下火线,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每天一袋中药、一个装满资料的公文包是他的日常标配,一个口罩是他的防护装备。早在去年下半年他就因病在天津住院治疗了半个月,出院时,医生不建议出院,他却说“单位事情太多,我不能再住院了,我自己注意就是了。”按照医嘱,春节后他应定期复查,但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对复查的事他一拖再拖,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离世前几天,镇长看到他精力大不如从前,多次催促他回家休息,都被他拒绝了,他说,“现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这么严峻,在这个关键时刻,咱们不能掉链子。”

防疫期间,妻子孙秀哲打电话叮嘱他,“你身体不好,一定要自己多注意,工作重要,命也要紧呀!”但孟宪升仍然放不下镇上的工作,26日参加完县日调度会后,感到身体不支,不适症状更加严重,才在镇长多次催促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和交待后,动身去天津检查治疗,临行前,还不忘带上疫情防控的文件资料。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7日入院检查后就陷入昏迷状态,医院直接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下午4点20分县防控工作群下发通知,孟宪升刚好清醒,在工作群中他第一个回复,回复后又陷入昏迷。当晚病情急速恶化,经多次抢救无效于2月28日0时12分去世,确诊为浓毒血症,医生说,“这个病与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如果早来一天,还有救治的希望。”

“疫情一日不除,我们就一日不撤!”

于集镇位于吴桥县中部,距离县城20公里,下辖40个行政村,2.5万人,县道南吴路以及于于路等3条乡道穿境而过,过往车辆多,人员流动大,这给于集镇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于孟宪升来说,全镇40个村就是他的“主战场”,全镇2.5万余名干部群众就是他的“战友团”。“在这个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我们全镇党员干部就要冲到一线,疫情工作压力越大,越要彰显共产党员的本色,大家一定不能有丝毫懈怠,一定要确保这项工作万无一失。”这是孟宪升在镇党政领导班子会上发出的动员令。他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带头做的。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坚持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带领镇村干部入村排查外来人员,巡查集镇商户企业,督促群众和商铺做好消杀和测温,特别是对从武汉等重点地区返乡人员管控工作,严格实行包联责任制管理,确保返乡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不外出,随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坚决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他一直坚持24小时在岗在位,像战士一样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出击。一天晚上,接到某村支部书记紧急电话汇报,两名19岁青年在体温异常、有发热症状的情况下,硬要闯卡进村,他火速赶到现场,果断进行处置,亲自将两名闯卡青年带至镇医院,并全程陪同检查,当得知结果为扁桃体发炎造成的发热后,对两名青年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将该情况及时上报,闯卡事件得到有效处置,此时,已是零晨时分,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镇上。

疫情发生之初,不少群众对疫情防控的认知模糊,有的重视不够,也有的谈“疫”色变。对此,疫情期间他特别注重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先后安排镇防控办制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问答》、《关于关闭镇域内所有大集的公告》等各类资料1万余份,通过农村大喇叭广播、张贴公告、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形势,引导群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提高了全镇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鼓舞了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孟宪升注重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引领群众,在他的指导推动下,全镇成立党员先锋队40个、志愿服务队40个,村村划分了党员责任区,镇村两级干部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对全镇40个村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地毯式排查,并严格实行登记造册、备案管理、值班值勤、“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构筑起了一道道严密的抗“疫”防线。疫情防控期间,全镇所有婚事、喜宴全部推迟,白事简办,没有出现任何聚集性事件。

他主动下沉一线,全天不定期深入卡点督导指导工作,有时零晨还在督导调度,一线检查工作,经常夜间在工作群中和大家沟通,鼓励大家坚守岗位,做好值守执勤工作,他的这种奔波一线、夙夜奉公的精神,使镇村干部倍受鼓舞和感动。他个人带头捐款,并号召镇村党员干部群众踊跃捐款捐物,全镇累计捐款42万元。“疫情一日不除,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就一日不撤!”坚定有力的声音,无不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忠诚本色。

“家里的事情你顾不上,想吃的蛋糕也没有吃上。”

