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直戳泪点 求大家不要再拿他们开玩笑

直戳泪点 求大家不要再拿他们开玩笑

时间:2022-02-21 13:31:37

相关推荐

直戳泪点 求大家不要再拿他们开玩笑

最近的几条新闻,将“抑郁症”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直想写一写抑郁症,却又一直苦于无从下手,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比较典型的以抑郁症为题材的电影,也正好借此机会与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丈夫得了抑郁症》

片如其名,讲述了丈夫得了抑郁症后工作生活包括与妻子关系的变化、以及与自己的和解,辅以日式特有的清新色彩,营造了一个宁静平和的温暖故事。

构成影片的每一个笔触都无声而细腻,故事伊始,丈夫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的早晨日常就被简单勾勒。

他背上包,接过妻子手中的垃圾,二人互相道别。

他被早高峰的地铁挤到变形,后脑勺未梳理好的头发支棱地翘着。

这撮倔强的头发如同丈夫内心的体现,从这天开始,这缕头发就没被重新按入发丛中。

他在网络公司上班,时常会遇到难缠的客户。他看着投诉信,心中的情绪烧得他头痛,明明只是一件小事,但他无法忍受自己的名字再一次被写错。

同事眼中丰盛的便当,在他这里没有任何吸引力,他苦着脸,仿佛世界都变成了灰色。

丈夫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奇怪,明明曾经,他对生活也充满着热情。

他的妻子一直怀有成为漫画家的梦想,于是结婚时,他让妻子只需要在家里安心画画就可以了,他来承担养家的责任。

结婚几年,他们各司其职,小家一直维系得很好,生活也蒸蒸日上。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切都变了呢?

大概是从几个月前开始,丈夫就总是背痛。

他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却没有吃晚餐的食欲。

他也经常失眠。

到后来,他的记忆力下降,生活中丢三落四。

他忘记了如何做便当,甚至在拿起刀时有伤害自己的冲动。

这些奇怪的变化让丈夫深受困扰,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直到后来去了医院,才从医生那里得到了解答。

很多时候一个人发现自己生病的苗头,是从躯体化症状开始。

躯体化症状有很多,包括但不仅限于失眠或嗜睡,没有食欲,每天都像重感冒一样疲惫,身体内各种部莫名位疼痛……

比如片中的丈夫几个月来一直背痛。

再比如我自己曾经动不动就心脏抽疼,一会儿心跳过快导致全身发抖,一会儿心跳过慢四肢麻痹。

抑郁症的具体症状与表现,在这个知识共享的时代,随便打开一个网站都可以搜到许多。

然而,对于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没有得过抑郁症的人们来说,那些死板又生硬的描述并不比高数课本有趣上多少。

何况,让普通人去想象抑郁症患者的感受,就好像让一个盲人去想象色彩的美妙,荒诞不已。

而影片却将这些晦涩难懂的文字以动态的方式呈现,既保留了真实的一面,同时也做到了另一种形式的科普。

作为患者本人,我始终对类似的影片、条漫、文学等抱有敬畏,罗马不是三两天就可以建成的,大众对这个领域越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就会得到更多的理解。

必须承认的是,人类对于抑郁症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蒙昧期,尤其是国内,直到近几年的多起明星自杀事件才终于掀开了伪装布,彻底将这类疾病摊置在台面上。

因此,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正确科普,同样的,一切形式的错误科普都应该被取缔。

片中,丈夫告诉上司自己得了抑郁症,上司不以为然,并表示大家都要抑郁了。

网络上,也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

类似的言语想必很多人都听到过,无一不在说明普罗大众对此的了解远远不够。

知识空白,同时又被提及得太过频繁,加上精神类疾病本身带有的“神秘”色彩,导致抑郁症近来逐渐有被“妖魔化”的趋势。

有人认为它足够流行,有人认为可以以此博得关注,甚至有不少把这当做乐子和趣事的,这些人或许不知道,他们在怀揣这样想法的时候,脚下踩着的都是一个又一个患者的血肉。

与抑郁症抗争是个漫长的过程。

片中,丈夫确诊后,在妻子的鼓励下辞职休养。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经常蒙在被子里痛哭。

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写日记,可是大脑空白一个字都写不出。

他有时会心情好转,过不了多久又重新跌入谷底。

他被莫名其妙的负罪感包裹,即便只是中午睡个午觉。

药物的作用下,他开始嗜睡。

幸运的是,这些所有的艰难时刻,他的妻子都陪在他的身边。

细致的关心,无微不至的照顾,鼓励的话语,妻子的理解更是一味良药。

自由职业的妻子,第一次在早高峰时期与丈夫同挤一班地铁,她挣扎着被挤在沙丁鱼罐头似的车厢里,突然意识到每天早晚都要经历这般的丈夫如此辛苦。

没想到就是这么几句话,丈夫突然在大庭广众下痛哭出声。

诚如片中所说,患上抑郁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压抑太久了。

我过去常常深受无法感知情绪的困扰,后来我的咨询师告诉我,可能是因为那些情绪多年来一直被压抑,被主观忽略,以至于它们只能想方设法从别的渠道引起我的注意,时间一久,原先的通道就被切断了。

以精神类疾病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其大部分的主要核心,还是充满能量的自我找寻与双向救赎。

如风靡全球的《skam》,其中有一季的主角之一就是躁郁症患者。

在本片中的最开始,主角家庭中的分工还是丈夫养家,妻子作为一名不甚出名的漫画家,虽然也有工作,但是成绩一直不好,连载的漫画甚至被叫停砍掉。

丈夫生病后跌入谷底,妻子决定扛起家庭的重担,二人的角色互换了。

妻子因连载的漫画被叫停,于是只能换了一个为书籍画插画的工作。

新工作的编辑很满意她的作品,疑惑她为何不画连载;妻子难为情地解释因为自己的连载不受欢迎,从而被叫停。

编辑告诉她,漫画作者应该画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并非迎合观众的口味。

当你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时,观众也能感觉到其中的气韵,自然而然就会喜欢。

妻子醍醐灌顶,回家后将丈夫与宠物的日常画成了漫画,她的作品热销,并且重新开始了连载。

丈夫曾经一门心思前行得太久,最终病症让他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留意身边一直错过的风景;

妻子曾经迷失在大众评价与迎合观众,最终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找到了自我最合适的样子。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克服了“病耻感”。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不愿意告知外界自己的真实状况,因为他们害怕人们的偏见与误解,同时他们也不希望自己因为疾病而被特殊对待,这样只会让他们感到怜悯与同情。

殊不知,就在这样反反复复的忍耐与拒绝中,病情会进一步加重。

只有真正接受了自己生病的事实,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走上治愈的道路。

就如片中那样,说出来的瞬间让人无比轻松。

治疗疾病不仅需要患者自身努力,足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

但是,足够专业的咨询师可以救人,不够专业的咨询师却会将孩子推入更深的地狱。

作为作者,希望看到文章的所有人都可以重视心理疾病,它们并不是活在百度上的文字,而是每个人都可能被染指的疾病。

心理疾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希望可以得到人们的谨慎对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