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这个时代 我们不妨重新读一读《孟子》

这个时代 我们不妨重新读一读《孟子》

时间:2022-09-28 01:01:30

相关推荐

这个时代 我们不妨重新读一读《孟子》

《孟子·梁惠王上》一章虽为《孟子》七章中的一小部分。

但其中却包含孟子“仁政”的核心思想,以及孟子游说、施教的一些思路和技巧,值得我们仔细研读和思考。

《梁惠王上》一章中记载了孟子与三位君王的对话,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是魏国的梁惠王、梁襄王,以及齐国的齐宣王。

在品读之前,我们不妨先结合历史,了解一下当时两个国家和君王的处境。

当时的魏国东败于齐,失了上将庞涓;西败于秦,被掳走了公子卬,还被割走了河西之地;而南边又败于楚,被取走八邑,处境可谓异常艰难。

所以梁惠王和梁襄王当时的想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要保全自己的国家。

而当时的齐国可谓国力强盛,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国,所以齐宣王的想法即原文所述“莅中国而抚四夷”,不仅仅要一统天下,连周围的少数民族部落都要收服。

面对这样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君王,孟子却并未像纵横家那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而是一以贯之阐述自己仁政的政治思想,而儒家所追求的“王道”也就在这期间体现了出来。

我们首先以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为例,了解一下孟子为政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

孟子与梁惠王的首次见面其实并不愉快。

因为梁惠王在国家异常艰难的处境下,急切希望听到一些有利于救国的好的方案,但孟子张口即“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不让梁惠王谈利益,而是开门见山摆出自己政治主张的核心“仁义”。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会落败,是因为根基不稳,政治形态扭曲。

简而言之从底层百姓到臣子,都是利字当头,“苟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

而为什么会这样呢?

孟子认为是君王带的头,君王处处讲利,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全国便开始盛行先利而后义的风气了。

如此一来国家如何能够团结统一,国力如何能够提升。

此番对话,想来梁惠王也不会太高兴,所以第一次对话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后过了几天,孟子又见到了梁惠王。

当时梁惠王在一个大池子上看风景,见到孟子来便给孟子出个难题,问孟子你们这种君子也喜欢这些风景玩乐之事吗?

这摆明就是一个怎么回答都不对的问题,说不喜欢太过死板,说喜欢又太显轻浮。

所以梁惠王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孟子难堪,顺便考验一下这个老夫子到底几斤几两。

但孟子自然不会被难倒,巧妙引用《诗经》以及周文王的例子,告诉梁惠王“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观点又出来了,身为君王如何才是真的乐呢?

答案是要与民同乐。

我们回顾历史,劳民伤财而为君王一己私乐的结局,都是悲惨的。

比如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秦始皇的阿房宫、隋炀帝的迷楼,以及慈禧太后的颐和园等等。

孟子就这样很巧妙的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同时又阐述了自己的观念,强调百姓的重要性。

仁政的核心思想在这里其实已经渐渐开始显露了。

之后孟子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侧面打压了梁惠王的自负,并提出了“不违农时”、“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省刑法,薄税敛,深耕易耨”等等一系列为政思路。

如此一来“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而“仁者无敌”。

至此,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也就完全可以看得出来了,那就是改变国策,把百姓的生活放在第一位,减少赋税,鼓励耕种,让百姓能够吃饱穿暖,生活幸福。

用现代的话讲叫“以人为本”。

自己国家政策好了,百姓安居乐业,别国的百姓自然向往,由此一来人心所向,自然“仁者无敌”了。

自古以来,百姓的生活问题一直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要力量。

任何一个朝代,一个君王,如果不重视百姓的生活问题,那么都是要出问题的。

封建时代君王压榨百姓,“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收成好了官府要加重农民赋税,百姓们吃不饱饭要受苦,若是遇到灾年没了收成,那百姓更是要饿死了。