孟宪升是个在关键时刻务实担当的领导干部。该镇于南村每年都有一批村民利用春节年前后十多天时间,去天津丰田汽车神技夹具有限公司打短期工,考虑到今年疫情原因,孟宪升担心年后务工人员自行返乡感染风险较大,先安排两名班子成员去天津交通勘察和人员接洽,又紧急决定派出11辆小车,将51名务工人员分期分批“点对点”接回,回吴后,这些人被直接送至医院进行体检、测温、消毒,直到检测结果一切正常后,即对务工人员严格进行了居家隔离,51名务工人员和所在村干部群众,无不对党委、政府的果断处置措施挑指称赞。

在事关群众安危冷暖的问题上,孟宪升又是一个忧民爱民的领导干部。正月十五后的一天,孟宪升下乡时,有村干部向他反映了群众吃菜难的问题:“孟书记,我们村好多人年前准备过年的菜已经吃完了,菜店的菜也卖完了,我们老百姓吃不上菜,领导们要多给我们想想办法啊。”他立即深入镇上几家超市实地了解供应情况,第一时间向县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和协调,并迅速在各村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帮办采购制度,确保了疫情期间生活物资市场的正常供应。他还念念不忘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年老体弱等弱势群体,为有需求的困难群众提供日需帮购、上门服务,让困难群众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实时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在工作中,孟宪升一贯政治坚定,对党忠诚,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他扎根基层、忘我工作,廉政勤政、务实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忠实履职尽责,上级安排的任务总是能够出色完成。在担任桑园镇镇长期间,该镇作为县城驻地镇,征地拆迁任务重,他总是冲锋在前,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力度大、办法多,而且注重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去年2月份调任于集镇党委书记后,面对该镇遗留问题多、信访工作压力大的实际,他把信访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对重点人多次面对面接触,逐一谈心,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对缠访闹访户情况调查摸底,定方案、定措施,逐一把问题解决到萌芽状态,有效杜绝了越级访。

工作中,孟宪升“锦上添花”的事做得不多,做得更多的是打基础利长远“雪中送碳”的事情。该镇种植梨树的村较多,由于没有很好的解决贮存问题,出现了种植户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协调跑办冷库项目,帮助群众解决这一难题,目前,该项目正在推进落实中。工作中他讲民主讲团结,与班子成员勤商量勤沟通,不搞“一言堂”,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个人威信。

“在宪升的心中,好像只有工作,没有儿女情长!”妻子这样评价一直深爱着的老公。3月1日,是孟宪升的生日,女儿为他提前订制了蛋糕,准备为父亲小小庆祝一下。如今人天两隔!女儿哭诉:“老爸,你心里装着工作、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装着自己,我为你订的蛋糕你再也吃不上了!”

任延军:好村医连续25天日行5万步奋战抗疫一线 不幸殉职

任延军,男,52岁,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后裴里村乡村医生。自1994年起担任本村乡村医生以来,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平常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疫情发生后,他不惧危险、冲锋在前,第一个向村里递交了请战报告,主动担负起全村村民的健康排查工作。20多天时间里,他先后进行了四次全村大排查,每天三次挨家挨户上门对重点检测人员测量体温,坚持为患病村民上门送医送药,并负责全村的排查登记、信息上报工作。2月16日凌晨,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

2月16日凌晨3点,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25天的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后裴里村乡村医生任延军,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

任延军,男,52岁,系辛义乡后裴里村人,自1994年起担任本村乡村医生以来,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平常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任延军作为乡村医务工作者,不惧危险、冲锋在前,第一个向村里递交了请战报告,主动担负起全村村民的健康排查工作。村里返乡人员较多,重点监测任务非常艰巨。任延军每天从早晨开始排查到晚上九点之后,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天气严寒从未说过冷,喊过苦,饿了泡一包面,啃几口馒头,充充饥,就马上回到岗位继续排查。20多天时间里,他先后进行了四次全村大排查,每天三次挨家挨户上门对重点检测人员测量体温,坚持为患病村民上门送医送药,并负责全村的排查登记、信息上报工作。

看似简简单单的工作,可干起来并不轻松,由于这些人员居住地不集中,任延军需要日行5万步以上将整个村子走上一遍。任延军在对重点检测人员测量体温时不仅会向他们宣传防疫知识,还会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常安慰鼓励他们:“别害怕总会过去的,我们要相信国家!”在繁忙的医务工作之余,任延军主动到村里的疫情防控点值守,为进出村的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每天都要不停奔波,工作达15个小时以上,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

