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越来越多的博士放弃科研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答案很现实

越来越多的博士放弃科研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答案很现实

时间:2024-01-11 15:29:04

相关推荐

越来越多的博士放弃科研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答案很现实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概有50%左右的博士,毕业后不会从事科研工作。很多人听到这个数字可能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从事科研或是走向企业,都是出路,所以很正常啊。但是如果你身边有博士,或者你了解读博期间的经历,你就会对这个数字感到诧异了。

除了诸如临床医学之类的特别专业,需要达到博士学位才能有机会进入到知名三甲医院,其实大多数专业,如果从就业角度而言,硕士学位已经能够帮助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了。因此,大多数人读博其实并不是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而是把目标放在了“高校”和“科研”。

但是为什么到了博士毕业的那一天,将近一半的博士,其当初的目标却与现实的选择截然不同呢,归根结底,逃不出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领域过于精专,受市场所限

如果说本科是学知识,打基础,那么硕士就是用知识,转应用,等到了博士,就成了钻知识,探价值。更通俗地讲,其实就是,随着学位的逐渐上升,对于知识研究的范围就从宽变窄,从浅变深了。以前我们学过,做学问,切忌浅尝辄止,一定要刨根问底。博士阶段,确实做到了刨根问底,甚至还深挖出许多更大的价值。

但是,并不是所有领域的刨根问底,都能换回和“挖出的科研价值”等价的市场价值,如果市场不认可,或者说市场还没有发现该领域的需求,那么科研价值转化成市场价值的脚步就会异常缓慢,而且随之而来的,就是科研资金的收窄,和科研重要性的降低。最后,成了冷门领域的看门人,无法乘着市场的东风发挥领域内的最大价值。

第二个原因:生活过与现实,受家庭所制

一般,读到博士毕业,几乎已经到了三十而立之年。在这个年龄,恰恰是人生负担开始加重的起始,首先是要解决个人生活问题,也就是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其次是要解决父母养老问题,当然现在大多数父母都有养老金的加持,所以其实父母这边的压力还算小,但是父母毕竟已不年轻,正在慢慢老去,所以心理负担还是不小的。

而和那些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了三五年的同学相比,自己刚刚毕业,却又回归校园,虽说可以留在高校,有一份体面且相对舒适的工作,但是这背后其实就是收入的“羞涩”。生活方面,至少在买房这个层面上,还是需要家里提供巨大的帮助才行,而这个时候,内心的自责和生活的压力可能就会让人压垮,无奈告别学校,走向社会,寻求更大的发展。

第三个原因:科研过于艰辛,受能力所禁

如果说,尽管前路艰辛,但是只要努力,就能等到未来的光芒万丈,那也没问题,毕竟只是时间问题,那就熬呗。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纵观各大高校,无论是本土博士,还是海归博士,群雄逐鹿,留给你的空间还有多少。并且,科研的艰辛,只有做科研的人自己知道,几十年如一日,也许有一天能告别科学的冷板凳,走到聚光灯下。

但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博士,我愈发感觉到,科研的成果,和个人的努力、天赋以及研究的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还需要有一定的运气成分。那又有多少人愿意将自己的青春赌到未来科研上可以开花结果呢?大多数博士生已经用他们的脚做出了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最后留在科研领域的人只有一半左右。

第四个原因:环境过于稚嫩,受氛围所困

个人的努力,终究还是要和环境相辅相成的,如果有一个没有达到要求,成为了短板,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都不会如人意。现阶段,我国的科研领域主要还是以理论研究为主,依然还是论文成果导向,所以无论是从精力还是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发表论文上,而且整体的待遇处于一个非常一般的水平,主要还是靠情怀在支撑。

像我当年很多的博士师兄师姐,在他们当中,没有生活物质方面担忧的,非常愿意留在高校任教,继续在科研领域发光发热,他们愿意用着一腔热血去追寻科研硕果。但是有一些家境很一般的师兄师姐,可能他们的选择就比较现实,面对生活,他们可能等不起阳光普照的那一天,于是他们选择走向社会,通过在企业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领域精专很受限,价值转换难上难。现实生活成限制,从此不再无所恃。科研艰辛能力禁,长路漫漫无雄心。环境稚嫩氛围困,跨出领域寻佳音。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

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

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