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音乐家》:中国新时代史诗电影的新希望

《音乐家》:中国新时代史诗电影的新希望

时间:2023-02-16 15:55:29

相关推荐

《音乐家》:中国新时代史诗电影的新希望

在过去的里,若要评选一部让我感到最为震撼,印象最为深刻的国产电影,那么电影《音乐家》当之无愧。

对于这部讲述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苏联时期的电影,网络上的诸多平台给出的评价并不算高,不过这是情有可原的。

其一

这部电影所采取的拍摄手法和故事的叙事结构十分浪漫。

没有采用:铺垫—冲突—反转—揭秘—高潮—总结的传统情节设置。而着重于对历史和社会背景,以及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的刻画。违背了中国观众一贯的观影习惯。(通俗点讲就是重人物,轻故事。)

其二

该片信息量过大,给观众留下大量思考空位的剧情与台词设计。

例如一个申请参军的音乐家遭到了拒绝,军官的理由是:“培养一个音乐家不容易,但战争总会结束的。”这种背后潜藏着丰富信息量的台词和剧情在该片中比比皆是(后文有分析),对不了解一些背景知识的观众观影带来一定的困难。

其三

剧情设计一反传统:平凡—受刺激—奋发—成就事业的传纪电影套路。

将更多的画幅和时长,交给了对历史背景,对战争的探讨,更多展现在战争中个人的渺小。全片中的冼星海都是弱小的,而这种弱小中蕴含着的伟大往往需要深入思考才得以把握,在增加了影片的思考空位的同时也增加了观影难度。

其四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

长久以来主旋律电影在观影群体中都存在着先入为主的沉锚效应,即还未观看就事先否定,带着主观偏见去观看这类电影,自然不会得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往往由于偏见的存在,而将观影彻底流为找茬。

如的《建军大业》在还未上映就饱受争议,无论是在故事叙述,演员选角,导演选择都饱受诟病,但最近两三年来,《建军大业》评价逐渐向好,都是对过去待有偏见的评价的修正。

那么,《音乐家》这部电影到底好在哪里,又何以值得更高的评价?

一 拍摄手法和叙事结构上的现代化

这片的拍摄手法与叙事结构(指重人物,轻故事)实际上在较为先进的电影制作中已经较为普遍,甚至达到了逢剧情向的文艺片必用这样的叙事结构的烂大街的程度。

但在国内尚属新颖,只有少数大牌导演才能够进行这样的尝试。(姜文的《邪不压正》也是较为现代的叙事结构与方式。因此在国内也很有争议。)当前中国电影与世界优秀电影实际上存在着一些脱节,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电影发展过快,但社会观影素质难以在短时间内跟上电影技术发展。也因此导致许多在中国反响热烈的电影在国际上不受重视,而诸如《路边野餐》这样理念较为先进,符合当前世界电影发展潮流的影片在中国内地不受观众认可。

为什么说此种拍摄手法与叙事结构先进。这与现代文学发展是分不开的。

在资本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个人的束缚是越来越严重的。

在中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骑士文学,这根源于当时的封建社会体制,农民的生产主要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在人均耕地和面积极大的欧洲,养活一个家庭,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劳动。(如电影《音乐之声》中,只需要在春天播种,然后让牛自行吃草,人们就开始唱歌跳舞。这与中国历史是不同的,因此中国的文学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仅仅局限在士阶层,长期无法通俗化。)

因此,个人生活具有的自由性,为大批以历险猎奇为主线的骑士小说的出现带来了客观条件。这既满足人们的日常娱乐需要,同时也来源于一些确有存在的真实社会实践。

而在资本主义出现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达,促使人们的生产不再为了保证生存而是为了交换并满足自身的欲望,随着更多农民的耕地被剥夺,农民必须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以维持生存。

大批的失业农民,竞争少数工作岗位,因此资本家可以大肆压低劳动力价格,进一步造成失业农民必须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劳动中,人的自由开始受限。

而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出现,机器不断的代替人工,致使更多的工人失业,必须竞争更少的岗位。这一现象促使了这一效应(社会束缚)的继续增强。

