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美文共享】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要来了!

​【美文共享】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要来了!

时间:2021-12-07 07:55:20

相关推荐

​【美文共享】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要来了!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一年中难熬的三伏天来临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

这是真正的暑天

也常常被称为“苦夏”

今年的入伏时间为

7月16日 星期四

农历庚子年 五月廿六

初伏10天:

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天:

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10天:

8月15日~8月24日

“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 ”之意,

标志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叫做三伏。

·三伏是怎样确定日期的?·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记载时间。

天干的数字有10个,

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数字是12个,

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把天干与地支依次相配,

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60个基本单位,形成六十甲子,

用来阐述天地人之学,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可以纪年、纪月、纪时。

比如,7月16日,

换成干支纪年法,就是

庚子年 癸未月庚申日

《幼学琼林》中说:

“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

从夏至起遇上第3个“庚”字的日子,

就是初伏。

由于天干是10个,

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

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次的庚日,

(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日子并不固定,

每年入伏的日期也不尽相同。

初伏的天数有10天,

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

(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天数不固定,

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

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7月26日~8月14日)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共10天。

(8月15日~8月24日)

俗话说“热在三伏”,

尤其在城市中,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

入伏后,随着地表层热量的逐渐累积,

将一天比一天热。

另外,因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

天气更常出现闷热。

· 三伏天后就不热了吗 ·

俗话说“热在三伏”,

尤其在城市中,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

入伏后,随着地表层热量的逐渐累积,

将一天比一天热。

另外,因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

天气更常出现闷热。

但一般来说,

出了伏天,天气会逐渐地转凉,

这时大多已经是立秋的半个月了,

尤其是处暑节气,

更代表着暑气告一段落。

虽然还有秋老虎,气温较高,

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

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 入伏习俗 ·

每逢三伏,酷暑难捱,

古人为消暑,

一方面以清凉饮料避暑,

另一方面又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

如“饮酒避恶”等。

久而久之,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三伏食俗文化。

· 饺子 ·

北方有句俚语,叫做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每逢伏天,人的胃口经常不是太好。

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

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且头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寓意,

饺子形似元宝, “伏”与“ 福”谐音。

· 馄饨 ·

对于南方人来说,

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

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

· 火腿 ·

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但是夏季吃为最佳。

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

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

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 鸡 ·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

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

须适当补充营养。

· 羊肉·

“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徐州有一传统节日“伏羊节”,

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 ,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

吃羊肉,喝羊肉汤,

以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三伏天养生 ·

虽然人常说“夏练三伏”,

但是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

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

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

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

炎炎夏日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

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 失眠等。

因此,“去火”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夏日去火的食物 ,

上佳选择有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

三伏至,尽量减少长时间室外活动,

或随身携带藿香正气等中药。

做好防暑降温,

保护自己的身体。

天气炎热,容易心情、食欲不佳,

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多饮水

静心度夏。

· 消暑雅事 ·

三伏天,

热气席卷大地,气势汹汹。

其实,暑天不只是炎热,

还有很多美好。

满眼绿荫,池莲生香,

煮茶吃瓜,尽享清凉。

可学米芾等文人,

躲进深山密林,

古树虫鸣,绿阴如盖

……

芾逃暑山,幸兹安适。

……

秋可去此,遂吐车茵。

——米芾《逃暑帖》

也可去水边纳凉,

乘着夕凉,闻着荷香,

消解苦夏的躁动。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陆游《桥南纳凉》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用瓷器做成形态各异的瓷枕

是古人消暑的创举。

瓷器表面那一层冰凉的釉,

炎热的夏天枕在上面,

顿生清凉之感。

李清照《醉花阴》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里说的玉枕,

就是青白釉枕。

夜晚,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

横七竖八一躺,

浑身爽利,暑气全消。

饮一碗冰冰凉凉的酸梅汤,

吃清爽的西瓜、红彤彤的桃子,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接下来的日子将越来越热,

全国广大地区即将进入“烤肉模式”,

千里清蒸,万里红烧也要成为常态。

所谓“心静自然凉”,

尽量平静自己的心,

保持着积极平和的心态,

便可安心度夏。

送大家一首夏日生活小秘籍:

夏日管好嘴,少吃多喝水,

饮酒莫贪杯,保肝护好胃,

多动别怕累,身强赛李逵,

乐观烦恼没,舒畅心里美!

三伏至,

向所有向所有户外工作者们致敬!

三伏至,

让我们觅一心清净对抗这炎炎热浪。

三伏至,

愿每一个努力工作,乐观生活的人 ,

凉爽一夏。

热在三伏,乐在今朝,

愿你眼中有美景,

心中有清净。

愿你,

心态平和,诗心不改,

静心享清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