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历史上4位对中国做出伟大贡献的外国人 第2位写了一本书影响深远

历史上4位对中国做出伟大贡献的外国人 第2位写了一本书影响深远

时间:2022-11-02 07:39:47

相关推荐

历史上4位对中国做出伟大贡献的外国人 第2位写了一本书影响深远

我们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且兼蓄并收,所以,外国人也能在中国做出大贡献,融入中华。比如下面这四位。

第一位是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中文名字叫晁衡。

公元7,开元四年,阿倍仲麻吕作为留学生来到大唐的。来到大唐后,阿倍仲麻吕进入国子监学习,这是教育贵族子弟的高等学府。仲麻吕聪敏勤备,成绩优异。太学毕业后参加科试,结果他以优异成绩一举考中进士。阿倍仲麻吕作为一个外国人,取得进士的桂冠,说明他的学识却是出类拔萃的。

因为唐代科举最难考的是进士。其他科目比如明法和明算,选拔的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但进士科的设置却是要为帝国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做人才储备,所以,并不考核专业技术,对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则要求更高。

考上公务员后,阿倍仲麻吕留在了长安,成为大唐的一名官员,一住就是几十年。

事实上,阿倍仲麻吕不仅学识渊博,才华过人,而且感情丰富,性格豪爽,是一位天才诗人。他和唐代著名诗人名士,如李白、王维等人都有密切交往。

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思乡心切的仲麻吕被唐玄宗任命为大唐出使日本的使节,与久别重逢的故人、遣唐副使吉备真备一起回国。

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依依不舍,名重一时的王维等人纷纷作诗送别。阿倍仲麻吕则写下了著名的《衔命还国作》送给中国朋友——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阿倍仲麻吕是日本杰出的遣唐留学生,是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作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所建立的伟大业绩,今天已结成累累硕果。

第二位是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意大利威尼斯国人。

公元1271年,刚刚满17岁的马可·波罗随着父亲和叔叔,从家乡出发,经黑海、伊拉克、波斯、帕米尔高原、今日的疏附、莎车、和田、罗布泊、甘肃、宁夏,而到达内蒙古的多伦(上都),觐见忽必烈可汗。

马可·波罗,深的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出任元朝高官,奉旨出使各地,游历了大都、西安、成都、昆明、大理、济南、扬州、杭州、福州、泉州,对所见所闻有生动记录。例如他于13世纪末来到昔日的南宋首都杭州,不禁为之惊叹:“世界最名贵富丽之城”。劫后余生的杭州,当时依然人口众多,产业发达,商业繁荣。

在中国待了后,马可·波罗离开中国,从“刺桐”即泉州出发,经爪哇、苏门答腊、印度、波斯、君士但丁,回到了故乡。回国后,马可·波罗写成了畅销于全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

该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这部书是伟大航海家哥伦布生平最喜欢读的。

其实,该书中还记载了很多极可宝贵的史料。比如成吉思可汗对王汗的战事,忽必烈可汗对海都的战事,伊尔汗国内部阿鲁浑与阿合马德的争位之战,盖喀图、贝杜与合赞之间的争位之战,以及钦察汗拜尔克对伊尔汗旭烈兀之战,钦察汗国内部脱脱与那海之间的战事等等。

第三位是利玛窦。

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19岁,利玛窦加入天主教会。

公元1582年,利玛窦来到澳门。随后利玛窦在中国传教,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利玛窦将西方哲学和中国儒家学说相结合。

利玛窦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位是汤若望。

汤若望,他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

公元16,天启三年,汤若望以武器技术专家的名义来到北京,之后进入钦天监工作。在此期间,汤若望一方面编写《崇祯历书》,并传授明朝新式火器的制造方法。

清军入关后,汤若望凭借自己的科学知识继续得到重用。公元1644年,顺治元年,汤若望正式掌管钦天监。

顺治帝亲政后,对汤若望更为重用和信任。汤若望也因此经常出入宫廷,参与朝廷大事的讨论。特别是在康熙帝继位的问题上,汤若望更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汤若望差点被辅政大臣鳌拜处死。后来幸免于难,于康熙五年病逝于北京。

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以上就是为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四个外国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