繁重的工作终于压垮了这个村民口中的好医生,硬汉子任延军。任延军人生的最后一天,还战斗在疫情岗位上,为返乡人员测体温、报信息。2月15日晚上九点半,连续奋战了25天的任延军拖着疲惫的身体终于回到家里,他告诉家人说太累了,想睡觉,还说明天的工作可能会稍微轻松一些,他可以喘口气,休息一下。不料凌晨三点,任延军突发心脏病永远离开这个世界。“我听到这个消息脑子也是嗡一下子,有些不敢相信,头一天晚上他还来给我测体温了,知道了这事心里特别难受,真是太可惜了。”村民任志辉说。

任延军去世后,家人响应政府号召,遵照他生前一切服从抗疫安排的遗愿,只有近亲属参加,一切从简。当天下午就将他的遗体安葬。

金秋芳、马国儒:党员夫妻奋战社区抗疫第一线 为群众筑牢安全堡垒

战疫情,党员夫妻齐上阵。在承德市双滦区钢城街道凤凰社区有这样一对党员夫妻,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主动请战,双双奋战在社区抗击疫情第一线,成为疫情防控中的“最美党员夫妻”。

一大早,凤凰社区金秋芳、马国儒夫妇便来到了社区居民苑凤芹的家中,在近几天的排查中,金秋芳得知苑凤芹感冒伴有咳嗽的症状,便一直放心不下。

凤凰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共1647户,常住人口4026人。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式和繁重的排查任务。有着35年党龄的金秋芳主动请战。自大年初一开始,金秋芳每天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和大家一起完成任务,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金秋芳:前两天下一场雪,那两天特别冷,因为是从早晨八点到晚上六点(巡逻),然后他就是挺心疼我的,因为冷呀,毕竟岁时也不是说小,站这一天,他就主动出来跟我(站岗)站一会,觉得确实是应该是自己站出来的时候了,然后他说我跟你一起参加这个义务(巡逻)队吧。

马国儒:一开始是她出来参加志愿者巡逻队,我在家给他做后盾吧,就是支持她,出去一天回来能吃得好,喝得好,再后来出现这次疫情以后,她出来外头(站岗)也挺辛苦的,作为男人,也是党员,作为一个男人我跟着你一块出去,咱们俩都去。

金秋芳夫妇都是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金秋芳退休后便参与到社区的工作当中,成为了社区的志愿者,义务巡逻队队员,妻子的忙碌,身为丈夫的马国儒不仅看在了眼里,也疼在心上,同样作为一名党员的他,决定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妻子的爱与支持,不仅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还主动请缨和金秋芳一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配合默契,成为最佳夫妻搭档。

金秋芳:因为我俩有共同的目标,因为都是党员,必须在党需要的时候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们俩尽力做一个,做不好吧,但是能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争取我俩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发挥党员的(作用),退休了,发挥党员的余热吧。

马国儒:互相配合、互相鼓励,把这次疫情在社区和各级领导的领导下,战胜这次疫情,保护好这片热土,完成一个党员的责任、使命。

妇唱夫随,金秋芳和马国儒夫妇在社区防疫工作中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迎面扑来之际,双滦涌现出一批有责任、敢担当的一线防疫工作者,他们中不仅有“夫妻档”,也有“母子军”、“父子兵”,他们主动舍弃假期,做特殊时期的逆行者,他们携家人一起积极投身入到疫情防控狙击战中,守百姓平安,护国家安宁。

凤凰社区书记张凤芝:因为凤凰社区属于老旧小区,没有一个楼是带电梯的楼,都是六层的楼,他们每天和社区干部一起,夫妻二人每天都大约得入户100来户,对他们俩这种精神我非常感动,因为非常感谢,正是有这些咱们的党员志愿者和咱们的热心居民的大力支持,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对战胜这次疫情我们有非常大的信心。

