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曹操到底想不想当皇帝?很多人答案都是错的

曹操到底想不想当皇帝?很多人答案都是错的

时间:2023-05-13 19:07:43

相关推荐

曹操到底想不想当皇帝?很多人答案都是错的

汉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20岁的曹操通过察举考试,被推荐为洛阳北部尉。如果遵从曹操本人的意愿,他是想担任洛阳令,可惜一个20岁年轻人的想法,怎么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呢?于是他只好走马上任。

虽然官职低微,而且是一个闲职,京师中的大官也不拿他当回事,可是他依旧遵循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原则。他主要的工作是负责维护洛阳县北部地区的治安,在他任职期间,执法严明,刚直不阿,宦官蹇硕的叔叔蹇图因违禁夜行,被他依法惩治,在大堂之上直接棒杀了蹇图。这一件事之后,原本横行无忌的权贵们行为有所收敛,他治理的地区也变得井然有序。

不消说,他的所作所为,让他声名鹊起的同时,也得罪了宦官集团。得益于家世的庇护,以及这件事确实有法可依,宦官们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想办法让曹操消失在他们眼皮底下。宦官们请求给他升官,曹操被任命为距离洛阳六百里之外的顿丘担任县令。

无论到哪里,曹操都是尽职尽责,继续与权贵们为难,现实一次又一次让他吃了苦头,受到堂妹夫宋奇的牵连,他被免去官职,只好赋闲在家。

曹操这样的人物,朝廷不会让他闲置太久,一是人才难得,肯卖力气,二是树立一个榜样,令天下人信服。这样又产生一个难题,那让他做什么官呢?曹操闲置不久,朝廷在权衡之下,把他召进宫中,封为议郎,也就是把他供养起来,这样也就不会在外面“惹事生非”了。

曹操当然不会闲下来,他上书为窦武、陈蕃辩解,陈述朝政腐败,需要改革,言辞恳切,又不落空谈。只可惜,他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孔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既然国家无道,那就自己趟出一条道来。曹操在等待时机。

黄巾起义暂时平定之后,犹如给东汉朝廷吃了一颗定心丸,汉灵帝也松了一口气,恢复了醉生梦死的日子。汉灵帝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集团为了争夺权力,发动了宫廷政变,结果自己惨死。受何进邀请前来里应外合的西凉刺史董卓最终率军攻入洛阳,把持了朝政。

董卓手下的军士大多为少数民族,勇猛有余但是谋略不足。董卓进入洛阳之后,想要稳定局面,就要招揽人才为己所用,而曹操自然是在董卓拉拢的行列之中。曹操没有答应,逃出洛阳,回家乡组织讨伐董卓的军队去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着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但是在董卓拉拢曹操这一历史事实之后,虚构了曹操只身刺杀董卓的情节,颇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迈之情,你可以说这样描写罗贯中为了情节的连续,实际上罗这样写,体现出罗贯中非常了解曹操的为人,更能理解为何曹操后来的转变。

从此之后,曹操先后削平了吕布、张绣、袁术以及势力最大的诸侯袁绍,统一了北方,虽然在赤壁之战中败给了孙刘联军,实际上并没有伤及筋骨。

曹操在晚年回忆自己的前半生,不无狂傲的说,“今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许令人不舒服,但也确实是事实。

曹操又借助论语表达了自己对汉室的忠诚,“论语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这也成为后人认为曹操终生为汉臣的重要证据。

晚清袁世凯在成为大总统之后,便在称帝与不称帝之间摇摆,关于袁世凯称帝的流言四起。他的亲信冯国璋也将信将疑,为了搞明白真相,从南京赶赴北京,亲自询问袁世凯是否称帝,袁世凯意味深长的说:“我绝对无皇帝思想,袁家没有过六十岁的人。我今年五十八,就做皇帝能有几年?况且皇帝传子。我的大儿子克定残废;二儿子克文假名士;三儿子克良土匪。哪一个能承继大业?你尽管放心。”

曹操和袁世凯的话如出一辙,但是前者没做皇帝,后者却做了皇帝,难道就能认定他们说的话是假话吗?只是当时是为了安抚还是出于真心,只有本人知道。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行为会受到引诱也确实是事实。因此,主要还是要看他们的行动。

