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孩子脾气特别坏?试试情绪ABC理论 让孩子学会正确情绪管理

孩子脾气特别坏?试试情绪ABC理论 让孩子学会正确情绪管理

时间:2021-08-04 12:30:38

相关推荐

孩子脾气特别坏?试试情绪ABC理论 让孩子学会正确情绪管理

宅在家里的第N天,每天早上叫醒我的都是娃做的饭菜香和女儿啪啪的打脸人工唤醒闹铃,但今天却是个不寻常的一天。

当我还朦朦胧胧介于起床还是再躺一会的挣扎中,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又一声的尖叫:“给我给我,我要吃”。

然后是她爸的咆哮:“不可以,说了不行就是不行,吃了这个你等下又吃不下饭了。

于是我一个鲤鱼打挺跑了出去,看到女儿跟她爸在客厅像2只正在战斗的火鸡,她爸双手叉住女儿腋下,两臂伸直以防止受到女儿不安分四肢的攻击,而女儿则跟抽了风似的,四肢狂舞,嘴里还不停嚷嚷。

我赶紧跑过去一把把女儿抱回房间,扔在床上关上房门。

女儿气未解,在床上旋转、翻滚、蹦跶,而我则坐在床沿看她表演。

时间滴答滴答过去,终于,女儿独角戏演累了,可怜巴巴的钻到我怀里吧嗒吧嗒流眼泪,看来,我这个旁观者也终于可以有戏份了。

我问女儿:刚刚发生什么事了,怎么突然这么大脾气,怎么还要打爸爸呢?

女儿抽抽噎噎、断断续续总算给我把事情的经过讲明白了:原来年前我们一起外出购置了一些给小表弟小堂妹的礼物,结果因为特殊原因都宅在家出不去了,于是我和她爸就把这些礼物藏起来了,没想到到了昨天终于被女儿翻箱倒柜翻出来了,于是她见礼物反正送不出去了,就想着不如自己吃掉,没想到因为快到吃早餐时间,她爸怕影响她食欲,就把零食夺走了,不给她,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孩子脾气差,吃不到糖哭,不能买玩具闹,东西摆放不如意打滚已是绝大多数家长见怪不怪的现象,但对于这种情形如何正确处理,很多家长却并不知,包括孩子她爸,开口首先来一句:“你怎么又发脾气了/你脾气怎么这么差,一点就着/你怎么总是不听话/你能不能消停一会……”

结果呢?孩子非但没有如家长所愿停止发脾气消停下来,反而因为这种“你”字开头的指责式话语,反抗式的情绪反而像小刺猬一样冲了出来,激发出了更强烈的情绪反应,通俗点讲就是脾气更大了。

为啥孩子脾气总是那么坏,其实总结起来不外乎这3点原因。

一、生理原因,额叶区域尚未激活

在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实验来研究宝宝的自控力。

实验组在桌上摆了一个诱人的荧光棒玩具,然后让父母告诉宝宝“不能动”。

有的宝宝想都没想,看到这么诱人的玩具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伸手就把玩具拿过来了。

对于这类宝宝的研究发现,大脑额叶区域没有任何变化,活动传感器呈一片蓝色,也就是说他们的大脑根本就没有任何思考,对于拿玩具只是使用本能而已。

而有的宝宝却能进行自我控制,通过各种策略来分散自己对荧光棒的诱惑长达一分钟之久。

在这漫长的一分钟里,他们的大脑额叶区域显示的传感器信号呈现一片红色,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大脑在进行激烈的思考,大脑额叶区有着大量的活动连接在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

所以说,真的是孩子脾气差不听话故意惹父母生气吗?这个实验明确的告诉了很多父母,孩子真的很无辜,有时候孩子不听话发脾气真的不是故意的,而是他们还没有开发大脑中抑制冲动、遵守规则的那部分功能。

事实上,孩子大脑的自控区域会在20个月左右基本发育成熟,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名鼎鼎的“terrible 2”的孩子多数脾气会如此坏,一点点小事就嚎啕大哭。也因着这个发育规律,2岁多3岁时开始父母就必须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使其情绪能有一个合理的抒发方式。

二、玩具原因,一键式玩具越玩越急躁

在孩子挑选玩具时,很多家长不难发现孩子都喜欢一些“一键式玩具”,何为一键式玩具?简单来说就是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简单的动作,玩具就能自己动起来。

比如电动跑车,一开按钮,汽车就能自己开起来,如果还带有灯光哧啦啦旋转的,那孩子就更喜欢了,简直不要太带感。

一键式玩具之所以那么受孩子喜欢,还是商家抓住了孩子及时满足的心理,能带给孩子冲击的感官刺激,第一时间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但这样的玩具玩多了,却会容易让孩子失去耐心,认为所有事情就应该像玩具那样一呼就应,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就被满足,他们就容易发飙,抗拒延迟满足,性格也就变得越来越急躁。

三、环境原因,家长对待坏脾气的做法

忽略或对抗孩子的坏情绪比如孩子为了吃零食大哭时,家长安慰道:别哭了别哭了,零食有什么好吃的。

这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否认孩子情绪的做法不仅不能让孩子平静下来,反而会激发孩子使用更激烈的情绪来引起家长注意,而不被接受的情绪在下次面对同样情形时,依旧重蹈覆辙。