刘克锋:口罩生产商全力保生产 并承诺只捐不卖

刘克锋,中共党员,雄县政协常务委员,河北华胜塑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1月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在口罩这一最基本的疫情防控物资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作为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机械的企业负责人,刘克锋同志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号召,从正月初四开始,便带领研发团队连夜设计、制作口罩制作机械,并与合作伙伴李广生共同立下了“只捐不卖,生产的口罩全部捐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铮铮誓言。

刘克锋,中共党员,雄县政协常务委员,河北华胜塑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刘克锋同志秉承科技报国理念,积极带领团队开拓创新、转型升级。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他成功将公司从塑料设备生产商转型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中医药贴剂自动化设备高新技术企业,并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政策,打造了一批以高端医疗敷贴生产线、膏药自动生产设备、药贴合成机、儿童水凝胶退热贴生产线为主的四大类全自动、高端、智能中医药贴剂生产设备。他坚持科技引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坚持以科技创新助力国家经济发展,目前已申请专利60余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申请德国国际专利2项,已授权1项。

1月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在口罩这一最基本的疫情防控物资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作为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机械的企业负责人,刘克锋同志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号召,从正月初四开始,便带领研发团队连夜设计、制作口罩制作机械,并与合作伙伴李广生共同立下了“只捐不卖,生产的口罩全部捐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铮铮誓言。

在机械研发过程中,凡是能够采购到的零件,他都不惜一切代价进行采购;因物流停运无法采购的,他就全部用纯手工打磨完成。到正月初七,仅用三天时间,一台半自动无纺布口罩生产设备主机和四台人工配件设备亮相成型。为尽快实现投产,刘克锋和李广生自掏腰包采购原料、防护服、头套、脚套等防护用品,并同步抓紧完善相关手续;工人不开工,他就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做义务工。经过一天的调试,正月初九成功实现试生产。

2月7日(正月十四),首批2万个一次性无纺布口罩生产完成。2月9日,经严格的消毒、晾晒和安全检测等环节后,这批饱含着对国家和群众深爱之情的防疫物资,被捐送到县疫情防控办公室。

截至2月10日,刘克锋和伙伴李广生已累计捐献30000余只。其中:为各乡镇、村和各小区一线值勤人员捐赠10000余只;正式捐赠给县政府20000只。

目前,后续即将捐赠的口罩正在赶制生产。同时,更多设备的生产、研发、改进正在日夜进行。刘克锋表示,疫情一刻不尽,生产一刻不停!

王海新:冲锋在机场战“疫”最前线 全力打赢外防输入保卫战

王海新,男,河北机场管理集团石家庄机场地面服务部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旅客下机后转运效率低,就增加摆渡车,在机下增加摆渡车引导员,及时调度车辆……在王海新“穿针引线”的指挥调度下,流程衔接顺畅、安全有序,机场各相关岗位与联检单位的配合也越来越高效。“疫情期间,旅客也会焦虑害怕。”在做好协调保障的同时,王海新带领大家及时关注旅客需求,用行动践行让真情“不隔离”,使旅客真正体验到了“家”的温暖。航班到达立马上岗,工作结束迅速隔离。近一个月没回家的王海新仍在航班安全保障最前沿战斗着。

下机旅客引导摆渡、机组人员服务保障、发热旅客行李清关、旅客托运行李交付……从国际客运航班降落在石家庄正定机场的一刻起,王海新和同事们的工作就开始了。作为河北机场集团地面服务部党委书记,3月24日起,王海新带领着155名地面保障人员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石家庄正定机场承担起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重要任务,并从3月中旬开始制定针对入境国际航班的保障方案。

地面服务部是保障工作中与旅客接触最密切的岗位,他们肩负着旅客服务、机组保障、行李处理等任务,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却又繁杂琐碎。这些别人眼中的困难,正是王海新“一定要上”的原因。

“我全程参与了整个流程和工作方案的制定,明白现场情况一定会与先前预案有所出入,需要有人及时进行调整把控。这个人就应当是我,责无旁贷。”他说。

3月24日,石家庄正定机场迎来首个经停分流航班。那是王海新难忘的一天,他和同事们“空腹”工作了15小时。

“凌晨4点,我们在专家指导下穿好防护服后就上岗了。为了节约防护服,其间大家不吃不喝,没有上过一次厕所,还要搬运大量行李,登记发热旅客信息上报。所有工作结束已经晚上7点,有的人临近虚脱。”王海新说。

