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聆听艺术家的创作故事

聆听艺术家的创作故事

时间:2021-11-23 20:23:28

相关推荐

聆听艺术家的创作故事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12月27日,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在湖北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100余位雕塑家近三年来的新作,展览的整体面貌呈现出自信表达、贴近时代、敢于创新、多样包容的“中国姿态”。 在展览开展之初,公教部曾邀请到此次展览策展人傅中望先生在“策展人与您同行”的活动中为观众“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如今小编整理了傅中望先生的讲解,推出了此次的微信图文导览,让大家足不出户便可欣赏此次展览优秀的雕塑作品。作品一

钱云可《黄金周》 铸铜或木雕

100×195×50cm

这件作品的名字叫做《黄金周》,塑造的是一个具体的群体对象。回溯过去的雕塑作品,群体雕像大多都是英雄纪念碑,而当代的艺术家们把视角转移到了普通的公众。《黄金周》以普通游人为主角,有工人、有农民,各种形象都集中在黄金周的西湖桥堤上,充分体现了黄金周时期的热闹景象。195cm长的桥面上,站着数十位围观群众,人物形象生动,有的小孩拿着拨浪鼓,有的拿着手机和相机,脸上露出不同的表情。不同的人物关系穿插其中,更加突出了作品的戏剧。艺术家用群体雕像的艺术手法反映了一个时期现实的社会面貌,并且具有公共性特征。这件作品还可以多面立体三维观看,欣赏雕塑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不同的角度观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样的观看方式比黄金周看人潮的单维度照片更具震撼效果。尤其是人物丰富的表情、姿态以及画面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使整个雕塑作品富有戏剧张力。

作品二

王雷《寻找红五星》

《解放军报》纸搓线及编织技术

XL号军服同比例放大 -

艺术家王雷的作品《寻找红五星》突破了传统的雕塑材料——铜、铁及石头,他将生活当中的旧报纸《解放军报》变废为宝,先剪下每期报纸上的人物照片,用他们拼接成一个个五角星,然后把剩余的报纸裁成条、搓成线编成了红军服装和五角星帽等。这件作品很有价值,不仅是因为它是人工编织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的历史的意义,同时充分的发挥了废报纸材料的语言特点。王雷改变了原来的材料特质,并把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把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这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情。在找寻红五星的过程中,作品透露出了老战士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在收集往昔峥嵘的同时也在重新塑造着自己的价值观,而“寻找”的意义会通过今天的展览传递给更多的人。

作品三

彭汉钦《石榴花开》

玻璃钢着色 190×110×95cm

这件作品刻画的是一对经历风雨的老伴儿,他们的坐椅是中国传统明式家具的样式,老先生带着眼镜,温文而儒雅,老伴儿笑的幸福而慈祥,特别有韵味。那个年代的老人他们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身上印记着时代的岁月。这对老年夫妇让人想到我们的祖辈,温情而平静。这件雕塑无论是从造型还是色彩的处理,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作品。

作品四

邓柯《守望——布里亚特人》

青铜 112×200×90cm

这件作品是年轻女雕塑家邓柯的新作,她首次采用石材来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大块的石块来表现一个叫作布里亚特的少数民族,整体气势雄伟而磅礴,既有西方写实的具象雕塑技术,又继承了民族写意传统。作品的人物形象刻画的很朦胧,这便是石雕的语言,不仅一种写意的方式,更一种主观的表达。尽管这件雕塑体积不大,但你只需要稍微仰视一点,你就会觉得它就像一座座大山一样,雄伟而庄重。

作品五

焦兴涛《拱》 玻璃钢、漆

71×130×73cm

艺术家焦兴涛用玻璃钢、漆做成的《拱》表现的是一件废弃的大牌奢侈品包装盒。关于这件作品还有个趣闻,当作品运送到美术馆时,差点被工人师傅当成垃圾扔掉。这个时代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包装盒及包装袋充满了我们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同时它们也是城市的垃圾。焦兴涛长期关注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他把大家认为不起眼的废弃物通过他的方式来重新表达,并通过在雕塑语言方面对各种形式和材料的探索来表达他对社会带有批判性的思考。

作品六

杨国辛《好果子》不锈钢锻造

130x80x45cm

这件作品叫作《好果子》,《好果子》系列由最初的油画表现形式转化为了雕塑作品,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也是一种对形式和观念的冲击和改变。杨国辛借助第一代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实验作品,雕塑呈灰色调子,这些水果从油画布上来到立体三维的空间以后,马上就具有了一种整体的形体美,直观与立体,甚至美的让人有种想走近去摸一摸的冲动。好果子其实是五颜六色的,但是到了他手上变成了黑色,但是每个果子做的非常丰满。杨国辛作为一个跨界的画家,突破的不仅仅是材料的限制,更多的是中国画与西画、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界限。