给百姓逼急了,那么便要起义反抗,推翻这一朝统治了。

千年来的历史都是如此循环。

甚至近代也是如此,欧洲工业革命之后,机器替代了人力,资本家资产便越累积越多,工人则是越来越苦。

给工人逼的没有生路了,便奋起反抗,共产主义思想就这么诞生了。

我们国家近代的工农阶级革命便也是如此。

所以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孟子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有着一些相似之处的,不过是带有一定时代性和朴素性而已。

只可惜当时的梁惠王并没有采纳孟子这套政治哲学,而梁惠王死后新继位的梁襄王孟子又看不上,觉得他“望之不似人君”,于是就离开了魏国。

之后的孟子又回到了齐国,也就是接下来记述的孟子见齐宣王了。

前面介绍过齐国的背景,齐宣王仗着国力强盛而想要一统天下,与一心想要救国的魏国不同,那么孟子面对这位“野心家”又是怎么说的呢?

他依然围绕着百姓这一点展开游说,孟子看到齐宣王因为看到祭祀的牛因害怕而浑身颤抖,心中不忍便要求用羊来替代这头牛。

虽以大换小的行为有些争议,但却也是因见其牛而未见其羊的缘故,心中的“善念”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成为了孟子发挥的契机。

孟子说“此乃仁术也”,夸赞君王这个行为是仁的体现。

本来齐宣王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同情心,被孟子这么一点,似一语惊醒梦中人一般,让齐宣王豁然大悟,原来自己居然是这么有善心的一个人。

这里便不得不佩服孟子,就如同钓鱼一样,很巧妙的就把一个野心勃勃的君王引入了自己设置好的“仁政”圈套中了。

于是接下来孟子便又开始讲“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合欤?”

也就是跟齐宣王说您对禽兽都能开恩,怎么就不能把这份善心也发向百姓呢?

饶了一圈又回到了百姓的问题上,但与魏国不同的是,齐国的百姓并不是因为国力衰弱而难以生存,而是因为齐王想要一统天下,要时常打仗,以致很多青壮在战乱中死去,家庭破碎。

所以针对这个国情,孟子以邹楚之战来喻示齐宣王,称霸天下的愿望其实是缘木求鱼。

因为齐国再强大,也不过是天下的九分之一,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对抗九分之八,最终就如同弱小的邹国去攻打强大的楚国一样,注定失败。

所以,又绕回了“仁政”的主题,要改变国策,放弃打仗,减轻赋税,让百姓吃饱穿暖,吸纳天下人心,让别国人都向往齐国,那样便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以统治天下了。

这里不得不佩服孟子的游说思路,既不直接否定君王称霸的理想,又阐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至此,本章便结束了,不由感叹孟老夫子为天下苍生真的是操碎了心。

同时也可以看出其实儒家的思想对于君王是王道,而对于儒者则是臣道。

正如老子所言:“不敢为天下先。”

儒家从始至终标榜尧、舜、禹三代之德,树立圣人标杆。

从来都是依附君王而治天下,希望通过教化引导君王能够修“内圣外王”之道,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还天下苍生以太平。

而自己却从不起而行之,这或许也是儒家的忠义之道吧。

尽管儒家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性非常高尚,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又有几个君王能够成为圣人呢?

甚至可以说未见几个君王对为圣感兴趣的。

与坐拥天下相比,圣人的情怀实在是没有什么诱惑力。

所以,从历史上看,孟子虽然为了游说君王用心良苦,但他失败了。

在他的时代,成功属于那个把“利”字拿出来把玩到了极致的纵横家,苏秦。

这也许就是时代的选择吧,封建时代绝大多数的君王眼中并没有百姓,有的只是自己的天下。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甚至因为孟子的学说强调“民贵而君轻”一度将孟子清出了孔庙。

但一时的失败不代表真正的失败,孟子接过了孔子的人文大旗,硬是将儒家思想传承了下来,直至今日仍然启发着我们。

人的社会永远离不开“以人为本”的主题,我辈当珍惜祖先的思想文化精髓,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传承下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