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时间:2020-01-25 03:13:00

相关推荐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纹枯病发病规律

纹枯病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春耕灌水、耕田后,越冬菌核漂浮于水面。插秧后菌核附着在稻株基部的叶鞘上,在适温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在叶鞘上扩展延伸,并从叶缝腺进入叶鞘内侧,从叶鞘内侧表皮气孔侵入或直接穿破表皮侵入。病部长出的气生菌丝接触到邻近稻株可引起再侵染。或菌核脱落后,随水流传播附着在稻株叶鞘上萌发引起再侵染。

纹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温度在22℃以上,相对湿度达90%以上即可发病,温度在25~31℃之间,相对湿度达97%以上时发病最重。水稻品种间的抗性有一定差别,籼稻最抗,使霜次之,糯稻最感病;窄叶高秆品种较阔叶矮秆品种抗病。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

各部位染病症状

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

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从水稻的生育周期来看,除了在秧苗生长期未发病外,其他生长期均有发生。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至抽穗期是水稻纹枯病发病的高峰期,而乳熟期后病势开始下降。

防治技术

稻纹枯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期进行药剂防治

(1)栽培防治: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合理排灌,以水控病,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原则:合理施肥;打捞菌核,灭少菌源:选用中抗丰产品种均可减轻纹枯病的发生。

(2)药剂防治:一般于水稻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梗稻病穴率达20%、籼稻病穴率达30%时施药。建议提早预防,防大于治,推荐使用康帅妥进行防治。

药剂防治:

康帅妥是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高等真菌杀菌剂,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其成分为25%的肟菌酯,5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既具有保护作用,又具有治疗作用。可用于水稻多种病害的防治,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康帅妥优势

(1)经典配方:25%肟菌酯+5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属功能性杀菌剂,对几 乎所有水稻真菌病害有效。

(2)剂量:15~30克/亩(剂量增加防效提高);预防作用好于治疗作用。

(3)增产防病是康帅妥有效成分的基本功能。

(4)作用机理:杀菌机理抑制病原菌线粒体呼吸作用及麦角甾醇合成;增产省氮机理激活植物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加速氮的代谢,促进对土壤氮素吸收利用;诱导产生更多谷氨酰胺合成酶,降低游离态氮 (NO3-)含量;植株源库比增加,延缓衰老,干物质积累加快(灌浆速率加快),无效穗减少,有效穗数增加,秕粒更少,实粒数更多,籽粒更饱满,千粒重高。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信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