作品七

张永见《映城》

沉积岩 65×55×60cm

当第一眼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相信大部分人会以为作品的表面是粘贴的马赛克,其实不然。这件作品的材料是沉积岩,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假山石,而艺术家通过切割、抛光把马赛克的视觉融入到了岩石之中。张永见营造了这样一种假象,他想通过这样一块石头折射出随着当下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大时,大众都生活在水泥和石头之间,并且不断地远离自然。这件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艺术家对于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反思,而观众在展厅里看到这件作品时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思考呢?

作品八

刘钦《哪咤闹海》

树脂着色 100×60×20cm

刘钦《三岔口》

树脂着色 90×60×20cm

山东艺术家刘钦的作品,取材自《哪咤闹海》、《三岔口》经典戏剧造型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形式上绝对是一种创新。中国几千年的雕塑传统,不论是技术手法还是表现方式都是非常丰富的,而当今的艺术家们该如何去面对传统,又该如何去发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呢?这几件作品吸收了中国民间大家都熟知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用现代的造型去重新表达。

作品九

张彧捷《生长,交叠与未知》 综合材料 80cm×50cm×42cm(5个)

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通过将现成的材料按照艺术家的想法重新组合,并设置一些情境。在《生长,交叠与未知》这件装置作品前,你可以看到电话、信封以及一沓沓的报纸。而在现场观展的每个人也是作品的一部分,他们很快就会成为报纸报道的对象。当今社会的网络系统是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信息网络时代,艺术家借助这件作品来表达网络的无所不在以及她对全球信息网络时代的忧思。

作品十

刘元捷《藏民系列——汉子》 树脂 120×155×80cm

这件作品属于比较具象的表达,一位身着半袖藏服的藏民骑着摩托车,怀抱之中还有一只萌萌的小羊羔。这样的组合不仅表现出藏族汉子的铁汉柔情,而且与其他藏民题材比较,更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随着藏民生活的改善,现代化交通工具摩托车替代了以往的马匹,这也正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为藏民这一主题注入了新鲜的含义和力量。

作品十一

郭祺《人脸识别》

不锈钢 60×30×40cm

《人脸识别》为郭祺新作,他用线性的元素重新解构传统的兵马俑、西方维纳斯女神像,并取了一个非常时髦的名字《人脸识别》。在当今科技全球化时代,人脸识别进入到了生活的各个空间,从小区门禁到机场安检,包括美术馆都会进行人脸识别,这是件好事情,同时也是一种困境。而把人脸识别分别安装在西方及古代的雕塑面像中,通过视觉形象的表达来识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作品十二

娄金《脊梁》

铸铁 100×400×100cm

钢筋是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骨架材料,担负着建筑里最重要的支撑作用。青年雕塑家娄金截取了小段螺纹钢截面放大一百倍,取名《脊梁》,这件作品本身所承载的重量呈现出一种坚韧与力量的感觉。

作品十三

郝世明《蒹葭X2》

石上雕刻、丙烯62×52×46cm

郝世明也是一位跨界的艺术家,他将书法的笔触变换为抽象的丙烯与雕刻表达,他在一块石头上密密麻麻的画满双钩,感觉这块石头像天然形成的化石。这是艺术家对立体的造物重新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形象和定义,通过他的绘画改变了这块石头,并将他自身的想法寄托于其中。

作品十四

吴雅琳《变脸——西方邂逅东方》 综合媒体 118×90×75cm

这件作品是种全新的表现方式,《变脸——西方邂逅东方》以西方传统经典《大卫》雕塑头像为基础,采用虚拟投影和动画技术,通过时空转换而达成的全新作品。虚拟投影采用古今中外名人头像、中国戏剧脸谱,通过不断变换形成一种被投影人物脸部表象与大卫的脸部结构互为改造、相互契合而呈现出来的全新视觉。

当今时代日益变迁,变化让我们去思考这个时代,变让我们重新去认识自己本身,艺术家充分挖掘虚拟技术的特殊性和艺术潜力,引用到雕塑中展示出来,并巧妙运用多媒体的媒介来呈现自己的想法。

作品十五

刘军《无相》

太湖石 180×110×80cm

在《无相》的系列中,刘军充分地利用了材料的语言,有效利用太湖石正空间的坚实感,去复制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经典实例。他通过材料的片段,刻画了一个残缺古代武士形象的身躯,正是因为这种不完整性才会引发对于文化的思考。

EN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