粗暴对待孩子发脾气比如咆哮、发怒、打骂,试图通过气势上的优势来打击孩子嚣张的气焰的,孩子可能会暂停发脾气,但内心的坏情绪却会日渐积攒,而父母缺乏耐心的行为也会被模仿,内化成孩子自己的行为习惯。

没有孩子生下来就喜欢无理取闹,很多孩子发脾气,只是因为想要却不得,即缺乏表达出这些感受的词汇,又缺乏处理这些感受的技巧,于是心理产生了挫败感和沮丧,只好用坏脾气,比如扔东西,大声嚷嚷,破坏玩具等来发泄。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坏脾气呢?

一、家长改变自己的不当行为

巴金先生说过:孩子们变好或变坏和他们受到的教育有关,有句话叫‘先入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个老师。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经常的,而且是深刻而牢固的,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行为中潜移默化,接受行为的引导的,如果父母总是粗暴的对待孩子,孩子自然有样学样,因此,耐心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挑选合适的玩具

一键式玩具虽然一直广受诟病,但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一味的禁止并不是最佳的办法,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控制这类玩具的数量,多给孩子挑选适合年龄特点需求的玩具。

比如橡皮泥、积木、乐高、拼图、画板等,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耐心,需要孩子足够的专注力才能创造出一个作品。

三、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从前面《北鼻的异想世界》自控力实验中我们得知,当孩子还小时,因为额叶区域发育限制关系,他的行为和情绪是很难受大脑控制的。

当孩子处于2岁左右时,对于有着强烈独立意识的他们来说,当坏情绪来临时,父母对该情绪的安慰更像是“约束他的行为”。

比如在“发脾气任务情景”情境中,实验人员设置了让孩子拿不到盒子里的糖果,让积木塞不到桶里,当孩子“如愿”发脾气时,妈妈首先采取抱着安慰模式,一点用都没有!孩子心率依旧高达180!

但当妈妈采取转移注意力模式时,孩子瞬间停止了哭闹,心率下降到了平静时的基准心率130。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正面管教理论上提到:当小孩子缺乏识别和处理自己情感的能力时,家长不要试图去改变或替孩子解决,而是首先使他平静下来,尤其对于2-3岁内的孩子,转移注意力是最佳的办法,但如果孩子已经到了3岁或更大,就需要就事论事教他如何正确应对这样的坏情绪。

四、使用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认为激发事情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情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具体地来说,

A,Antecedent,指的是事情的前因,比如孩子没吃到想吃的零食。

B,Belief,指的是信念和我们对于情境的评价和处理,比如孩子觉得自己就应该吃到零食,不管现在是饭前还是什么他人认为不合理的时机。

C,Consequence,指的是事情的后果,比如孩子吃不到零食导致的坏脾气和坏行为。

因此父母在引导孩子坏情绪时,可以首先询问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这也是引导孩子进行理性思考的一个过程,而在孩子对于自己不合理行为考虑时,家长可以给与共情和引导,让孩子打开心扉,最终帮助孩子对自己的坏脾气和坏行为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进行改善。

情绪ABC理论虽然看着很高大上,但是其却因为实用性被不少家庭应用在引导孩子情绪方面。

对于情绪ABC理论,具体的家长可以这样做。

A:引导孩子说出发脾气原因

虽然女儿被爸爸夺走零食后虽然歇斯底里,但窝在我怀里感受到我共情(任由她发泄情绪不打骂)后,就能根据我的问话说出事件的因果。

孩子的倾诉表达不仅是一个发泄的过程,更是一个将理智注入到情绪里思考的过程,能帮助孩子理清事情的经过,更清晰明了自己发脾气的原因。

B:帮孩子分析发脾气这件事

女儿发完脾气后,我并没有指责她对错,而是问她这样发脾气是否得到了她想要的,结果显而易见,被她爸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我跟她说,如果换一种方式是不是就能得到零食了呢?比如按照爸爸的要求,跟爸爸说:那我放在口袋里,吃完饭再吃而不是现在吃。

女儿想了一会才回过神说我刚刚就说了“给我”,而且因为大喊大叫,她根本就没怎么听清爸爸说的话,更没想到自己还可以这样说,此刻静下来好好回想了下才发现刚刚就光顾着哭和叫了。

不否定孩子的情绪,不开口就是指责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自己通过回忆和家长的引导来对比不同做法的后果,就能更清晰认识到坏脾气的坏处。

C:情绪的结果

当我们对孩子的坏情绪进行了全盘接受,给了他充足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发泄,孩子自然会顺心很多。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给孩子分析不同情绪和行为导致的结果,比如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你生气对方也生气,而且对于事情的解决也没有任何进展,而如果放下浮躁的情绪,不仅自己会有更多的理智,想到更多的应对办法,而且对于对方而言,同样更乐于接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我是小皮育儿经,育婴师,育有3岁女娃一枚,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学习,爱生活,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孕产、育儿、教育知识,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