也因此,当资本主义出现后,旧的骑士小说就迎来了终结——人们不再具有历险与猎奇的可能性。(也因此《堂吉诃德》的伟大恰在于讽刺了这一历史事实。)

于是在外部世界已经没有了足以探索的空间与自由后,现代文学转向了对人物内在世界的探索。即人物的刻画在作品创作中越发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故事则居于其次。

现代电影,实际上是在新的时代对文学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载体。在电影发展的初始阶段,电影还属于庸俗娱乐,而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电影同文学困境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共同导致了今天的电影也越来越重视人物,而轻视故事情节。使电影产业越来越意识到,故事是人物之故事。而不是人物是故事之人物。

于是影视作品的价值,也越来越同文学作品的价值保持一致。即塑造人物的鲜明性和真实性!人物越是立体,作品才越是具有价值! 也因此,过去的重视故事,追求刺激的庸俗指导手法和叙事结构才被逐渐放弃。而刻意淡化故事,以重点突出人物成为了当前文学和电影发展的方向。

二 出色的背景描绘

在卡夫卡塑造人物的过程中,环境往往就是一扇表达人物的镜子。——米兰昆德拉评《城堡》

在过去的传记电影中,对人物的刻画,总是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小事,小细节,来制造反差,突出人物的伟大,而在该片中这种方式是不存在的,反而在该片中采取的却是,通过大事,大背景,来制造反差,突出反映人物的渺小。

其实,这是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思想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表现,就是把伟大的人物平凡化。

平凡人物与伟大人物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学》中孔子认为,圣人只是诚其意不自欺。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平凡人物与伟大人物其实差距并非云泥之别,他们只是在某个平凡之处与人不同。

该片出色的社会背景描绘,诸如冼星海在火车站遭遇轰炸,在阿拉木图物质条件的极度贫乏,让我们看到了冼星海作为一个战争中的普通人的无奈和弱小,而非作为一个音乐家似乎应有的意气风发,和在面对历史与时代的怒涛中随波飘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时代的悲哀,和战争的无奈,让那个时代哪怕是最优秀的人物,也必须接受生活的洗礼,而这在我们过去的历史学习中是无从知晓的。

而冼星海,之所以是冼星海,并不因为他的渺小,而在于他具有的伟大。

而这种伟大同渺小是契合而不冲突的,同时是在感受到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没有放弃音乐,这同时也为我们彰显了音乐的伟大

正如影片中俄国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所说:我们的剧团表演不能停,即使没有人再观看。因为音乐给人们生活的希望。

同时是在饥寒交迫寄人篱下的日子里,他也没有忘记表达自己的善意,不忘让自己拿小提琴的手,写下《黄河大合唱》的手,拿起工厂里的劳具报恩于曾帮助他的人。也同时在于即使身处囹圄,贫困潦倒中,也从不忘记他的祖国。

而同样处于这种历史背景的考验中的还有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的友谊,因为音乐而生的相互欣赏与尊重,在战争年代尤其让人感到可贵。

这样的感情尤其在出色的背景描绘后,更让人感到真实,更让人感到人物的丰满,更足以使人明白,到底什么样的品格是伟大的品格,什么样的人物是伟大的人物。

三 剧情设计中出色的细节设置

优秀的作品往往富含充分的细节,以更广泛的角度来描述社会的各个方面。

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培养一个音乐家不容易,而战争总会结束的。”这样一句话对我得震撼是难以言明的。

它既表达了俄国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也用一种极其浪漫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俄国人民对于保卫祖国的决心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尊重,使我们更能理解了为什么俄国经历了拿破仑的东征和希特勒的东征,最终都取得了胜利,在长久的历史中一直保持着独立的国家主权。

而后来拜卡达莫夫的剧团,音乐家越来越少,他们自发的参与到了卫国战争中,撇下了自己音乐家的身份,甘愿为国家统一奉献生命的细节更突出体现了这一点。

而这,与俄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的文化的传统是离不开的。(而这其实也间接的对标了二战时期的中国为什么不会灭国亡种,为什么数千年来可以保持团结稳定,与中华民族的家国思想,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是离不开的。)