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是在他统治的境内,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稳定的局面。臧霸、孙观这些青、徐豪霸,终曹操之世,几乎是父死子继地垄断了青、徐二州刺史的职位,盘踞在他们的老巢。曹操死时,臧霸在洛阳的一支军队,还擅自敲起鼓来,回到家乡去了。连曹操带了二十多年的青州兵,也同臧霸军一起走了。

曹操对这个结果早已经有了预判,如果自己称帝,必然会对青、徐豪霸进行加官进爵,本身已经处于半独立状态的青、徐豪霸如果再进行加官进爵,就从原来有名无实上的诸侯国成为有名有实的诸侯国,那时候更是变得肆无忌惮。外部的孙刘两家虎视眈眈,一旦青、徐豪霸没能得到自己相应的利益,与孙刘勾结也是有极大可能的。

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做皇帝成功的先例只有嬴刘两家,嬴姓的秦帝国虽然可以只有短短十几年,但是作为诸侯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刘姓也已经有四百年基业。其他称帝的不仅仅是短命鬼,而且下场都非常之惨。喜好读书的曹操不可能不考虑这一点。

做皇帝要有社会基础,这个社会基础的来源就是社会精英阶层,换句话说就是士大夫阶层,因为直接在群众之中造成舆论的恰恰是这么一群人。而士大夫阶层对曹操的评价一直很低。

王夫之说“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黄巾起义虽有百万之众,即便是动摇了东汉的根基,在强大的地方豪族势力的围剿下,最终只能失败。这些地方势力有的是皇族,有的是靠着经济壮大的,不论哪一类,想要彻底建立起自己的地方势力,所依附的学说就是儒学。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时候的儒学与其说是一种学说,无异于一种工具,尤其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本身就是太学生出身,后来登上皇位也颇依靠谶纬之术。

汉末割据的势力都是些士大夫,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能放着手中的权力不要,而去组建一个具有实权的统一政府,在北方,这个政府正是曹操取代汉献帝之后的新政府。

曹操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都站在尊崇儒家的豪强的对立面上,从曹操与袁绍的战争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袁绍本身就是出身于汝南的世家大族,他的家族有着“四世三公”的美誉。袁绍重用的人物都是信奉孔孟思想的儒生,当时著名的大儒郑玄,就一直跟随袁绍行军打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么庞大的关系网,豪族之间相互勾结,自然增强了袁绍战胜曹操的信心。

那么袁绍为什么会失败呢?

和袁绍相比,曹操出身是当时世家大族嘲笑的对象,曹操自己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一方面努力摆脱阉党后人的标签,一方面采取打击豪强的态度。

理念是理念,现实是现实。在可以容忍的或者为了利益不得不容忍的条件下,曹操对豪族还是采取让步的态度。即使容忍不了,采取的措施也是利用儒家的思想来处置,比如孔融,就是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处死。

不愉快的成长过程,让曹操远离儒家,而倾向于法家。曹操在用人之上,不太崇尚德行,而是注重能力。曹操手下的文官、武将,曹操都能够让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除了对于人才的不同,曹操和袁绍在对待汉献帝的态度上也不相同。汉献帝固然可以说是一个傀儡,但是对于乱世之中的人而言,汉献帝就是一个符号,有这么一个符号,人们名义上还是统一在汉朝之下。

当时的那种情况,谁操控汉献帝,谁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可以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荀彧家族能和曹操形成共同体,就是这个原因),一旦有人图谋不轨,有僭越甚至称帝的野心,也就有了让“天下共讨之,天下共诛之”的借口。

项羽当初杀死义帝,就给了刘邦讨伐他的借口。刘邦集合了五诸侯联军一起讨伐项羽,并且陈述了项羽的十大罪状。虽然联军最后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刘邦发布的十大罪状这种舆论武器,在当时好像抛出了一颗炸弹,让更多的人对项羽产生了怀疑,甚至是记恨,尽管刘邦并不是真的想为义帝报仇。