首个航班保障结束,身体疲累的王海新却无心休息。他迅速召集相关人员对首日保障流程进行复盘,梳理短板以提升效率:旅客下机转运效率不高?那就在机下增加摆渡车引导员,及时调度车辆;现场查找行李时间过长?将行李按旅客姓名的首字母排列,一目了然;多次消毒后行李票信息模糊?设置模糊行李摆放专区,按大小和颜色摆放……

堵点接连被疏解,但大量行李的清关交付问题仍然突出。“国际航班旅客行李较多,所有旅客的托运行李都是由行李分拣人员负责清关,压力大、耗时长、体力不支。”王海新说。

自第二个航班保障起,王海新果断取消岗位界限,让其他岗位保障人员结束工作后,都来支援行李分拣,他也与大家一起干。经过调整,后续航班的400多件行李仅用5小时就完成了清关交付,用时大幅缩减。

经停分流航班保障需要机场、疾控、边检、海关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作为地面保障负责人,王海新积极协调:与边检沟通,在办理入关手续的同时做好行李信息登记,确保行李及时准确转运;联系海关,扩大行李提取区,避免旅客聚集;对接医院,及时准确交付发热旅客行李。

同事们说,正是王海新事必躬亲的一次次细致协调、从对讲机中发出的一声声清晰指令,使得地面保障愈发高效有序。

航班到达立马上岗,工作结束迅速隔离。近一个月没回家的王海新仍在航班安全保障最前沿战斗着。

何岐兰:组建爱心车队免费接送抗疫工作者 累计里程达17000余公里

何岐兰,女,1969年出生,张家口市桥东区居民。疫情发生后,为了让防疫人员免去后顾之忧,何岐兰组建巅峰爱心车队,义务载送防疫战线一线职工服务。车队专职接送医生、警察、值守人员等,特别是夜间回家的女同志。为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车队每次出车都仅拉一人,完成后及时全车消毒杀菌,确保乘坐人员安全。何岐兰作为队长,一边希望为更多的一线防疫人员服务,一边时刻担忧着队员们的健康安全,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接送几次一线员工,减少队员们出车次数。从2月5日到现在,何岐兰的手机保持24小时在线服务,有身体不适的乘客、有位置偏远的乘客都是她冲在前,她自家的两辆车每天穿梭在市区的大街小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行驶里程累计已达3400多公里。截至日前,队员们义务接送桥东区总工会、区民政局、区统计局、街道乡镇等单位防疫人员达700余人次,行驶里程累计达17000多公里。

公交停运后,为了让防疫人员免去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途上的后顾之忧,何岐兰、马修海夫妇立即将家中的出租车、私家车同时启用并通过广播电台发出“防疫一线工作者,我们送你回家!”的义务接送号召,夫妇二人的举动得到了10名队友及1名私家车主的积极响应,他们组建了巅峰爱心接送车队。巅峰爱心车队全体队员为这支接送车队捐款购买防护用品,何岐兰发动一切资源为队员们购买N95口罩、手套和消毒用品,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4日防护用品到位,发放到每位队员手中。2月5日,巅峰爱心接送车队开启义务载送防疫战线一线职工服务。车队专职接送医生、警察、值守人员等,特别是夜间回家的女同志。为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车队每次出车都仅拉一人,完成后及时全车消毒杀菌,确保乘坐人员安全。

针对出车量逐日增大的实际,何岐兰与队员们商议制定科学接送方案,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分别接送桥东区、桥西区、经开区人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公交运营逐渐恢复,白天车队出车次数减少,但是在晚上公交停运后,就到了车队忙碌的时候,他们凌晨12点以前没回过家,总要把最后一批站岗人员安全送回家之后才收工。

何岐兰作为队长,一边希望为更多的一线防疫人员服务,一边时刻担忧着队员们的健康安全,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接送几次一线员工,减少队员们出车次数。从2月5日到现在,何岐兰的手机保持24小时在线服务,有身体不适的乘客、有位置偏远的乘客都是她冲在前,她自家的两辆车每天穿梭在市区的大街小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行驶里程累计已达3400多公里。截至日前,队员们义务接送桥东区总工会、区民政局、区统计局、街道乡镇等单位防疫人员达700余人次,行驶里程累计达17000多公里。

疫情期间,除了每天义务接送一线防疫人员外,队员们还积极参与慈善义工联合会和腾讯平台一起捐的活动,何岐兰说:“我们捐的钱虽然不多,但这是我们对武汉人民的问候和关心,让武汉人民知道我们和他们同风雨,共患难。只要疫情一天不结束,我们车队就一天不收工!”