而本片中自始至终没有冼星海进行音乐创作的具体阐述,但音乐的伟大影响却无处不在。这种影响同样见于细节之中

片中,冼星海见到了一个音乐家为了生计卖掉了自己的小提琴,还见到了剧团乐手们一个个的离开(片中隐含了他们的两条归宿,放下乐器进行劳动,或放下乐器参加战争。)以及同时拜卡达莫夫对剧院表演不能中断的坚持造成了这样一种强烈的对比。

因为音乐的伟大不在于是否有人在欣赏,而在于希望是否仍在人们心中。

正如拜卡达莫夫所说的:“在苦难中,音乐给人们希望。”而这种希望,我想正是俄国卫国战争胜利的关键,也同样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也是因此,《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才能在那个年代感染着无数的革命者,促使他们为创建一个和平统一的国家而不懈奋斗。

此外片中的优秀细节还在于,对拜卡达莫夫的妹妹达娜什一家的描绘,和在收容冼星海的日子里达娜什恳求冼星海不要对小卡莉亚太好。

因为战争小卡莉亚已经失去了父亲,而在战争中人就像浮萍一样,能做的不过是随波漂流,生命的价值也无法得到尊重,越是深刻的爱,在战争年代反而越是成为了一种负累,不禁让人感受到战争给人的痛苦。

四 传递了中国的文化与感情

为什么要将这一点单独提出来是有深刻原因的。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我们越发注重向外的学习过程,但是反而轻视了向内的自省和探索。

1840年以前,中国人以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而贬低他国的文化和进步。但经历了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后,中国人又有些矫枉过正过度的迷信外国文明,而轻视中国传统文化。

放在电影层面和文学层面上讲,就是今日中国社会的审美总是不够自信,太过相信外国的文化,使用外国的模式,如《战狼》显然更像是一部传达美国思维的电影,毕竟中国文化中不搞个人崇拜,因为中国人相信集体的力量。

而既然是中国文化产业,就需要具备中国思想,中国意识。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宣扬和输出。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最为深刻的是中国人首当其冲的最大特质——爱国主义

中国人长久以来就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思想,读书人也自古以来自愿的背负着为国尽忠的抱负。

冼星海没有怨言的离开新婚妻子前往苏联,不顾一切的想要看到祖国的故土,一日又一日对故土的守望。而我们必须明白,冼星海原本不必,他大可以留在法国成为一个优秀的华人音乐家出入上流社会,他大可以接受国民党的条件衣食无忧,他大可以不去苏联进行《延安与八路军》的配乐工作,但是事实我们已经知道。

同样在冼星海身上还有的是独立和互谅,他在饥寒交迫中,甚至生存也成问题的条件下,他没有希望依附于人,也没有试图通过妨害他人满足自身,而是希望通过劳动的手段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独立,在达娜什家他甘愿投身艰苦的劳动中,赚取生活费支付给收容他的达娜什一家,体谅达娜什又不让自己成为她们的负担。

这同样是长久的镌刻在中华民族血管中的传统,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个独立的国家,因此中华民族也长久以来保持着独立与自信。

但中华民族的独立,又不以霸道,霸权为前提,不是零和博弈的独立,欺压别人满足自己的独立,而是既独立,又团结。反映在个人层面,体现在冼星海身上,就正如孔子说: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即,保持独立,团结和谅解他人,又不拉帮结派,求同存异的中国儒士的风范。

事实上《音乐家》这部电影的好,其实并不完全在于影片本身,也同样在于反映了中国电影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中国电影发展,既需要不断采纳其他国家先进电影产业的技术与理念,又需要不断的拓展植根在本国文化土壤中的本国特色。

就像一颗大树,若要长高长大,就既要汲取阳光,又要深入大地。因此,中国电影的发展任重道远。

可以说,《音乐家》为这种发展的探索,走出了重要的一步。而作为观众,我想我们必须对这样的影片给予足够的掌声

本期分析就到这里,这一期字数很多,篇幅很长,全篇通读的朋友非常感谢你们,创作不易,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唯一动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静尘电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