既然有天下共主,就不要轻易废除,尤其是天下大乱的时候,曹操深谙此道,所以自从有了汉献帝,人心所向就已经倾向于曹操了。

袁绍手下的谋臣沮授早就劝说袁绍把汉献帝弄到自己的身边,比毛玠劝说曹操把汉献帝弄到许昌还要早上一年,只可惜对自己过分信任的袁绍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曹操完成了北方统一,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地盘的时候,汉献帝已经成为他称帝路上的绊脚石。这个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弊端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人生就是一个为了获得而不断放弃某些东西的过程,实际上,曹操也早就料想到了迟早有一天,为了称帝,曹操很早就已经开始布局。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恢复三公制度,名义上被任命为丞相,实际上就是自己的要求。

建安十八年五月,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封地多达十几个郡。汉武帝在利用推恩令削藩之后,明令禁止诸侯封地不得超过一郡。曹操此举,已经逾越制度。

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曹操进位为魏王,加九锡,立曹丕为世子。同年十月,曹操被授赐十王冠、二彩带,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此时的曹操不仅违背了刘邦“非刘氏而王共击之”的白马盟约,实际上已经将汉室江山踩在了脚下。

当初王莽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王莽从大司马进位到安汉公之后,为了被人看出有僭越之心,生生造出了一个“宰衡“的名号,加九锡。

接下来,王莽代替皇帝处理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可是从”假“到”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风险,一不小心容易身败名裂。

于是从居摄二年开始,王莽手下的谋士们,就开始制造祥瑞,或者上书希望王莽代汉自立。三年后,王莽才假惺惺地接受了大臣的建议,正式登上皇位。

可以计算一下,为了登上皇位,王莽整整准备了十年之久。和王莽相比,曹操当皇帝也是万事俱备,只欠”群臣劝进”的东风了。

曹操想要进位魏公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也说明了曹操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他的主要谋士之一荀彧知道曹操要被册封魏公,表示非常反对。荀彧为什么反对?因为他已经看出来曹操不肯屈居为臣子了。

曹操就像袁世凯答应冯国璋不做皇帝一样,答应荀彧永不做魏公。但是曹操和荀彧之间有了裂痕,开始不受重用。不久之后,荀彧去世了。荀彧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来看曹操的所作所为,应该比后人的分析更加有说服力吧!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曹操将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距离皇位只有一箭之遥的时候,韬光养晦多年的刘备集团终于奋起反击,在占领汉中之后,自立汉中王;镇守荆襄之地的蜀汉大将关羽在樊城之战中斩杀庞德,活捉于禁,威震华夏。

此时曹操内部的不稳定迹象更加明显,很多距离荆州近的地区,已经有投降关羽的倾向,大多数军队已经听从关羽调遣。

曹操一时间焦头烂额,还哪有时间准备称帝的事情呢?等到联合孙权杀了关羽后,外部威胁解除,曹操也等来了他的东风——孙权以及曹操手下的智囊团劝说曹操称帝。

也许是曹操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也有可能曹操已经秘密准备称帝事项,却已经等不到了。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五岁。而我更加倾向于曹操想要称帝,老天却没有给他时间,为什么呢?

曹丕继承魏王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遣曹休都督半独立状态的青州和徐州,夺取臧霸的兵权,这是曹操一直想做却没能做到的,也许是生命中最后的岁月想要去做的;九品中正制度同样在曹丕继承王位后不久,立刻诏告天下,制度的提出者陈群本身出身于豪族,他的祖父就是陈寔,制度的理念直接导致后来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一种制度的拟定,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何况九品中正这种意义重大的制度,这也证明曹操晚年已经开始向豪族靠拢,和豪族纠缠了一辈子的曹操终于明白,要想称帝,没有这群豪族支持是不可能的。

曹丕所做的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曹操的遗命,而曹丕代汉之后,马上给自己父亲上了谥号——魏武帝,也算是替曹操完成了心愿。

一个热血的屠龙少年,最后变成了后世毁誉参半的恶龙,或许只有少年自己才明白,他始终没有改变,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讨伐董卓失败后,他悲鸣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东征乌桓班师归来时,他吟诵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赤壁之战前夕,他高呼“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的眼中或许都闪耀着一个人影:一个鲜衣怒马的武陵年少,在官道上飞奔,对少年来说,未来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

参考资料:

卢弼,《三国志集结》,上海古籍出版社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

钱穆,《国史大纲》,九州出版社

宫崎市定,《亚洲史概说》,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