陈玉兰:以忠尽孝 坚守战“疫”一线

陈玉兰,女,中共党员,1967年生,廊坊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陈玉兰主动请缨、不惧危险,奋战在确诊病患救治的最前沿。防控疫情期间,陈玉兰的母亲因病去世,因岗位特殊和疫情防控需要,陈玉兰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也没能参加老人的葬礼。她化悲痛为力量,将忠孝凝为救死扶伤的亲情和大爱,始终坚守在救助患者生命的第一线,是“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的“逆行者”。2月,陈玉兰被廊坊市文明委认定为第四届“最美廊坊人”,同时被授予“时代新人·廊坊楷模”、“时代新人·廊坊好人”等荣誉。

冲锋在前,主动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

陈玉兰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已经瘫痪在床一年多。农历腊月二十九,陈玉兰帮母亲擦洗完以后,按照农村的习俗,特意把自己缝的一个寓意祝福的红葫芦戴在她身上,祝愿她健康长寿。可是没想到,这次和母亲的见面竟然成了永别。

农历大年初一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斗争异常严峻的形势下,陈玉兰和其他几名同事主动请缨来到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加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廊坊市指定的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进驻市三院,就意味着要被隔离。到这里工作的医生、护士要吃住在医院,出去之前要隔离14天。

“我是党员,又经历过非典,和年轻的同志比算有点经验,我不来谁来!”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的陈玉兰,在“大战”面前毫不退缩。

面对风险,无所畏惧与病毒日夜奋战

穿上隔离服,带上两层口罩,还有护目镜、帽子——每次进入工作区域,陈玉兰都要“全副武装”。在这里,她的任务是帮助制定疫情期间工作流程及应急管理预案,完善临床需要的检测项目等。白天要对患者的尿、便、血液等各种标本进行检验,检验工作有很大风险,比如,对血液进行离心处理时,产生的气溶胶对工作人员有病毒暴露的风险。夜里有情况,她也要随时处理,24小时待命。每次进入隔离区域,至少4个小时才出来轮换一次。在里面待太久,两层口罩勒久了,人就会感觉缺氧。

陈玉兰说:“每天接触患者的检验标本,说不害怕是假话,但穿上了这身白大褂,就想尽最大努力挽救病患!”

以忠尽孝,化悲痛为战胜疫情的勇气力量

1月30日,农历大年初六,陈玉兰在第三医院工作的第六天。早晨8时30分,刚要进入工作区,陈玉兰的手机响了,她的心猛地一沉。就在一个多小时前,姐姐来电话:87岁的母亲病重,已滴水不进。果然,电话是丈夫打过来的:“你要挺住!咱妈刚走了……”这一刻,陈玉兰泪如雨下。就在昨晚,她还通过微信视频,见到母亲在吃饭、喝饮料,谁能想到,一夜之间老人就……

陈玉兰的母亲就住在廊坊市开发区,与她所在的工作地点相隔不过十几公里。母亲去世当天,她单位的同事、领导都去家里慰问,而最应该到场的陈玉兰,却因背负着特殊任务,不能去送母亲最后一程。就在30日这天中午,陈玉兰母亲的遗体被送去火化。“非常时期,一切从简,什么仪式都没有。好在我听说妈妈走的时候没有任何痛苦。”陈玉兰说。

母亲离世的消息传来时,院领导特意打电话慰问陈玉兰:“如果需要休整,随时有人替换。”但她坚定地说:“既然上了前线,就一定完成好任务,坚守岗位,不辜负大家的关心期望!”她化悲痛为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将忠孝凝为救死扶伤的亲情和大爱,坚守在救助患者生命的第一线,鼓舞着全市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陈玉兰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她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她恪尽职守、爱岗尽责,她她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